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阿嬤肚子狂脹如孕婦!切開竟取出2.3公斤「水球」,醫:這些警訊別當發福

「醫師啊,阮阿母這半年攏呷袂落去,腹肚一天比一天大箍,毋通擱當做是肥矣啦!」 南投簡家子女帶著85歲阿嬤衝進診間,阿嬤摸著圓滾滾的腹部,痛苦到連腰都挺不直。誰能想到,這不是發福,而是卵巢藏著兩顆比壘球還大的巨型水瘤!

驚人真相!阿嬤腹脹如懷孕的元凶

▍水瘤到底生啥款?

婦產科鍾文振醫師解釋,卵巢水瘤就像「裝滿水的氣球」,內容物九成是清澈組織液。多數是良性,若小於5公分通常無感,定期追蹤就好。但簡阿嬤的雙側水瘤:

  • 總尺寸達17×7.5公分(相當於兩顆壘球)
  • 重量逼近2.3公斤(等同新生兒重量)
  • 佔滿整個骨盆腔,把腸子膀胱全擠扁!

▍被誤認的四大危險信號

阿嬤初期只覺得褲頭變緊,家屬還笑說:「阿母你福態啦!」直到出現這些要命徵兆

  1. 腹脹硬如石頭:平躺摸得到巨大硬塊
  2. 排泄全卡關:用力擠半天只有幾粒羊屎便
  3. 尿尿像滴咖啡:坐馬桶十幾分鐘才解幾滴
  4. 吃兩口就反胃:胃被頂到食道逆流

鍾醫師搖頭說:「很多長輩以為肚子大是自然老化,結果拖到器官壓迫才就醫!」

高齡開刀生死抉擇全紀錄

▍第一次治療踩雷經驗

半年前阿嬤去醫學中心檢查,當時醫師就建議開刀。但子女「三怕」:

  1. 怕麻醉醒不過來
  2. 怕傷口難癒合
  3. 怕術後躺病床 最後選擇「抽吸治療」──用針筒抽掉部分液體。鍾醫師直言:「這招治標不治本,像氣球只放氣不拆掉,必定復發!」

▍水瘤反撲更兇猛

不到五個月,水瘤灌爆重新長回,還變本加厲: ⚠️ 阿嬤整日抱著馬桶吐胃酸
⚠️ 三天解不出大便脹到發燒
⚠️ 半夜頻尿十幾次根本沒睡

女兒哭著說:「看阿母痛苦到用頭撞牆,我們才驚醒錯了…」

▍高齡手術成功關鍵

轉診南投醫院後,醫療團隊祭出銀髮族開刀SOP

  1. 麻醉科超前部署
    • 心肺功能精密檢測
    • 術中血氧即時監控
  2. 婦產科神救援
    • 微創腹腔鏡優先嘗試
    • 備妥傳統開腹方案(水瘤太大終需開腹)
  3. 術後疼痛管理
    • 自控式止痛泵+防褥瘡氣墊

手術檯上驚人一幕:當醫師劃開腹部,兩顆透明巨瘤「啵」地彈出!護理師倒抽氣:「像剖腹產接出雙胞胎!」

醫師警告:腹脹合併「這些症狀」快就醫

鍾文振強調:「肚子無故變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紅燈!」尤其合併以下狀況: ▶️ 按壓會痛、硬塊感
▶️ 體重沒增加卻褲子穿不下
▶️ 伴隨便秘或尿急
▶️ 吃少量就有飽脹感

「很多女性拖到呼吸困難才來,這時水瘤通常超過15公分了!」醫師出示臨床圖表說明:

水瘤大小 可能症狀 處置方式
<5cm 無感或輕微悶痛 3-6個月追蹤
5-10cm 排便排尿改變 評估手術必要性
>10cm 器官壓迫+進食困難 盡快手術

破除高齡迷思!銀髮族手術新觀念

▍子女最常問三問題

Q:阿嬤都85歲了,麻醉會不會一睡不起?
醫師解答:年紀非絕對禁忌!重點看「生理年齡」:

  • 術前評估包含心臟超音波、肺功能檢測
  • 80歲患者體能可能勝過60歲慢性病患

Q:傷口會不會爛掉好不了?
醫師實證:簡阿嬤開腹傷口15公分,但:
✅ 用防沾黏貼片
✅ 營養師配高蛋白餐
✅ 術後第三天就下床走
兩週後回診拆線零感染

Q:切除水瘤會加速老化?
醫師闢謠:「留著才要命!壓迫器官反而耗損體能。」

▍阿嬤重生告白

術後第七天,簡阿嬤摸著消風的肚子笑說:「今嘛才知啥物叫做輕鬆啦!早知就毋通驚開刀!」 她當場示範:

  • 大口吃完整個便當(半年來第一次)
  • 不用攙扶自己走去廁所
  • 拿孫子的手機玩自拍

子女紅著眼眶說:「原來讓阿母多活十年,差在一場勇敢的手術決定。」

預防水瘤復發三招

即使切除水瘤,醫師仍交代阿嬤:

  1. 每半年陰道超音波:追蹤卵巢狀態
  2. 腹部按摩法:晨起空腹順時針按肚臍周邊
  3. 便祕地雷食物:少吃糯米、芭樂、巧克力

最後叮嚀:如果發現媽媽或阿嬤「只胖肚子不胖四肢」,別再笑她發福!快帶去掛婦產科超音波檢查,救命就在一念之間!

*本文案例已獲當事人同意分享,治療效果因人而異*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