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郭台銘超狂「新八字」革命!女兒嫁娶先驗「健康大數據」,放話要活到120歲

大家還記得以前結婚前要「合八字」嗎?現在郭台銘直接把這個傳統玩出新高度啦!他最近在「新醫療百年工程薪傳論壇」上丟出一顆震撼彈:以後要娶他女兒,拿傳統生辰八字來沒用啦,得先交出你的「健康大數據」才行! 這可不是開玩笑,他說這就是 「新時代的八字」,夠顛覆吧?

什麼是「健康大數據」?郭董親身示範給你聽

郭台銘口中的「健康大數據」,可不是簡單的身高體重而已。這玩意兒猛多了!想像一下,從一個人 一出生開始,就鉅細靡遺地記錄:

  • 基因密碼: 你有沒有容易得什麼病的體質?先知道!
  • 生理數據: 心跳、血壓、體溫… 基礎的不能少。
  • 生活習慣全記錄: 幾點睡?睡多久?壓力大不大?通通登錄。
  • 吃了啥喝了啥: 三餐吃了什麼、喝了多少水、甚至營養攝取,全部記下來。
  • 環境因子: 呼吸的空氣品質好不好?家裡環境如何?也列入考量。

郭台銘自己就是最佳代言人! 他說為了達成 「活到120歲」 這個70歲生日時許下的超狂目標,現在他每天吃什麼、喝什麼、甚至呼吸的空氣品質,全都像寫日記一樣認真記錄。這等於 「每天都在做健康檢查」 啊!搭配他大力推動的 「新世代醫療技術」,他信心滿滿地說,120歲絕對不是癡人說夢。

更猛的是,他已經在自家小孩身上實踐了!透過 永齡健康基金會台大永齡健康研究院 的合作,他 三個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開始建立這份超級健康檔案。最大的女兒累積了 整整10年 的超詳細健康數據。郭台銘笑著(但很認真)說,這就是女兒們的 「新八字」,以後談婚論嫁,對方也得把這份 「健康成績單」 拿出來「合」一下才行!你說是不是超酷(也超硬)的新時代門檻?

為什麼要搞這麼大?瞄準台灣人的健康痛點:癌症、老化、慢性病!

郭台銘可不是錢多沒事幹才搞這個。他之前跑了一趟美國,在舊金山、矽谷、洛杉磯、聖地牙哥看了一圈,發現 國際頂尖企業都在狂攻「基因工程」、「健康大數據」 這些領域。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波浪潮對 「拉長人類壽命」「提升生活品質」 有革命性的影響,而且這些大咖 「都想跟台灣的醫療和資通訊產業合作」

他看到了台灣社會 「高齡化」 的嚴峻挑戰。老人家越來越多,慢性病、癌症、失能照護的壓力壓得國家和家庭喘不過氣。郭台銘的想法很直接:「與其病了花大錢治療,不如用科技『預防』和『精準治療』!」 他舉例,如果 「醫生能用AI幫忙快速診斷病情」,就能省下更多寶貴時間,好好研究怎麼給病人最有效的治療方案。這才是從根本 「減輕國家和社會負擔」 的長遠之道。

「新醫療百年工程」:台灣要當華人健康領頭羊!

郭台銘對這個計畫可是雄心萬丈。他主導的 「新醫療百年工程」,一口氣拉來了 國際七大頂尖生技巨頭 合作:

  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賽默飛世爾科技)
  2. Guardant Health (守衛者健康)
  3. Merck (默克集團 / 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稱 MSD)
  4. Konica Minolta (柯尼卡美能達)
  5. NanoString Technologies (奈米弦科技)
  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D 公司 / 必帝公司)
  7. Roche (羅氏藥廠)

這個黃金陣容要一起在 「數據醫學」「液態活檢」 (這個等等解釋,超重要!)、 「先進檢驗醫學」 這些最前線的領域衝刺。郭台銘喊出目標:「讓台灣成為華人世界對抗癌症、傳染病、慢性病和老化的領頭羊!」 要在未來百年內,大幅降低這些疾病對人類的威脅。

他特別引用古語 「上醫醫未病、中醫醫將病、下醫醫生病」。意思是,最高明的醫生是預防你生病 (醫未病);次一等的是在病快發作時攔截 (醫將病);最後才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病 (醫生病)。郭台銘強調,「健康大數據」就是實踐「醫未病」和「醫將病」的關鍵武器! 尤其在癌症防治上,大數據將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癌症變慢性病?「液態活檢」是什麼黑科技?

說到癌症,這絕對是大家最怕的健康殺手。台大永齡健康研究院院長 楊泮池 教授帶來一個超振奮的消息:「把癌症變成慢性病」 是台灣下一個百年醫療的重要目標!他提到,台灣在 「2019全球醫療照護指數」 評比中拿下了 89國中的第一名,底子超好,現在要挑戰更難的關卡。

這裡就要講到郭台銘提到的 「液態活檢」 了。楊泮池解釋,傳統檢查癌症常需要 「切片」,就是從腫瘤上切一小塊組織下來化驗。但有些情況,像腫瘤長的位置太深、病人身體太虛弱,根本沒辦法切片,醫生和病人只能乾著急。

「液態活檢」就神在這裡! 它不需要動刀切片。原理是:癌細胞在生長或死亡過程中,會把一些 「帶有癌細胞特徵的DNA碎片」 釋放到血液裡。液態活檢技術就像 「超靈敏的血液偵探」,能從你抽的一管血中,捕捉到這些微量的「癌症訊號」。這讓醫生能更早發現癌症的蹤跡,或者更了解已經確診的癌症特性,對 「精準用藥」 幫助超大!

楊泮池強調,「早期發現」 是戰勝癌症的王道。就算某些癌症目前還無法完全根治,但靠著 「精準醫療」 的策略,未來也能達到 「與癌共存」 的目標,把癌症當成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 「慢性病」 來管理,讓病人可以長期保有生活品質。這就是 「精準健康」 的真諦!

精準健康:你的健康,量身訂做!

楊泮池進一步說明什麼是 「精準健康」。它比傳統醫療更進一步,考慮到 「每個人的獨特性」

  • 基因不一樣: 你天生的體質如何?
  • 生活環境不同: 住都市還是鄉村?工作壓力大不大?
  • 生活方式各異: 愛運動還是沙發馬鈴薯?飲食偏好不好?

精準健康就是 「根據你個人的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來 「量身訂做」 一套專屬你的 「健康維持計畫」「疾病預防策略」,甚至在生病時,也能提供 「最適合你個人」 的治療方案。怎麼做到持續追蹤?靠的就是 「穿戴裝置」 (像智慧手錶、手環) 和 「客製化的智慧居家監控系統」,它們能 「24小時默默收集你的健康數據」,傳送給專業團隊分析。

楊泮池比喻,我們平常感覺得到、看得到的疾病,其實只是 「健康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精準健康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 「照顧到整座冰山」,包括水面上看的見的疾病,以及水面下還沒爆發的 「亞健康」 狀態 (就是身體已經有點失衡,但還沒到生病程度)。透過持續監測和早期介入,才能真正 「提升整體健康」

台灣的祕密武器:健保資料庫!國際大咖也認證

推動健康大數據,台灣其實握有一個 「超級祕密武器」「全民健保資料庫」!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精準醫療」計畫的重要推手、美國范德堡大學癌症中心副主任 石瑜 教授就特別點出這一點。

石瑜教授說,台灣的健保制度運作了二十幾年,累積了 「超級龐大」「非常完整」 的醫療數據寶庫,包括大家的 「看病紀錄」、「用藥史」、「檢查報告」、「病程進展」 等等。這些資料如果經過 「專業的整理、去識別化」 (保護個人隱私) 後,就能成為建構 「屬於台灣人甚至華人專屬癌症研究資料庫」 的黃金地基!

想想看,有了這個以 「真實世界台灣人數據」 為基礎的資料庫,醫生和科學家就能:

  • 更精準地 「診斷疾病」
  • 更準確地 「評估哪種藥對哪種病人最有效、副作用最小」
  • 找出 「台灣人特有的疾病風險因子和治療模式」

石瑜教授認為,這將是台灣在 「華人醫療領域」 晉升為 「領頭羊」 的關鍵優勢!他也提到,未來趨勢是 「把醫療數據實際用在第一線臨床」。想像一下,AI系統能快速分析病人的數據,給醫生初步的治療建議 (比如:這個病人用A藥比B藥反應可能更好;或者要特別注意某項併發症),幫助醫生在複雜的病情中做出 「更快、更精準」 的決策。這不是科幻片,是正在發生的醫療革命!

現在進行式:永齡華人抗癌聯合行動

說了這麼多未來的願景,那現在有什麼實際行動嗎?當然有! 永齡健康基金會 發起的 「永齡華人抗癌聯合行動」 已經動起來了。目前重點放在 「乳癌」「血癌」「基因檢測」 上。

他們已經啟動了 「8個臨床研究計畫」。這些計畫可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地幫助病人。每年有將近8,000名 的乳癌和血癌病患,因為這些計畫而 「受惠」,得以進行 「近12,000次」 的基因檢測。這些檢測能幫助醫生更了解病人癌細胞的特性,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武器,避免讓病人白白承受無效藥物的副作用。這就是 「精準醫療」 力量的初步展現!

結語:一場關乎你我未來的健康革命

郭台銘的 「健康大數據新八字」 論,乍聽之下有點天馬行空,甚至帶點豪門的霸氣(笑)。但仔細探究背後的理念和正在進行的 「新醫療百年工程」,就會發現這是一場 「關乎台灣每一個人未來健康」 的深刻革命。

它挑戰我們對 「算命」 的傳統認知(從看生辰到看健康數據),更挑戰人類壽命的極限(活到120歲)。核心精神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個人化精準醫療」、「用科技對抗癌症/老化/慢性病」

這條路很長,需要 「政府」、「頂尖企業」、「醫療機構」、「研究人員」 通力合作,也需要 「民眾觀念的改變」(願意分享健康數據用於研究,同時重視個人健康管理)。但看著國際大廠的積極合作、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獨特優勢、以及像液態活檢這樣的黑科技不斷突破,確實讓人對未來抱持希望。

也許不久的將來,「定期更新健康大數據」 會像我們 「定期更新手機軟體」 一樣自然;「癌症」 真的不再令人聞之色變,而是可以控制的 「慢性病」「健康活到百歲」 也不再是少數人的幸運,而是科技賦予大多數人的可能。郭台銘的 「120歲宣言」「女兒的新八字」,或許正是這場台灣乃至全球 「精準健康大未來」 的響亮號角!你,準備好跟上這波浪潮了嗎?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