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大家期待的好消息終於來啦!行政院長蘇貞昌在6月22號的擴大防疫會議上正式宣布,從7月1日開始,疫苗優先接種對象要大擴編啦! 這絕對是疫情緊繃下,讓更多台灣人安心的強心針。重點是,這次名單超級「接地氣」,包山包海,把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頻繁、風險最高的一線工作者通通納進來了!
為什麼現在能擴大施打?疫苗夠嗎?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會後記者會講得很清楚,這次能擴大,關鍵就是疫苗陸續到位。最近最讓人驚喜的就是美國阿莎力送來的禮物啦!原本說好75萬劑莫德納,結果直接升級成250萬劑,而且完全免費!這批疫苗對台灣來說真的像及時雨。林林總總加起來,目前台灣手頭掌握的疫苗數量,已經突破400萬劑。雖然離全體接種還有距離,但已經足夠讓政府有底氣,把保護網撒得更廣、更密。
雙北搶先!這6類工作者7月就能打到疫苗
疫情最嚴峻的雙北地區(台北市、新北市),這次有特別被點名優先處理。蘇院長直接拍板,下面這6大類在第一線拚搏的工作者,7月1日起就能列入優先施打名單:
-
保母/托育人員: 家裡有嫩嬰小小孩的家長看過來!每天近距離照顧嬰幼兒的保母和托育人員,因為要餵飯、換尿布、安撫,幾乎沒辦法保持社交距離,風險超高。現在政府終於把他們列進優先名單,爸媽們可以稍微鬆口氣啦!
-
計程車運將大哥大姐: 每天載著南來北往的乘客,車廂是密閉空間,乘客可能來自四面八方。運將們的風險真的不小!現在他們也能優先打疫苗,不只保護自己,也保護乘客,讓大家坐車更安心。
-
外送員(Foodpanda、Uber Eats等平台): 疫情期間最辛苦的英雄之一!三餐老外都靠他們送。每天接觸無數餐廳、店家,還要親手把餐點交給社區住戶,接觸點多到數不清。把他們列入優先,絕對是合理又體貼的決定!
-
國道客運司機: 開著大車南北跑的司機大哥,肩負著城際運輸重任。長時間在密閉駕駛艙,沿途停靠休息站、上下旅客,接觸風險不低。保護他們,就是保障重要交通線的暢通。
-
貨運司機(含物流士): 網購爆量全靠他們撐!不管是郵局、宅配通、新竹貨運還是大榮貨運的司機,每天送貨跑遍大街小巷,接觸超多收貨人。包裹安全,人也需要安全防護啊!
-
傳統市場攤販 & 賣場/超商收銀人員: 這點超有感!去全聯、家樂福、7-11、全家買東西,結帳時跟收銀員就隔著一片薄薄的壓克力板。他們一天要接觸幾百個客人,收錢、拿商品,風險真的爆高!傳統市場的合法攤販也是,人擠人(雖然現在分流了)環境下工作超辛苦。把這些「民生最前線」納入優先,絕對是全民之福!
不只雙北!全國這些「高風險接觸」工作者也入列
除了上面雙北的6類優先對象,蘇院長還宣布了更大範圍的全國性優先名單。這些人因為工作性質,根本就是「高接觸、高風險」的代名詞:
- 交通運輸關鍵人物:高鐵、台鐵的車長、站務員、清潔人員,這些讓台灣動起來的無名英雄。
- 維生系統守護者:油(中油)、氣(天然氣)、水(自來水公司)、電(台電)這些基礎設施的現場工程、維修、抄表人員。沒他們,我們連家門都出不了!
- 郵務好夥伴:全國的郵差先生小姐(風雨無阻送信送包裹超辛苦!)以及郵件處理中心的分揀人員。收到帳單很煩,但沒他們送更煩!
- 教育托育第一線:幼兒園老師、安親班老師、托育機構人員。小鬼頭口罩戴不好又愛抱抱,老師們真的很需要防護罩!
- 市場與供應鏈人員:各類批發市場(像果菜市場、魚市場)、屠宰市場的工作人員。我們的菜籃子靠他們把關。
- 媒體無畏戰士:第一線跑新聞的記者、攝影大哥。哪裡有疫情、哪裡有狀況,他們就往哪裡衝,深入險境帶回消息。
- 特殊機構工作者:矯正機關(監獄、看守所)的管理員、工作人員,戶政事務所處理系統的機房人員(身分證、戶籍資料不能斷!)。
- 特殊任務人員:需要第一線處理大體業務的相關工作者(禮儀師、殯葬人員等),這工作的風險和心理壓力,真的需要更多保護。
- 國家考試工作人員:想想指考、國考那些監考老師,要面對大批考生,壓力山大。
- 科學園區防疫尖兵:護國神山群(竹科、中科、南科)裡負責防疫消毒、關懷的專責人員,維持台灣經濟命脈不能停!
50萬人大造冊!拚7月準時開打
蘇貞昌院長在會議中特別強調,這次擴大的對象,粗估總人數高達約50萬人!這可不是小工程。他已經當場要求各部會動起來,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造冊」作業。什麼是造冊?就是把符合資格的人員名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列出來,姓名、身分證字號、聯絡方式、工作證明等資料都要備齊。這樣指揮中心才能根據名冊,精準地把疫苗配送到各地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讓這50萬人能在7月份順利打到疫苗,提升整體的保護力。
為什麼這些族群這麼重要?專家這樣看
公衛專家私下都蠻肯定這次的擴大名單方向。主要基於幾個關鍵點:
- 維持社會基本運作:這些行業很多都是「關燈就停擺」的關鍵民生行業。沒外送員,在家工作吃什麼?沒超商店員,怎麼領包裹買必需品?沒郵差、貨運,網購全卡關。保護他們,就是確保疫情下台灣社會還能維持最低限度的正常運轉,大家才不會真的「悶壞了」。
- 阻斷隱形傳播鏈:這些工作者接觸的人多、範圍廣,就像一張巨大的網。如果他們沒有保護力,一旦染疫(尤其無症狀),很容易變成「超級傳播者」,把病毒帶到社區各個角落。優先給他們打疫苗,等於在關鍵節點上築起防火牆,減緩病毒擴散速度。
- 降低職場群聚風險:像市場、賣場、郵件處理中心、運輸站點,都是容易群聚的工作環境。先讓員工有抗體,能有效降低整個職場爆發大規模感染的風險。
- 提升民眾信心:當你知道常接觸的店員、司機、送貨員都打過疫苗,心理上會安心很多,也比較敢進行必要的消費活動,對穩定經濟也有幫助。
民眾反應?多數按讚但盼加快速度
消息一出,PTT和Line群組當然是熱烈討論啦!被納入名單的職業族群,像是外送員社團、計程車公會、超商工會,普遍都表達肯定和感謝,覺得政府有看到他們的風險和辛苦。很多網友也留言說:「早該這樣做了!」、「便利商店店員真的超危險,支持!」、「郵差辛苦了,該打!」
不過咧,也有不少聲音希望動作能更快。有人擔心:「7月1日才開始,造冊會不會拖很久?」、「疫苗配送速度跟得上嗎?」。還有些沒被納入這波名單,但自認風險也很高的行業(例如清潔隊員、大樓管理員、便利商店不只收銀的其他店員),則在詢問:「下一波會不會輪到我們?」。這些聲音也反映出民眾的焦慮和期待。
接下來怎麼做?重點在「造冊」與「配送」
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行政院長蘇貞昌下的命令:「請各部會盡快完成造冊工作」。這50萬人的名單,牽涉到交通部(司機、運輸)、經濟部(油電水氣、市場)、教育部(幼教)、法務部(矯正機關)、內政部(郵政、戶政、保母登記)…好多部會。各單位必須跟相關工會、協會、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把真正符合資格、在第一線工作的人員名單抓出來,還要避免重複或冒用,真的需要很細緻的作業。
指揮中心則要同步準備好疫苗的分配計畫。不同類別的人要去哪裡打?各縣市如何分配劑量?如何跟現有的醫護、長者接種計畫錯開,避免大塞車?這些都是接下來兩週要火速搞定的大事。能不能讓這50萬人在7月順利打到疫苗,考驗著政府的執行力!
總結:擴大保護網,邁向解封的關鍵一步
蘇貞昌院長這次宣布擴大疫苗優先接種對象,將超商店員、外送員、司機、郵差、媒體等約50萬名高接觸風險的關鍵工作者納入,絕對是台灣防疫戰的重要一步。這不僅是對這些辛苦撐住台灣社會基本運作人員的保護與肯定,更是阻斷社區隱形傳播鏈、逐步恢復社會正常機能的必要投資。接下來就看各部會造冊的速度,以及指揮中心疫苗配送、接種的規劃是否順暢了。大家不妨多點耐心,也給這些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多點鼓勵,一起期待疫苗保護網越織越密,台灣能早日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