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常常覺得,明明很認真養生,早睡早起、拼命運動、維他命D卯起來吞,結果換季還是中鏢感冒?先別懷疑人生!你可能不小心踩到「養生變養病」的地雷啦!免疫力這東西啊,真的不是「拚就有」,而是要追求一種剛剛好的平衡藝術。今天就要來揪出4個台灣人最常犯、讓免疫系統偷偷哭泣的NG習慣,快看看你中了幾個?
🚫 NG習慣1:運動太少沒路用,練過頭更慘!免疫細胞也愛「佛系動」
運動不是拚奧運,關鍵在「頻率」跟「強度」
診間常遇到兩種人:一種是沙發馬鈴薯,另一種是把自己當鐵人三項選手在操。這兩種啊,免疫力都在偷偷罷工!
-
懶人派下場:
美國研究講得很白,完全不動的人,體內巡邏的「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跟負責精準打擊的「T細胞」活動力就是比別人差。想像一下,免疫大軍整天在軍營裡打瞌睡,病毒細菌殺進來了都還在睡,不生病才怪! -
拚命三郎派更慘:
這才是大重點!很多人以為「流汗就是排毒,練越凶越健康」,結果週週跑半馬、天天重訓兩小時。拜託!你的免疫細胞在哭你知道嗎?
💥「開窗理論」(Open Window Theory) 聽過沒?當你進行長時間、超高強度運動(像跑全馬、拚命三郎式HIIT),運動完的3~24小時內,免疫細胞的功能會像「窗戶被強制打開」一樣暫時大當機!這時候的你就是個人體病毒吸塵器,去哪裡都超容易中鏢。診間就遇過不少跑完馬拉松隔天立刻重感冒的案例,不是巧合啊!
👨⚕️ 醫師教你「剛剛好運動法」
- 黃金公式:每週3~5次,每次抓30~60分鐘,強度掌握在「邊動還能邊講話,但沒辦法輕鬆唱歌」的程度(這就是中等強度啦!)。
- 超推:快走(公園散步不算喔!要走到微喘)、悠閒騎Ubike、游泳不拚速度、跳個國民健康操。
- 拚命後急救包:如果非得參加鐵人三項或馬拉松(或是不小心練太瘋):
- 運動完立刻把口罩戴好戴滿,尤其捷運、辦公室、菜市場這些人肉病毒庫,能避就避。
- 當天晚上務必睡好睡滿,別再熬夜追劇。
- 隔天乖乖休息或只做超輕度活動,別再連續劇烈訓練,給免疫大軍休生養息的時間。
🚫 NG習慣2:生酮斷醣VS狂嗑白飯!免疫細胞的「碳水情結」
沒飯吃,免疫細胞真的會罷工!
這幾年「斷醣」、「生酮飲食」紅到發紫,很多人為了瘦身,澱粉完全不敢碰。啊捏母湯喔!碳水化合物可是免疫細胞上戰場的主要糧草!
- 斷醣斷到免疫力斷線:
長期執行極低碳水飲食(像生酮),你的免疫細胞就像沒油可加的坦克,反應變慢、戰力打折。研究發現,這會直接影響身體製造抗體和對抗感染的能力。很多生酮族容易反覆感冒或小毛病不斷,跟這個大有關係! - 精製澱粉狂魔也GG:
另一種極端就是「白飯控」、「麵包控」、「手搖飲當水喝」。這些精製澱粉和糖分下肚,血糖瞬間飆高,如同在體內放了一把「慢性發炎的火」。高血糖環境會讓重要的「巨噬細胞」(免疫清道夫)功能卡卡,長期下來更會養出「肥胖」這個免疫力頭號殺手!脂肪細胞可是超會分泌發炎物質的!
👨⚕️ 醫師開菜單:免疫細胞最愛的「碳水甜蜜點」
- 口訣:「選好的、看份量、高低輪著吃」
- 首選「優質醣」:把白飯、白麵包換成糙米飯、五穀飯、藜麥、燕麥、地瓜、南瓜、芋頭。這些全穀根莖類,富含纖維和營養,血糖上升慢,免疫細胞吃得飽又不發炎。
- 份量是關鍵 – 試試「碳水循環」:
- 中碳日(日常主力):每餐拳頭大小的優質澱粉(女生約半碗~3/4碗飯,男生約1碗)。
- 高碳日(運動量大或當天很累時):可以多吃一點點,但還是以優質澱粉為主。
- 低碳日(活動量低或高碳隔天):澱粉減量(例如半拳頭),用大量蔬菜和蛋白質補足。
- 絕對拒絕「空熱量醣」:手搖飲、蛋糕、餅乾、糖果、精緻麵包…這些就是免疫力的豬隊友!能免則免!
🚫 NG習慣3:睡不滿7小時VS躺超過9小時?免疫系統兩頭哭!
睡太少:免疫大軍直接「被斷電」
德國研究超直接:連續熬夜或睡眠不足(少於7小時),體內的T細胞活動力暴跌,身體製造抗體的效率也變超差。想像一下,軍隊半夜被叫醒還不准開燈打仗,能贏才有鬼!長期睡不飽的人,感冒中標率就是比別人高好幾倍,這點真的不用懷疑!
睡太多:過猶不及,免疫細胞變懶惰
「蛤?睡太多也不行?」沒錯!美國大型追蹤研究發現,習慣性每晚躺超過9小時的成年人,體內的「慢性發炎指數」反而比較高!推測是因為活動量太低、血液循環差、代謝變慢,連帶讓免疫細胞也跟著懶惰、功能下滑。這跟躺床上滑手機一整天,越躺越累的道理很像!
👨⚕️ 醫師的「黃金睡眠處方箋」
- 絕大多數成年人:每晚7~9小時是免疫力最愛的甜蜜點。重點是「規律」!固定時間上床、起床比週末狂補眠有用。
- 睡滿8小時還是累?警訊!:這可能是身體在抗議「過勞」了!檢視一下你的運動是否太激烈?工作壓力是否爆表?情緒是否緊繃?單純延長睡眠治標不治本。
- 提升睡眠品質小技巧:
- 睡前1小時關掉3C藍光(手機、平板、電腦)。
- 臥室保持黑暗、涼爽、安靜。
- 下午3點後別碰咖啡、濃茶。
- 睡前泡個溫水澡或做簡單伸展。
🚫 NG習慣4:狂補維他命D VS 躲太陽像吸血鬼?過與不及都出事!
缺D?免疫大軍直接少一咖大將!
「陽光維他命D」對免疫力來說,根本是超級指揮官!它能指揮免疫細胞分化、活化,更能促進身體製造「抗微生物肽(AMP)」這種天然抗生素去殺菌殺病毒。研究證實,維他命D不足的人,呼吸道感染風險明顯較高。台灣人愛防曬、躲辦公室,缺D比例超高!
補過頭?小心補出「免疫抑制」!
很多人一聽缺D,馬上買高劑量補充劑卯起來吞,或故意不防曬狂曬太陽。這也是大NG!
- 狂曬太陽:皮膚癌風險大增,而且曬到脫皮也不會讓D無限上升,身體有調節機制。
- 超高劑量補充劑:每日長期超過4000 IU(尤其沒醫師監測下),可能導致「高鈣血症」(血鈣過高)。這不只傷腎臟、血管硬化,更會反過來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根本本末倒置!新聞就報過有人自行狂補D補到送急診的案例。
👨⚕️ 醫師的「維他命D平衡術」
- 溫和日曬最天然:
- 每週選個2~3天,避開早上10點~下午2點的紫外線巔峰時段。
- 露出手臂、小腿或背部(不用臉!臉要防曬!),不擦防曬的情況下,曬個10~15分鐘就夠了!去公園散步、倒垃圾順便曬一下,輕鬆達成。
- 補充劑怎麼吃?:
- 一般保養:台灣衛福部建議每日攝取600~800 IU。很多綜合維他命或鈣片裡就有添加。
- 懷疑不足或醫師確認缺乏:才需要高劑量(如2000 IU)補充,但務必先諮詢醫師,並定期抽血監測血中D濃度與血鈣,避免補過頭。別自己當醫生亂吃!
- 食補小幫手:富含油脂的魚(鮭魚、鯖魚、秋刀魚)、蛋黃、強化D的牛奶/奶粉、曬過太陽的香菇(乾香菇比新鮮的D含量高!)。但光靠食物很難吃足,日曬和適度補充劑仍是主力。
💡 免疫力是「平衡」的藝術!聽懂身體的求救訊號
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關鍵字就是「剛剛好」?免疫力真的不是靠「狂做」某一件事就能衝上去,而是要避開極端,找到屬於自己可長可久的生活節奏:
- 運動後:如果疲勞感超過24小時都無法恢復?代表你練過頭了!
- 睡滿8小時:起床還是覺得累得像沒睡?這是身體在喊「過勞」!
- 飲食:別盲目跟風「斷醣」或「狂吃某種超級食物」。均衡、多樣化、吃食物原型才是王道。
- 保健:與其亂補一通,不如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維生素D濃度」、「發炎指數」(如CRP),才能真正精準調整。
養生不是拚百米,而是一場細水長流的馬拉松。 別再當免疫系統的豬隊友啦!把這篇轉給那個總是「太拚命」的朋友吧!大家平常都是怎麼「剛剛好」地照顧身體,提升免疫力的呢?快留言分享你的獨門秘訣吧!
作者:蕭捷健 醫師
現職:三樹金鶯診所 體重管理主治醫師
經歷:美國運動醫學會健身教練(ACSM-CPT)講師 ‧ 新竹台大分院內科住院醫師 ‧ 國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科總醫師 ‧ 國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專科醫師 ‧ 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醫師 ‧ 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
FB:減重醫師 蕭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