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早晚溫差大到讓人直發抖,這種天氣除了心血管要顧,腎臟更是超怕冷!新光醫院腎臟科張瑞廷醫師就提醒,門診發現冬天腎功能惡化的病患特別多,關鍵就在這6個台灣人常犯的NG習慣,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洗腎!
❄️ 冬天為什麼特別傷腎?醫師解密
很多人以為腎臟病是沉默殺手,但其實冬天它會「加倍沉默」!張瑞廷醫師解釋:
- 血管遇冷就收縮:低溫讓全身血管縮起來,腎臟血流減少就像工廠缺原料
- 水分消耗被忽略:冬天流汗少,口渴感降低,身體缺水都不自覺
- 美食陷阱暴增:火鍋、薑母鴨、羊肉爐輪番上陣,高鹽高蛋白狂轟腎臟
「最可怕的是損傷不可逆啊!」張醫師搖搖頭說,很多人等到腳腫、泡泡尿才就醫,腎功能常常只剩一半…
🚫 冬天絕對要避開的6大地雷行為
💧 1. 水喝太少還用飲料代替
「昨天喝幾杯水?」問診時十個有七個答不出來。冬天不容易流汗,但身體基本代謝每天仍需要2000cc水!門診就遇過上班族阿伯:
- 整天只喝兩杯茶
- 下午腳踝開始浮腫
- 抽血發現腎功能急速下降
更可怕的是「以飲代水」!張醫師警告:
「熱奶茶、咖啡、雞湯這些都不能算水分補充!飲料裡的鉀離子、咖啡因反而讓腎臟更累,老人家這樣喝根本在玩命」
聰明喝水技巧:
- 桌上放1200cc大水壺,中午前喝掉一半
- 手機設定每小時提醒小口喝水
- 慢性腎病患者改用小量杯計算精準攝取量
🍲 2. 火鍋吃到變「傷腎全餐」
寒流來最愛揪吃鍋,但你知道嗎?一頓麻辣鍋的含鹽量=整天建議攝取量的2倍! 常見致命組合:
| 地雷食材 | 傷腎關鍵 | 替代方案 | 
|---|---|---|
| 濃縮湯底 | 普林+鈉含量爆表 | 改昆布或番茄清湯 | 
| 加工火鍋料 | 磷酸鹽加重負擔 | 換新鮮菇類、板豆腐 | 
| 沙茶醬+豆瓣醬 | 一匙=半日鹽分 | 自調蔥蒜醋+蘿蔔泥 | 
| 雪花牛/內臟類 | 高蛋白難代謝 | 選雞肉片+多種青菜 | 
張醫師分享真實案例:「上週才收治40歲上班族,連吃三天薑母鴨後肌酸酐飆高,差點要急性洗腎…」
🥢 3. 靠吃取暖狂塞高熱量
「天氣冷就想吃東西」是腎臟大忌!突然暴食會讓血糖、血壓像雲霄飛車:
- 血糖震盪→腎絲球過濾膜受損
- 血壓飆高→腎血管硬化加速
- 高脂食物→腎臟發炎指數上升
醫師私房抗餓法:
- 餐前先喝半碗溫熱蔬菜湯
- 用溫熱的毛豆、蒸地瓜當點心
- 隨身帶保溫瓶裝無糖桂圓紅棗茶
🧥 4. 要風度不要溫度
你知道腎臟位置在後腰嗎?腰部沒保暖=直接冰鎮腎臟!臨床發現:
- 氣溫低於15℃時,腎臟病急診增加3成
- 清晨5-7點最危險(溫差最大時段)
洋蔥式保暖重點部位:
第一層:發熱衣塞進褲頭(護後腰) 第二層:背心或羽絨內膽 第三層:防風外套(騎車族必備)
尤其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末梢神經遲鈍容易不知不覺受寒
💊 5. 自己當醫生亂吃藥
冬天感冒人數暴增,但亂吃止痛藥=請腎臟喝毒藥!可怕真相:
- 一顆普拿疼需肝腎代謝48小時
- 中草藥不明成分可能含馬兜鈴酸(致腎病變)
- 肌肉痠痛貼布經皮膚吸收仍傷腎
張醫師沉痛說:「去年有阿嬤吃孫子的感冒藥退燒,三天後就急性腎衰竭…」正確做法:
即使症狀相同也要重新就醫,告知醫師腎臟病史
🚽 6. 憋尿憋到忘記上廁所
冬天窩在被窩懶得動?憋尿超過3小時=腎臟泡在毒水裡!恐怖後果:
- 尿液逆流→腎盂腎炎(發燒腰痛)
- 膀胱無力→殘尿成細菌溫床
- 腎結石機率暴增3倍
醫師教你防憋尿:
- 手機設「排尿鬧鐘」每2小時響一次
- 睡前2小時小口分次喝水
- 長途車程前先排空,途中休息站必下車
🛡️ 護腎黃金守則:3要2不要
張瑞廷醫師最後叮嚀:
✅ 要定期驗尿:每年健檢加驗「尿蛋白肌酸酐比」
✅ 要控制三高:血壓<130/80、糖化血色素<7%
✅ 要分段補水:每小時喝100-150cc溫水
❌ 不要吸菸:尼古丁讓腎血管收縮40%
❌ 不要熬夜:晚上11點前睡,腎臟修復力倍增「護腎其實很簡單,避開地雷+定期追蹤」張醫師笑著說:「最近就有病患控制得當,腎功能十年都沒惡化!」這個冬天,別讓無知傷了腎啊!
圖文整理:健談
諮詢專家:新光醫院腎臟科 張瑞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