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天熱少喝水竟會害你腦中風!5招算出48小時內中風危機

最近門診來了好幾個中風的阿伯阿姨,看著家屬在診間慌張的模樣,實在揪甘心!夏天流汗像免費三溫暖,但你知道身體缺水可能讓中風風險飆高嗎?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忽略「小中風」的求救訊號,等到真正倒下才後悔莫及…

真實案例:65歲阿伯的驚魂七日

上個月有位陳阿伯被救護車送來時已經昏迷,檢查發現是血管完全堵死的大中風。緊急做動脈取栓手術後,阿伯總算醒過來,意識也清楚。我問他:「中風前一個禮拜,身體有冇怪怪的感覺?」阿伯想了想說:

「有幾次突然頭暈目眩,走路像喝醉酒晃來晃去,講話還大舌頭,不過躺個半小時就好了,我想說大概是感冒啦!」

這些全是小中風的黃金警報啊! 陳阿伯的狀況就是典型「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我馬上跟他解釋:「這些症狀是中風前的救命訊號,早點來檢查就能避開大災難!」

小中風 vs 大中風 關鍵差在哪?

比較項目 小中風 (短暫性腦缺血) 大中風
持續時間 2-5分鐘,最長不超過1小時 超過24小時甚至永久
後遺症 症狀消失後完全恢復 可能終身行動障礙
危險程度 中風前的重要警訊 已造成腦部損傷
常見誤解 以為是疲勞、感冒或老番癲 明顯無法動彈才就醫

最要命的是:小中風症狀會自己好,九成的人覺得「沒事啦」就不看醫生! 但數據會說話:發生小中風後,48小時內是中風爆發的高危險期

身體發出這些訊號要當心!小中風7大症狀

  1. 手腳麻到像被電:單邊手臂突然沒力,拿筷子會掉
  2. 走路歪斜撞牆壁:平衡感失靈,像踩在棉花上
  3. 講話含滷蛋:想說「今天天氣很好」卻變成「登天七爺很豪」
  4. 吞嚥嗆到咳嗽:連喝水都容易嗆到
  5. 眼前霧煞煞:單眼視力模糊像蒙上白紗
  6. 金魚腦上身:突然忘記自己為什麼在廚房
  7. 整個人放空:意識突然斷片幾分鐘

⚠️ 特別注意:這些症狀就算只出現5分鐘就消失,也絕對要去掛神經內科

5步驟算出你的48小時中風危機(ABCD評估法)

拿出紙筆算分數!發生小中風症狀後,用這五項加總預測風險:

🔵 A 年齡分數

  • 超過60歲 ➔ 得1分(年齡是最大風險因子)
  • 60歲以下 ➔ 得0分(年輕不代表免死金牌)

🔴 B 血壓分數

  • 血壓>140/90 mmHg ➔ 得1分(量血壓前靜坐5分鐘才準)
  • 血壓≤140/90 mmHg ➔ 得0分

🟡 C 臨床症狀分數

  • 單側手腳無力 ➔ 得2分(例如右手右腳一起麻)
  • 單純語言障礙 ➔ 得1分(講話不清但手腳正常)

🟢 D 糖尿病分數

  • 有糖尿病 ➔ 得1分(血糖控制差血管像泡糖水)
  • 無糖尿病 ➔ 得0分

🔷 D 發作時間分數

  • 症狀>60分鐘 ➔ 得2分(超過1小時極危險)
  • 症狀10-60分鐘 ➔ 得1分
  • 症狀<10分鐘 ➔ 得0分(仍要就醫!)

算完分數看這裡!你的中風風險等級

總分 風險等級 48小時內中風機率 行動建議
0-3分 低風險 約1% 72小時內回診檢查
4-5分 中風險 飆升到4% 當天掛急診
6-7分 高風險 高達8% 立即叫救護車送醫

📍 關鍵數字:超過4分就是中高危險群!曾有病患算完5分還堅持回家吃晚飯,結果半夜就中風送急診…

醫師的保命三叮嚀

  1. 夏天水壺不離身:每小時喝半杯水(約100ml),尿液顏色要像淡啤酒
  2. 冷氣房更要補水:在冷氣房工作每2小時補250ml溫水,避免血液濃稠
  3. 記住FAST口訣
    • Face臉歪 → 笑起來嘴角不對稱
    • Arm手軟 → 平舉單手會下垂
    • Speech大舌頭 → 無法清楚複誦句子
    • Time搶時間 → 立刻打119!

別以為中風是冬天專利!夏天脫水讓血液濃得像醬油膏,血管更容易塞住。 厝邊頭尾互相提醒,看到家人突然走路歪斜或講話漏風,別再說「休息一下就好」,把握黃金3小時送醫,有機會完全恢復不留後遺症!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