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溫差大到讓人措手不及,辦公室裡咳嗽聲此起彼落。阿明早上起床喉嚨痛到爆,想起阿嬤說的「感冒喝薑茶最有效」,立刻煮了一大壺猛灌,結果下午居然發燒到38度!跑去中醫診所才被醫師訓了一頓:「你這明明是風熱感冒,還拼命喝薑茶,根本是火上加油啊!」
為什麼長輩總說「受涼會感冒」?中醫六邪解密
小時候阿公阿嬤總耳提面命:「外套不穿會受涼啦!」、「淋雨回來快喝熱湯!」這些老智慧其實暗藏中醫理論。中醫把讓人生病的外邪分成六大類:風、寒、暑、濕、燥、火。其中「受涼」就是中了「寒邪」,搭配「風邪」就成了最常見的風寒感冒。但現代人更多是冷氣房進出、病毒傳染的風熱感冒,還有濕答答梅雨季的暑濕感冒,三種治療方式天差地別!
風寒感冒|怕冷又頭痛,薑茶這時喝才有效
典型症狀(自我檢測清單):
☑️ 後頸發緊怕吹風
☑️ 清鼻涕像自來水流不停
☑️ 咳嗽帶白色泡沫痰
☑️ 頭痛到像被繩子捆住
☑️ 發燒通常不超過38度
☑️ 舌頭鋪著薄薄白苔
這種通常是突然淋雨、冷氣直吹後背,或是晚上踢被子著涼。中醫說要「把寒氣趕出去」,重點在發汗散寒。
超簡易薑糖蘇葉茶(廚房就能做)
材料(藥房都買得到):
- 紫蘇葉 1錢(約3.75g,手掌一小把)
- 老薑 1錢(拇指大小切片)
- 黑糖 2大匙(補血暖身)
煮法:
- 薑片用刀背拍裂,香氣更足
- 紫蘇葉沖洗去塵
- 放馬克杯加黑糖,沖入滾水悶10分鐘 關鍵技巧:要趁熱小口喝,喝完立刻蓋被發汗!
穴位按摩急救法
按壓順序:風池→大椎→合谷
風池穴:後腦勺髮際線凹陷處,用拇指按揉3分鐘,馬上緩解頭痛
大椎穴:低頭時頸後最凸骨頭下方,溫熱手掌來回搓100下驅寒
合谷穴:虎口肌肉隆起處,邊按邊深呼吸止咳超有效
風熱感冒|喉嚨痛到炸千萬別喝薑茶!
典型症狀(自我檢測清單):
☑️ 喉嚨紅腫像含刀片
☑️ 濃黃鼻涕要用力擤
☑️ 發燒飆破38.5度
☑️ 口渴想灌冰水
☑️ 舌頭邊緣泛紅、苔薄黃
☑️ 咳嗽帶黏稠黃痰
這種多是辦公室群聚感染、密閉空間病毒傳播。中醫治療要清熱解毒,喝薑茶就像對發炎喉嚨潑汽油!
桑菊飲改良版(清熱不傷胃)
材料(中藥行配一帖約50元):
- 桑葉5錢(清肺熱)
- 菊花2錢(退高燒)
- 薄荷1.5錢(緩解頭脹)
- 甘草1.5錢(保護喉嚨黏膜)
- 蘆根4錢(生津止渴)
煮法:
- 所有材料沖洗後泡水10分鐘
- 加2000c.c.水大火煮滾
- 轉小火續煮15分鐘關火 注意:薄荷最後3分鐘再下,香氣不流失!放涼當水喝,連喝3天見效
喉嚨痛急救穴位
少商穴:大拇指外側指甲角,用指甲掐按30秒
魚際穴:手掌肉最厚處,溫敷緩解吞嚥痛
小秘訣:刮痧板從肘窩往手腕輕刮,出痧後喉嚨立刻輕鬆
暑濕感冒|頭重腳輕像裹濕毛巾
典型症狀(自我檢測清單):
☑️ 身體發熱卻流不出汗
☑️ 頭昏沉像戴鋼盔
☑️ 四肢痠痛懶得動
☑️ 胸口悶想吐
☑️ 舌苔又厚又黃膩
☑️ 大便黏馬桶沖不掉
常發生在夏天進出冷氣房、淋雨後沒換乾衣。中醫說要祛濕解表,光喝薑茶反而助長濕氣!
葛根湯居家應用版
材料:
- 葛根4錢(解肌肉痠痛)
- 生薑3.5錢(散寒不助熱)
- 紅棗5顆(補中益氣)
簡易煮法:
- 材料洗淨加水1500c.c.
- 大火煮滾轉小火20分鐘
- 去渣後加少量蜂蜜調味 最佳時機:感覺快中暑時喝,預防感冒惡化
刮痧祛濕技巧
- 用瓷湯匙沾薄荷油
- 從後頸風池穴沿肩頸刮到肩峰
- 手肘曲池穴往手腕方向刮
- 刮到皮膚泛紅即可,別硬刮出紫斑
重點:刮完喝溫水300c.c.,忌吹冷氣!
感冒常見三大誤區(中醫師親自闢謠)
❌ 誤區一:有咳嗽就喝枇杷膏
→ 枇杷膏涼性,風寒咳嗽越喝痰越多!
✅ 正解:白咳(痰稀)喝薑茶;黃咳(痰稠)喝桑葉茶
❌ 誤區二:發燒用酒精擦全身
→ 酒精揮發帶走體表溫度,反而讓寒氣內侵!
✅ 正解:風寒型用紫蘇葉水擦身;風熱型用蘆薈凝膠敷額頭
❌ 誤區三:感冒一定要吃雞湯補身
→ 暑濕感冒吃補會噁心嘔吐!
✅ 正解:煮粥加綠豆、薏仁祛濕最安全
預防感冒必學三招
-
晨起扣齒法:
上下牙輕叩36下→舌頭攪動口腔→分三口吞唾液,增強黏膜免疫力 -
洋蔥式穿衣關鍵:
最內層穿純棉吸汗→中間層刷毛保暖→外層防風外套,進室內立刻脫外衣 -
自製防疫香包:
布包裝艾葉+薄荷+藿香各1錢,掛胸前或放枕邊,阻擋病毒入侵
資深中醫師提醒:「感冒前三天是黃金治療期,分不清類型時,按壓合谷穴+喝溫檸檬水最安全。若發燒超過兩天、痰中帶血絲,務必立即就醫!」
掌握這些要訣,下次感冒就不會手忙腳亂啦!分享給常感冒的親友,一起當個聰明養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