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肝腎虧損偷走你的骨本!中醫師教你8味養生藥材防骨鬆

天冷狂吃鍋的隱形陷阱

最近冷氣團一波接一波,這種天氣最適合約三五好友涮火鍋!熱呼呼的湯頭配上滿桌食材,吃完身體馬上暖起來~不過你知道嗎?火鍋裡藏的鈉含量超級驚人!尤其是沙茶醬、豆瓣醬這些重口味沾醬,還有熬煮很久的濃郁湯底。醫生就提醒,如果每週吃超過2次,等於把身體泡在鹽罐裡,骨頭裡的鈣質會像被小偷一樣,不知不覺被偷光光!

最可怕的是骨質疏鬆根本是”無聲的賊”,等到你發現腰痠背痛、身高縮水,甚至打個噴嚏就骨折送急診,這時候骨本早就虧空一大半啦!我阿姨就是這樣,去年冬天在廚房滑一跤,手腕輕輕撐地就粉碎性骨折,開刀打了鋼釘,復健半年才好…

台灣人骨鬆危機真實數據

看健保署最新報告真的會嚇一跳:

  • 50歲以上族群:每3個阿姨嬸嬸就有1個骨密度不足,阿伯們也沒好到哪去,每4人就有1人中標
  • 髖部骨折死亡率:阿公阿嬤要是大腿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居然跟某些癌症差不多,高達20%!
  • 台灣高齡化加劇:65歲後骨折率飆升1.6倍,其中阿嬤風險比阿公高,但阿伯骨折增加速度更快

為什麼會這樣?關鍵在我們的”骨質銀行”30歲後就停止存錢,中年後每年以1-2%速度流失,更年期阿姨更慘,雌激素下降讓流失速度翻倍,五年內可能跌掉15%骨本!

你的骨密度及格嗎?看懂T值關鍵數字

去醫院做DXA骨密度檢查時,記得盯著報告上的T值

T值範圍 診斷結果 身體警訊
大於 -1 正常 骨頭像年輕時一樣堅固
-1 ~ -2.5 骨質缺乏症 骨頭像被蟲蛀的木材
小於 -2.5 骨質疏鬆症 骨頭變脆餅乾一折就斷
小於 -2.5+骨折 嚴重骨質疏鬆 可能打噴嚏就肋骨骨折

建議停經後阿姨和60歲以上阿伯每年測一次,尤其常喝咖啡、不曬太陽、體重過輕的”紙片人”更要當心!

中醫破解骨鬆密碼:肝腎是養骨關鍵

老一輩常說”少年存骨本,老來不用愁”,中醫兩千年前就發現養骨秘密!《黃帝內經》講:”腎主骨生髓”,腎氣就像骨頭的充電寶,電力足骨頭就堅固。而”肝主筋”掌管全身韌帶,肝血不足時,筋就像沒泡水的干海帶,硬邦邦沒彈性。再加上脾胃是後天營養來源,三者失調就會導致:

  1. 肝腎不足型:常腰膝酸軟、耳鳴眼花,半夜頻尿
  2. 氣血兩虛型:臉色蒼白、爬樓梯喘吁吁,指甲易斷
  3. 瘀血阻絡型:關節刺痛位置固定,舌頭有紫斑

廚房就是藥房!8味護骨明星食材

中醫師臨床最常用這些家常藥材調理體質,我自己也會在湯粥裡加:

  1. 枸杞:肝腎雙補的紅寶石,每天抓一小把泡熱水當茶喝,記得連果肉吃掉才有β-胡蘿蔔素
  2. 山藥:脾胃救星!買新鮮的切塊冷凍,煮粥時丟幾塊,黏液蛋白保護胃黏膜
  3. 杜仲:腰酸剋星!用杜仲片煮腰子湯,記得加點米酒去腥
  4. 黑芝麻:鈣質冠軍!炒過磨粉灑在飯上,比牛奶的鈣更好吸收
  5. 龜板:更年期必備,燉雞湯時加兩片,緩解潮熱盜汗
  6. 熟地黃:婦科聖藥,四物湯裡的黑色主角,煮前先泡米酒去燥性
  7. 巴戟天:補陽不上火,和排骨燉湯適合手腳冰涼的人
  8. 山茱萸:補腎不漏精,容易頻尿的阿公阿嬤最適合

阿嬤的護骨雞湯配方:雞腿1支+枸杞15克+山藥半根+杜仲10克,大火滾後轉小火燉1小時,起鍋前加點當歸提味,每週喝2次全身暖呼呼!

中西合璧養骨術

除了藥膳調理,這些生活習慣更重要:

曬太陽技巧 ► 早上9-10點露出手臂曬15分鐘 ► 別擦防曬乳,玻璃會擋掉UVB

負重運動菜單 ✓ 快走:雙手握500cc水瓶增加負重 ✓ 太極雲手:練平衡防跌倒 ✓ 靠牆深蹲:大腿痠就停,每天做3回

地雷飲食清單 ✘ 鹹酥雞+啤酒(磷鈣失衡) ✘ 咖啡配起司蛋糕(咖啡因阻鈣吸收) ✘ 可樂(磷酸溶解骨鈣)

醫師小叮嚀

隔壁陳奶奶聽信偏方狂喝醋想補骨,結果反而胃潰瘍送急診!中醫師特別提醒:

  • 飯後才吃鈣片,搭配維他命D3幫助吸收
  • 吃鈣片後別立刻喝茶,單寧酸會綁架鈣質
  • 關節發出”喀喀”聲可能是韌帶鬆弛,不是單純缺鈣
  • 自費骨密度檢測推薦用”脊椎側位偵測”,準確度比腳跟超音波高3倍

養骨頭是長期抗戰,從今天開始存骨本還不晚!先把家裡的鹽罐換成低鈉鹽,煮火鍋用番茄或昆布當湯底,沾醬改蔥蒜醬油加白醋。記得多散步、吃天然食材,搭配中醫調理,到80歲還能爬山跳舞不是夢~

•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