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高溫不只中暑!醫師曝10大危險族群當心「腎臟罷工」警報

🌞 熱到爆汗竟會害腎臟壞掉?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別輕忽

這幾年夏天真的越來越誇張,走在路上像進烤箱,這種天氣不只會中暑,更恐怖的是「腎臟」可能默默受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科醫師就警告,高溫會讓身體出現雙重打擊:第一是全身發炎反應,第二是脫水危機。這兩個因素加起來,腎臟根本在「過勞加班」,嚴重時甚至會急性罷工

🔥 熱傷害不是只有頭暈!身體裡正在發生的恐怖變化

為什麼高溫會傷腎?關鍵在「發炎+脫水」連環爆

當你熱到狂流汗、心跳加速時,身體其實正在打仗:

  1. 體溫調節失靈:人體最舒服的體溫大約36-37度,但當外界溫度飆高,散熱機制跟不上,內臟就像泡在熱水裡
  2. 全身發炎反應:體溫過高會啟動免疫系統,這種慢性發炎會偷偷傷害腎臟細胞
  3. 脫水血液濃縮:汗水流不停卻沒補水?腎臟會像「過濾濃縮果汁」一樣超負荷工作

💦 醫師苦勸:「很多人以為口渴才喝水就來不及了!當你覺得嘴乾,腎臟已經在缺水狀態掙扎」

🚨 這10種人最危險!快看自己是否上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科醫師謝至同點名,以下族群遇到高溫天要特別警戒:

風險類型 高危險群舉例 關鍵原因
戶外工作者 工地師傅、農夫、郵差、運動員 長時間曝曬+流汗量大
身體調節差 65歲以上長輩、過胖者、孕婦、嬰幼兒 體溫調節能力衰退
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患者 血管功能異常+藥物影響
呼吸系統病 氣喘、COPD(肺阻塞)患者 呼吸散熱效率差
腎臟問題者 慢性腎臟病、洗腎病人 腎功能已受損,不堪額外負荷

👵 阿嬤案例:市場賣菜林阿嬤「怕跑廁所不敢喝水」,某天午後暈倒送醫,竟發現急性腎損傷!

⚡ 熱傷害引爆「肌肉溶解」!腎衰竭來得又急又猛

更可怕的是連鎖反應:當高溫造成橫紋肌溶解症(肌肉細胞大量壞死),肌肉中的肌球蛋白會塞住腎小管。醫師形容:「就像濾網被垃圾堵住,腎臟幾小時內就罷工!」這時會出現:

  • 尿液變成可樂色(肌球蛋白尿)
  • 全身肌肉痠痛無力
  • 電解質紊亂引發心律不整

💡 保腎防熱害3大招!醫師親授自救守則

1. 補水有技巧:不是狂灌白開水就好!

+ 正確做法:每小時喝200-300cc「常溫淡鹽水」或電解質飲料
- 錯誤做法:冰水猛灌、等到口渴才喝、只喝純水不補鹽分

📌 重點:戶外工作者每15-20分鐘就要喝幾口水,保持尿液呈淡黃色

2. 躲熱要聰明:濕度比溫度更致命!

  • 避開「體感溫度破40度」時段(通常是上午10點至下午3點)
  • 在陰涼處仍滿身汗?代表環境濕度高,散熱效率差快撤離!
  • 冷氣房出來要「漸進式適應」,先在騎樓陰影處緩衝5分鐘

3. 腎臟最愛飲食法:三多三少黃金比例

✅ 三多: 多纖維|地瓜葉、秋葵保護腎絲球 多蔬果|芭樂、奇異果抗發炎 多好水|每天體重x30cc為基礎

❌ 三少: 少鹽分|醬料減半,少吃醃漬品 少油脂|炸雞排改滷雞腿 少精糖|手搖飲改無糖茶或檸檬水

🌿 這些小症狀是腎臟在呼救!快做緊急處置

當出現以下狀況,別以為只是「太熱不舒服」:

☑ 頭痛到像被箍緊 
☑ 肌肉不自主抽筋(尤其小腿)
☑ 噁心想吐卻吐不出來
☑ 明明很累卻心跳飛快

⚠️ 醫師強調:立刻做到3步驟

  1. 移到陰涼處「脫衣扇風」
  2. 用冷水潑手腕頸動脈
  3. 喝含電解質飲料(運動飲料加水1:1)

❤️ 給慢性病友的特別叮嚀

糖尿病人注意:血糖機超過33度可能失準!胰島素筆也要避開陽光直射。腎臟病友則要監測「每日尿量」,減少500cc以上就要警覺。醫師提醒:「降血壓藥、利尿劑可能增加熱傷害風險,夏天回診要和醫生討論調整!」

🌟 關鍵觀念:熱適應需要2週!
突然從冷氣房衝到烈日下最危險,建議逐步增加外出時間,
讓身體啟動「散熱基因」提升耐熱力。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