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明明沒做什麼事,卻整天覺得累到不行,下班只想躺平?或是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默默往上爬?先別急著怪自己懶或貪吃!問題可能出在你沒吃夠「鐵質」和「蛋白質」這兩大關鍵營養!尤其女生因為每個月好朋友來報到,更容易陷入這個惡性循環。快來看看身體給你的4大求救訊號,你中了幾個?
身體在抗議!缺鐵缺蛋白質的4大警訊
1. 怎麼睡都還是累,整天像沒電⚡
- 詳細狀況: 那種累不是運動後的爽快累,是眼皮重、腦袋糊、全身軟趴趴,連追劇都覺得吃力的累!尤其吃完一大碗麵或飯後,血糖像坐雲霄飛車衝高高又掉下來,馬上哈欠連連、頭昏腦脹,嚴重點還會莫名焦慮煩躁,心情整個盪到谷底。
- 為什麼會這樣? 身體缺鐵時,就像工廠缺了重要零件,沒辦法有效率把食物變成能量,只能拼命靠吃醣類(澱粉、糖)來撐場。但醣類提供的能量像「快閃店」,來得快去得更快,結果就是血糖大起大落,搞得你身心俱疲。
2. 喝水也胖?體重悄悄往上飆📈
- 詳細狀況: 覺得自己根本是「易胖體質」,連呼吸都會胖?特別是小腹、大腿這些地方,脂肪特別頑固,怎麼動好像都消不下去。少吃多動了,體重機數字就是不肯往下掉,超級挫折!
- 為什麼會這樣? 缺鐵和缺蛋白質會讓你的代謝引擎整個慢下來,就像老爺車跑不動。更糟的是,當你因為缺鐵狂吃醣類,身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來降血糖,這傢伙根本就是「脂肪儲存大隊長」,拼命把多餘的血糖變成肥油囤起來!而且肌肉量也會因為蛋白質吃不夠而流失,代謝更差,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3. 氣色超差,皮膚粗糙像砂紙😫
- 詳細狀況: 臉色看起來總是蠟黃暗沉,沒光澤,化妝都蓋不住那股疲憊感。摸臉覺得粗粗乾乾,甚至容易脫屑,保養品好像都吃不進去。明明還年輕,卻被說看起來很「操老」。
- 為什麼會這樣? 蛋白質是皮膚、頭髮、指甲的重要建築材料!鐵則是幫忙把氧氣運送到全身(包括皮膚)。當這兩樣不夠,就像蓋房子缺磚塊又缺氧氣,皮膚細胞當然沒力氣更新修復,臉色怎麼會好?角質層也亂七八糟,摸起來自然粗糙。
4. 不只累,健康也拉警報(女生要特別注意!)
- 生理期亂糟糟/難孕困擾: 長期缺鐵貧血,會讓卵巢功能提早老化!現在也發現,飯後血糖飆高、胰島素亂噴,跟女生常見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容易月經不來、長痘痘、多毛、難懷孕)大有關係。營養失衡和吃太多醣類,真的會影響到生育力。
- 頭髮掉不停、指甲脆巴巴: 這也是蛋白質和鐵不夠的常見小徵兆,別忽略!
女生必看!終結惡性循環的「吃對」關鍵
想打破「累→狂吃澱粉→更胖更累→鐵和蛋白質更缺」的恐怖迴圈?「補鐵 + 補蛋白質」 絕對是第一步,而且比急著少吃澱粉更重要!
💡 聰明補鐵這樣做
- 優先吃「血基質鐵」: 這種鐵來自動物性食物,身體吸收率超高!像是紅肉(牛肉、羊肉)、豬血、鴨血、豬肝、牡蠣都是好選擇。
- 吃對順序有差! 吃飯時,第一口先吃富含鐵和蛋白質的肉或魚!讓身體優先吸收它們,別讓其他食物(特別是會阻礙鐵吸收的)搶了先機。
- 維他命C是好麻吉: 搭配吃芭樂、奇異果、柑橘類、甜椒這些高C食物,能讓植物性鐵(如深綠色蔬菜、豆類)的吸收率大大提升!
- 飯後別急著喝咖啡/茶: 裡面的單寧酸會把鐵質綁架,讓你白吃!至少隔開1-2小時。
💪 蛋白質吃夠是基礎
- 女生一天需要多少? 簡單記:體重每公斤約需要 1.2 – 1.6 公克蛋白質(例:50公斤女生約需 60 – 80公克)。
- 具體怎麼吃?看這裡:
- 方案A:食物吃好吃滿
- 掌心大小的肉片/魚排(約100-120g,含20-25g蛋白質)吃個 2-3份。
- 雞蛋 2-3顆(一顆約含7g蛋白質)。
- 板豆腐 半盒 或無糖豆漿 1-2杯。
- 搭配適量蔬菜、好的油脂(酪梨、堅果)。
- 方案B:食物+補充品,輕鬆達標
- 若胃口小或超忙碌:一天喝 1-2次乳清蛋白(一次約20-25g蛋白質)。
- 再搭配吃 2顆蛋 + 1份掌心大的肉/魚,輕鬆達標60g以上。
- 方案A:食物吃好吃滿
- 分散吃效果更好! 蛋白質不要集中在一餐狂吃,平均分配到三餐,身體才能好好利用它來修復和維持肌肉。
簡單開始!高蛋白質早餐範例 – 超滑嫩西式炒蛋
材料 (1人份):
- 雞蛋:3顆
- 鮮奶油 (或牛奶替代):2-3大匙(增添滑嫩感,怕熱量可用鮮奶)
- 無鹽奶油:1小塊 (約10-15g)
- 鹽:一小撮
- 黑胡椒:現磨適量 (香氣更足)
- (可選加料):起司絲、切碎的菠菜或蘑菇
做法:
- 打蛋液: 雞蛋打入碗中,加入鮮奶油(或牛奶)、鹽、黑胡椒。重點! 用筷子或打蛋器輕輕攪勻就好,不要打到太發泡,保留一點蛋白蛋黃不均勻反而更嫩。
- 熱鍋下奶油: 用中小火加熱平底鍋,放入奶油塊融化。看到奶油開始冒小泡泡、邊緣稍微變金黃色就可以了,千萬別燒焦!
- 倒蛋液慢炒: 轉成 「中小偏弱」 的火力(很重要!大火蛋會老掉變橡皮)。倒入蛋液,別急著動它,等邊緣開始有點凝固。
- 溫柔推拌: 用耐熱的矽膠鏟或木鏟,輕輕地從鍋邊往中間推。看到凝固的部分推開,讓生蛋液流到底部。重複這個「推→等→推」的動作。
- 關火餘熱燜熟: 當蛋液大約 8-9分熟,看起來還濕濕亮亮、有點流動感時,立刻關火! 利用鍋子的餘溫把蛋燜到喜歡的熟度(全熟或帶點滑嫩感)。馬上盛到盤子裡,熱熱吃最讚!
🍳 小秘訣: 炒蛋要嫩,關鍵在 「低溫」和「快離火」!寧可生一點靠餘溫燜熟,也不要炒到全乾硬梆梆。配上一片全麥吐司和幾片番茄,就是營養滿分的開始!
別再忽視身體的疲累警報了! 缺鐵和缺蛋白質不只是讓你累和胖,長期下來對健康影響更大。從下一餐開始,記得優先吃夠優質的蛋白質和鐵質,把身體的引擎重新發動起來,找回你的好體力、好氣色和健康的身體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