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痔瘡放久變大腸癌?醫破解迷思:這3症狀出現快就醫!

真實案例:五年痔瘡竟變大腸癌?

阿明(化名)五年前健檢發現痔瘡,當時怕痛不敢開刀,每次發作就擦藥膏壓下去。沒想到最近血便越來越嚴重,就醫竟確診大腸癌!他崩潰問醫生:「明明當初是痔瘡,怎麼會變癌症?」這狀況其實超多人中招,根據統計,高達9成大腸癌早期被誤認成痔瘡,到底怎麼分辨?讓醫師來破解!

🚫 關鍵迷思:痔瘡到底會不會「變成」大腸癌?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直接打臉:「痔瘡就是血管老化靜脈曲張,癌症是細胞變異長腫瘤,兩個根本不同路!」就像水管不會自己變鐵鎚,痔瘡放再久也不會突變成癌症。那為什麼案例這麼多?真相是——大腸癌從頭到尾都在裝痔瘡!兩者都有血便症狀,患者常把癌症警訊當成痔瘡發作,白白錯過黃金治療期。

💡 3招在家初步判斷:誰在搞鬼?

1️⃣ 出血超過2週快警覺

  • 肛門修復力超強!痔瘡破裂或肛裂通常 2週內會好轉
  • 年輕人大便乾硬+出血:先觀察1-2週
  • 超過2週還在流血,甚至血量變多→立刻掛號!

    📌 醫師提醒:別以為鮮血=痔瘡!曾遇過病患流鮮血半年,結果是直腸末端腫瘤滲血

2️⃣ 大便時肛門有「掉東西」感覺?

  • 排便時肛門有異物脫垂感、卡卡脹脹→典型痔瘡症狀
  • 上完廁所要手動推回去?這已經影響生活品質
  • 沒有異物感卻持續出血→癌症機率大增

3️⃣ 肛門老是癢+悶痛?

  • 痔瘡老化會伴隨刺痛、搔癢(尤其排便後)
  • 但癢感也可能是:過度清潔、內褲材質刺激、食物過敏
  • 排除外在因素還是一直癢痛→別拖了快檢查!

🚨 這些症狀出現=身體拉警報

醫師臨床觀察,每3-5年就會遇到「自認痔瘡→確診癌症」的案例。如果合併以下狀況,腸癌風險飆高:

  • 體重莫名減輕
  • 大便變細像鉛筆
  • 老覺得大不乾淨(裡急後重)
  •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腹瀉/便秘交替)

    ⚠️ 鍾雲霓警告:別看血色猜病情! 曾遇過鮮血卻是直腸癌,暗紅血反而只是痔瘡,肉眼判斷超不準!

🏥 怕大腸鏡?台灣補助幫你顧荷包

2025年國健署補助新制:

  • 45歲以上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 拿健保卡到診所領採便管,在家就能做
  • 早發現可降23%大腸癌死亡率

    🙋 年輕人也別鐵齒!醫師遇過30歲確診案例,只要血便超過2週,直接約大腸鏡最安心。現在有無痛選項,睡一覺就做完~

❤️ 醫師真心話:腸道健康不能賭

「門診常聽到患者說:啊就痔瘡老問題啊!」但醫師強調:痔瘡不會變癌,癌症卻會偽裝成痔瘡!與其每天提心吊膽看馬桶,不如掌握3症狀原則:

  1. 出血2週為界線
  2. 注意異物脫垂感
  3. 長期癢痛別輕忽
    腸道是第二個大腦,別讓誤判耽誤一生。今天起記住:血便不是小事,檢查永遠不嫌早!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