吃蔬菜比狂補膠原蛋白更有用
你是不是也這樣?每次爬樓梯膝蓋發出「喀喀」聲,或是久坐站起來瞬間關節卡卡痠痛,就急著上網訂膠原蛋白粉、狂喝雞精?先等一下!台灣營養師程涵宇要告訴你一個關鍵觀念:「顧關節,與其花大錢補膠原蛋白,不如每天好好吃這3類食物更實際!」 而且這些食材在菜市場、超市都超好買,趕快筆記下來!
為什麼狂補膠原蛋白沒用?關節退化真相大破解
程涵宇營養師點出,很多人以為關節退化就是「軟骨磨損」,所以拼命補充膠原蛋白想修復。但其實啊,「退化性關節炎」 最常見的兩大凶手根本是「體重過重」和「慢性發炎」!
▍體重是膝蓋的千斤頂
營養師用了一個超貼切的比喻:「你想想看,一個60公斤的人爬樓梯,膝蓋瞬間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4倍!也就是240公斤!」這就像膝蓋每天揹著一台鋼琴在走路。國外研究更直接點名:「肥胖」和「運動傷害」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兩大危險因子。臨床上真的超多患者都是因為體重讓關節「過勞」了。
▍好消息!減重10%關節就輕鬆
別以為減肥很難見效,程涵宇分享美國醫學會的重量級研究:55歲以上過重或肥胖的人,只要減掉10%體重(比如80公斤減到72公斤),膝蓋疼痛就明顯變少、走路變順暢,連發炎指數都下降!這效果比吃一堆保健食品更實在。
護關節黃金三角飲食法!營養師私房清單大公開
🐟 1. Omega-3脂肪酸:關節的天然消炎藥
「身體發炎就像關節裡在失火,Omega-3就是滅火隊!」 程涵宇強調,很多人關節痛就吞消炎藥,其實每天吃對食物就能幫身體「降火氣」。
▍這樣吃最有效
- 巴掌魚法:每週吃1-2次「巴掌大」(約30-90克)的深海魚,像是鮭魚、秋刀魚、鯖魚。煎的時候不用刮掉魚皮,珍貴的魚油都在裡面!
- 素食者救星:吃魚會過敏的人,每天一湯匙亞麻仁油拌青菜,或是抓一把核桃、奇亞籽加進優格,同樣能補到好油。
- 懶人吃法:外食族可直接補充魚油(選DHA+EPA總量450毫克以上),研究證實對改善關節僵硬超有感。
🍊 2. 維生素C:自製膠原蛋白的關鍵原料
聽到這你可能會愣住:「蛤?顧關節不是直接補膠原蛋白嗎?」程涵宇笑著破解迷思:「吃膠原蛋白進肚子會被拆解成胺基酸,就像樂高被拆成小積木,身體要重新組裝。但如果有足夠維生素C當『膠水』,就能把胺基酸黏成膠原蛋白!」
▍吃C小技巧
- 水果碗公法:每天吃足「兩碗」拳頭大的水果。芭樂是維生素C冠軍(一顆紅心芭樂抵過10顆蘋果!),奇異果、木瓜、草莓也是好選擇。榨果汁記得連渣喝,纖維才不會浪費。
- 蔬菜暗藏高手:沒想到吧?甜椒(尤其是紅、黃椒)的維生素C比柳丁還高!炒菜時加半顆,漂亮又營養。
- 黃金時間:維生素C怕熱又怕放,水果切好趕快吃,青菜快炒取代燉煮,營養保留更多。
🥬 3. 膳食纖維:關節的隱形防護罩
這點最讓人意外!程涵宇說很多人以為纖維只顧腸道,但國際權威期刊《風濕性疾病年報》早就發現:「纖維吃夠的人,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率明顯降低!」 關鍵在於它能調節腸道菌相,減少全身發炎反應。
▍高纖護膝菜單
- 蔬菜321法則:每天吃3碗煮熟的青菜(碗=一般飯碗大小),2碗水果(如上),再加1份帶皮根莖類。地瓜、馬鈴薯連皮蒸熟,纖維量多一倍!
- 菇類是秘密武器:鴻喜菇、雪白菇、香菇不僅纖維高,還含特殊多醣體調節免疫力。煮湯時丟一把,鮮味十足。
- 全穀雜糧聰明選:把白飯換成糙米、燕麥、藜麥,或早餐吃全麥饅頭。容易脹氣的人可以從「白米混糙米」開始,比例慢慢調整。
在地台灣人護膝加分吃法!營養師私房叮嚀
❤️ 阿嬤的老智慧超有用
程涵宇特別推薦台灣人常吃的「黑白木耳」:白木耳富含植物性膠質,黑木耳鐵質多,加點紅棗枸杞用電鍋燉成甜湯,夏天冰涼吃超適合。還有「薑黃炒飯」(記得加黑胡椒提升吸收率),抗發炎效果一級棒!
⚠️ 這些地雷食物要小心
護關節除了吃好料,也要避開「促發炎食物」:
- 炸雞排、鹹酥雞的Omega-6油脂會火上加油
- 含糖手搖飲會加速軟骨退化
- 番茄、茄子、馬鈴薯(僅限關節發炎急性期要少吃)
🏃♀️ 營養師真心話:飲食要配「動」才有效
「門診常遇到阿姨跟我說:『都有吃魚啊,怎麼膝蓋還是痛?』一問才知道她每天坐著追劇8小時。」程涵宇提醒,再好的食物都要搭配「減重」 和 「適度運動」(比如水中走路、騎固定腳踏車)。她分享簡單口訣:「吃魚、吃菜、動起來,關節用到80歲也不卡!」
本文改寫自《早安健康》關節力專題,用台灣當令食材+營養科學,帶你吃出真正有力的膝蓋!提醒您,若有嚴重關節腫痛變形,仍應就醫治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