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明明累得要命,躺在床上卻眼睛瞪得像銅鈴;或是突然對最愛的食物完全沒胃口,整個人悶悶的像卡了塊石頭在胸口。先別急著吞保健食品!日本脊椎治療專家石垣英俊發現,問題可能出在你那副「硬邦邦的肋骨」!
▍為什麼現代人肋骨硬得像鐵板?
我診間遇過太多這樣的案例啦!記得有個三十多歲的女生,原本是同事間的開心果,最近卻整個人蔫掉了。她跟我抱怨:「醫師,我已經兩個禮拜吃不下飯,晚上數羊數到天亮,明明沒發生什麼大事,就是覺得人生好灰…」
一檢查她的背,哇!肋骨周圍肌肉繃得像石頭,特別是肋骨角那邊,手指按下去她直接痛到彈起來。這種狀況超常見!當你長期壓力大、姿勢不良(尤其低頭滑手機),肋骨周邊的肌肉就會越來越緊,最後把整組肋骨「鎖死」。
肋骨卡住的三個恐怖後果:
- 呼吸變超淺:吸氣吸不深,氧氣不夠全身用
- 內臟被壓扁:胃腸肝膽像被擠在窄衣櫃裡
- 自律神經大暴走:交感神經關不掉,整個人緊繃焦慮
▍神奇!古人早就知道的「背部密碼」
你有沒有發現?小嬰兒哭鬧時,拍拍背就安靜了;朋友咳不停,我們會直覺拍他後背。這些動作不是巧合!石垣醫師說,從古至今人類都知道:「鬆開背部=鬆開整個人」。因為脊椎兩旁佈滿自律神經節,當背部肌肉放鬆,副交感神經就會啟動,身體自動切換到修復模式。
但問題來了…我們又摸不到自己後背!別擔心,只要學會「抱抱扭轉法」,自己就能搞定~
▍超簡單「平躺抱抱扭轉」完整圖解
🛏 事前準備
- 找塊軟墊:瑜伽墊、厚地毯都行(直接躺硬地板會痛)
- 膝蓋不好的人:在膝蓋下方墊捲起來的毛巾
- 脖子不舒服:後腦勺放個薄枕頭
🔄 動作分解(跟著做超順)
步驟1|抱抱預備式
- 平躺在墊子上,雙腳自然伸直
- 彎起右膝蓋,腳掌踩穩地面
- 左手穿過胸前抓住「右邊肩膀」
- 右手抓住「左上臂」(手肘附近)
- 這時候雙手會在胸前交叉,像給自己大大的擁抱
重點提醒:抓手臂時別用指甲掐,掌心貼住上臂最舒服。如果肩膀太緊抓不到,先用毛巾勾住手肘輔助。
步驟2|溫柔扭轉
- 吸氣準備,吐氣時讓膝蓋慢慢往左邊地板倒
- 上半身跟著轉(像睡覺翻身那樣自然)
- 轉到極限停住,深呼吸3-5次
- 吸氣慢慢回正,換邊重複
- 每邊做3-5次就夠,不用拚次數!
偷吃步技巧:想像你的肋骨是百葉窗,扭轉時要一格格鬆開的感覺。轉不過去別硬壓,停在微痠的位置深呼吸更有效~
🌟 升級效果這樣做
- 加強版:扭轉時把視線往反方向看(例:膝蓋往左倒時,眼睛看右邊)
- 舒緩版:在倒下的膝蓋下方墊抱枕支撐
- 搭配呼吸:轉過去時「嘶~」長吐氣,回正時用鼻子吸飽氣
▍為什麼這個動作這麼神?
拆解三大神奇功效:
作用部位 | 效果 | 真實感受 |
---|---|---|
肋骨關節 | 鬆開沾黏的肋間肌 | 轉完像脫掉緊身衣,呼吸變超深 |
胸椎 | 釋放後屈壓力 | 背部有微熱感,久坐的緊繃感消失 |
內臟群 | 溫柔按摩肝胃腸 | 做完常會打嗝或腸鳴,胃口大開 |
我遇過一位銀行主管,他長期胃脹氣又失眠,吃藥也沒用。教他這個動作後,他笑著說:「第一次做到打嗝時,我還以為要吐了!結果是悶氣排出來,當晚就睡沉了」。更妙的是,兩週後他回診,同事說他罵人的次數變少了(笑)
▍這些狀況最該天天做!
如果你有以下困擾,趕緊把抱抱扭轉加入日常:
- 呼吸很淺:總覺得吸不飽氣,不自覺嘆氣
- 消化卡卡:脹氣、便秘、沒食慾輪流來
- 睡不安穩:明明累卻清醒,或半夜易驚醒
- 情緒低落:說不出原因,就是開心不起來
- 肩背鐵板:按摩完隔天又緊回來
特別提醒「肋骨角僵硬」的人!用手摸摸看肋骨最下緣那兩根,如果像硬棍一樣凸出還壓不動,代表你的呼吸模式已經失調,自律神經正在抗議!
▍日常保養3招加倍效果
想維持肋骨柔軟度?搭配這些習慣更給力:
1. 坐著也能「肋骨呼吸法」
- 雙手插在肋骨兩側(像叉腰動作)
- 吸氣時故意把肋骨往左右撐開
- 吐氣時「嘶~」聲慢慢縮回
- 每天看電視時做10次,肋骨靈活度差超多!
2. 滾筒放鬆小技巧
找個泡棉滾筒(或捲起來的厚毛巾),躺上去放在肩胛骨中間。慢慢抬屁股上下移動,會聽到背部「啵啵啵」的釋放聲超舒爽!
3. 側睡時加顆枕頭
習慣側睡的人,在兩腿間夾枕頭(減少骨盆扭轉),胸前再抱一顆(避免上半身蜷縮),能避免肋骨在睡眠中鎖死。
▍重要!這些情況要暫停
雖然這動作很溫和,但遇到以下狀況先別做:
- 急性背痛發作中(先冰敷休息)
- 剛吃飽(飯後1.5小時再動)
- 懷孕中期後(改做靠牆扭轉較安全)
- 脊椎手術未滿半年(先問過醫師)
關鍵是「微痠不痛」原則!做完應該覺得胸口開闊、心情放鬆。如果出現刺痛或麻感,代表你轉太用力啦~
▍真實見證:從厭世到重生的改變
最後分享個感動案例。一位四十歲媽媽長期照顧失智父親,肩頸硬到像鋼板,還得了胃食道逆流。她第一次來診間時,連擁抱孩子的力氣都沒有,整天想哭…
我們從最基礎的抱抱扭轉開始,搭配呼吸練習。兩週後她傳訊息給我:「醫師!昨天女兒撲過來抱我時,我居然沒痛到縮起來!而且今天早上…我聞到咖啡香居然餓了!」三個月後她傳了張照片:背著女兒笑得超燦爛,背後是剛爬完的小山頭。
所以說啊~身體真的比我們想的聰明!當你給肋骨空間,它就會回饋你整組活跳跳的內臟和好心情。今晚就鋪墊子試試吧!記得溫柔對待自己,身體會用驚喜回報你~
本文動作參考自《轉背,最強鬆筋解痛法》/石垣英俊(治療師培育學院校長)/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