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冇試過手指卡到木刺或者玻璃碎屑?那種刺刺麻麻的感覺真係超惱人!但係你知唔知道,連一根頭髮都可能搞到你進醫院?最近Dcard上就有網友分享超驚悚經歷:上課時手指不小心卡進頭髮,本來以為冇咩大不了,結果寫字越寫越痛,拖了4天去看醫生,傷口竟然化膿腫得像貢丸!醫生用鑷子拔頭髮的時候,他痛到差點靈魂出竅,醫師更警告再拖下去可能會蜂窩性組織炎甚至要截肢!
頭髮卡肉真係唔係小事!這些行業最危險
你可能以為頭髮咁軟點會刺入皮膚?實情係頭髮尖端斷裂後比針還利!尤其係乾燥粗硬的髮質,分分鐘變成「暗器」。貼文底下超多苦主現身說法:
👉 王心凌就分享過腳底板卡進1公分頭髮,自己搞唔掂最後要搵醫生
👉 幫阿媽綁頭髮,反被自己嘅斷髮刺進虎口
👉 赤腳踩到地板上的落髮,結果腳趾縫卡了三四根
最慘嘅係理髮師同美容業者!日日同頭髮打交道,一個月被刺傷1-2次都算基本款。有位資深美髮師爆料:「剪髮時頭髮掉進襪子裡,走來走去就刺進腳踝,客人多嘅時候根本冇時間檢查。」更有人朋友因此搞到蜂窩性組織炎,要打抗生素治療。
📢 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警告:
「頭髮、木屑呢啲異物卡進皮膚,表面睇傷口細細,但係如果冇即時清乾淨,細菌喺裡面繁殖,免疫力差嘅人真係可能惡化到要截肢!」
預防勝於治療!3招避開「隱形凶器」
皮膚科醫師林昀萱強調,事前防護比事後處理更重要,特別係職業高風險族群:
✂️ 理髮從業員自救法
- 戴手套剪髮:雖然手感差啲,但係防刺傷效果一流
- 穿包腳鞋+長襪:防止碎髮掉進鞋裡刺傷腳
- 每單生意完立刻吸塵:工作檯、地板、座椅都要清
🏠 居家防護重點
情境 | 防護對策 |
---|---|
幫細路沖涼 | 先檢查頸後、腋下、股溝有冇黏頭髮 |
地板清潔 | 用濕拖把取代掃把,避免頭髮飛揚 |
梳頭綁髮 | 桌上墊毛巾接落髮,綁完立刻收拾 |
中國外科醫師「白衣山貓」仲教路:理髮前先洗頭讓頭髮變軟,比較唔易刺穿皮膚;剪完髮要立刻洗澡換衣服,千祈唔好穿著沾滿斷髮嘅衣服坐沙發,否則隨時「中招」!
異物刺傷急救SOP!醫師圖解處理步驟
萬一真係被刺到點算?兒童急診科醫師王聖儒教大家居家處理黃金步驟:
graph LR
A[發現刺傷] --> B{異物可見?}
B -->|是| C[用膠帶黏出]
B -->|否| D[肥皂洗手+酒精消毒]
D --> E[放大鏡定位]
E --> F{異物深度}
F -->|表淺| G[消毒針頭挑出]
F -->|深層| H[冰敷10分鐘後再試]
H --> I{成功?}
I -->|是| J[塗抗生素藥膏]
I -->|否| K[24小時內就醫]
🔍 工具準備清單
- 醫用放大鏡(藥局買得到)
- 無齒鑷子(有鋸齒的會夾斷異物)
- 醫用膠帶(黏性要夠)
- 75%酒精棉片
- 縫衣針(使用前火烤消毒)
⚠️ 絕對禁止行為:
❌ 用指甲硬擠(會把異物推更深)
❌ 沒消毒就動手(感染風險倍增)
❌ 擦不明藥粉(可能引發過敏)
神奇液體大公開!讓異物「自動浮出」的秘方
如果異物卡得太深睇唔到點算?美國天然療法專家哈莉.科堤斯喺《天然配方除萬病》推薦4種「浮出液」,連皮膚科醫師都話有科學根據:
1️⃣ 雙氧水浸泡法(適合手指腳趾)
材料:3%醫用雙氧水
做法:
- 小碗倒半杯雙氧水
- 患處浸泡5分鐘(會冒白泡係正常)
- 擦乾後用放大鏡看→異物通常會露出頭
原理:泡沫推升異物+軟化角質層
2️⃣ 小蘇打糊敷貼法(適合平面部位)
材料:食用小蘇打+礦泉水
黃金比例:1茶匙小蘇打配半茶匙水
做法:
- 調成牙膏狀厚敷傷口
- OK繃貼住過夜
- 隔天撕掉→異物會跟著拔起
注意:皮膚敏感者先試擦手臂內側
3️⃣ 瀉鹽濕敷法(對付化膿傷口)
材料:藥局買硫酸鎂(Epsom salt)
加強版配方:
- 瀉鹽1湯匙
- 溫水100ml
- 消毒紗布
做法:- 鹽水浸濕紗布敷患處
- 每2小時換一次(保持濕潤)
- 通常6小時內見效
好處:同時消腫抑菌
4️⃣ 精油滲透法(兒童適用)
安全配方:
- 薰衣草精油1滴(抗發炎)
- 茶樹精油1滴(抗菌)
- 椰子油5滴(基底油)
做法:- 混勻後滴在化妝棉
- 貼住傷口15分鐘
- 碎屑會隨油脂浮出
叮嚀:2歲以下幼兒勿用精油!
這些情況別硬撐!快衝皮膚科警訊
雖然居家方法好多,但係王聖儒醫師強調,出現以下狀況要立刻掛號:
🆘 紅燈症狀檢查表
☑️ 異物卡在眼周/關節處
☑️ 傷口流黃綠色膿液
☑️ 整隻手指腫成香腸
☑️ 摸到皮下有「啵啵」感(膿包形成)
☑️ 發燒畏寒(細菌入血徵兆)
有網友就係唔信邪,頭髮刺進拇指自己亂挖,結果整片指甲發黑脫落!皮膚科醫師鍾佩怡解釋:「超過24小時未取出異物,身體會啟動『包圍戰術』長出肉芽腫,到時候要開刀挖除,疤痕會比原來大五倍!」
💡 醫師小筆記:
就醫時記得同醫生講清楚:
- 被咩東西刺到?
- 卡了多久?
- 自己試過咩處理?
幫助醫生更快判斷治療方式!
防感染關鍵72小時護理
就算成功拔出異物都唔好掉以輕心!後續三天保養決定會不會留疤:
🩹 傷口修復三階段照護
時間 | 護理重點 | 推薦用品 |
---|---|---|
0-24小時 | 抑菌防腫 | 抗生素藥膏+人工皮 |
24-72小時 | 促進癒合 | 凡士林厚敷+紗布 |
72小時後 | 預防留疤 | 矽膠片+防曬 |
特別提醒:如果傷口在手指關節處,包紮時要用「八字纏法」留活動空間,否則拆紗布時可能發現手指僵直不能彎!
🌿 天然消炎食療方
想加速復原,營養師推薦三餐這樣吃:
☀️ 早餐:地瓜粥+燙青菜(避開蝦蟹等發物)
☀️ 午餐:鮭魚味噌湯+南瓜飯(補充維生素A)
☀️ 晚餐:蒜頭雞湯+涼拌秋葵(天然抗生素)
飯後水果選奇異果或芭樂,維他命C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下次發現皮膚刺刺嘅,千祈唔好以為「忍忍就過」!小小一根頭髮嘅殺傷力,分分鐘超出你嘅想像。記住清潔→浮出→移除三大原則,遇上棘手狀況就乖乖睇醫生。畢竟身體係自己嘅,保護好佢先至係真正嘅省錢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