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發作簡直像酷刑!肚子絞痛、狂跑廁所拉到腿軟,嚴重時連膽汁都吐出來,整個人虛脫到像被卡車輾過。更可怕的是脫水風險——老人家或小孩可能抽搐甚至送命!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緩解不適?網路說法百百種:有人說喝運動飲料、有人逼你灌牛奶,還有親友猛塞芭樂止瀉…這些通通是致命陷阱!這篇整理台大醫師、營養師第一線建議,手把手教你吃對食物加速復原!
💧 上吐下瀉先做「關鍵3動作」!別急著灌水
當腸胃正在「暴動」,硬塞食物只會火上澆油!急診醫師公認的黃金急救步驟:
-
按下暫停鍵
剛吐完或狂拉時,完全禁食4-6小時!讓腸胃徹底休息,此時連水都先別喝(少量潤唇可以)。 -
補水像滴管餵食
症狀稍緩後,用「湯匙小口餵」方式喝水。絕對禁止咕嚕猛灌!台大新竹分院衛教強調:「一次喝超過50cc容易刺激嘔吐」。
✅ 安全選擇:常溫白開水、口服電解液(藥局有賣)、稀釋運動飲料(舒跑/寶礦力:水=1:3)
❌ 死亡組合:冰水、氣泡飲、未稀釋運動飲料(糖分超高反拉更兇) -
偵測脫水危機
每2小時檢查:「尿量是否變少?顏色像濃茶?」小孩可觀察哭有無眼淚、囟門是否凹陷。有這些跡象快送醫!
📍 營養師小筆記:電解質失衡比缺水更危險!手腳發麻、心跳亂跳就是警訊,別硬撐!
🍌 腸胃炎能吃水果?營養師曝「安全清單+禁忌吃法」
答案超意外:蘋果、香蕉反而能救命!但「怎麼吃」是關鍵:
水果類型 | 安全吃法 | 致命錯誤示範 |
---|---|---|
✅ 蘋果 | 去皮蒸熟,打成泥少量吃 | 啃蘋果皮(纖維刺激腸道) |
✅ 香蕉 | 選熟透帶斑點的,切小段溫熱吃 | 吃青色香蕉(難消化脹氣) |
🚫 芭樂 | 絕對禁止!籽和皮是腹瀉幫兇 | 打汁去籽喝(照樣拉) |
🚫 鳳梨 | 酵素刮胃,潰瘍風險激增 | 吃罐頭鳳梨(糖水更糟) |
為什麼香蕉是神隊友?
熟香蕉的果膠像「腸道OK繃」,吸附毒素又保護黏膜;鉀離子防抽筋,軟爛質地零負擔。但一天限半根,過量反脹氣!
🍳 白粥吃膩了?隱藏版「腸胃炎美食」清單大公開
誰說只能啃白吐司?這些好消化又營養的選擇快筆記:
🌾 澱粉類(每餐半碗為限)
- 古早味米湯:熬粥撇除米粒,只喝上層糊狀湯(修復黏膜效果比粥好!)
- 嬰兒米精:熱水沖泡即成,無纖維零負擔
- 軟爛烏龍麵:煮到筷子一夾就斷,加點鹽就好
- 地瓜?小心! 僅限「去皮蒸到化開」吃兩匙,纖維多易脹氣
🥚 蛋白質(症狀緩解後再加)
- 蒸蛋之神:用雞湯取代水蒸,營養升級(去油撇浮沫)
- 魚肉界的棉花糖:鯛魚、鱈魚清蒸到筷子輕碰就散
- 雞胸肉絲:手撕成髮絲細,拌進粥裡(拒絕雞腿!油脂是地雷)
🥦 蔬菜(拉止住再嘗試)
- 瓜類王者:大黃瓜、冬瓜去皮去籽煮到透明
- 葉菜安全牌:菠菜嫩葉剁碎煮爛,纖維越少越好
🙋 真實案例分享:網友阿凱吐到送急診,靠「米湯+蒸蛋」兩天止瀉:「比止瀉藥有用!醫生誇我吃對了」
🥛 豆漿牛奶是毒藥?「腸胃炎飲品」紅黑榜
血淚警告:這類飲品喝錯直接送急診!
飲品 | 真相揭露 | 替代方案 |
---|---|---|
🚫 牛奶/優格 | 乳糖難消化,腹脹痛加倍!益生菌此時幫倒忙 | 米漿(無糖稀釋) |
🚫 豆漿 | 植物蛋白引發產氣,腸子像氣球快炸裂 | 杏仁茶(無糖溫熱喝) |
🚫 奶茶咖啡 | 咖啡因刺激蠕動,廁所跑不完 | 低咖啡因麥茶(淡如洗米水) |
✅ 奇亞籽水 | 1小匙奇亞籽泡溫水,形成保護膜緩瀉(但腹脹者禁用) | |
✅ 肉桂蘋果茶 | 蘋果去皮煮爛,撒微量肉桂粉(殺菌暖胃) |
門診慘案:大學生小孟狂灌豆漿「補蛋白質」,結果腹痛到蜷縮送醫:「以為健康食品沒事…」
💣 腸胃炎「6大地雷食物」踩中痛到哭!
這些食物堪比腸胃炸彈,復原期絕對要封殺:
- 油炸物:鹹酥雞、薯條…油脂癱瘓消化機能
- 粗纖維菜:竹筍、芹菜梗—腸道像被菜瓜布刷過
- 刺激醬料:辣椒醬、哇沙米—發炎傷口撒鹽
- 產氣天王:地瓜、洋蔥、花椰菜—讓你脹到像孕婦
- 精緻甜點:布丁、蛋糕—糖分是細菌狂歡派對
- 生食刺客:生魚片、溏心蛋—沙門氏菌虎視眈眈
🔥 隱藏版地雷:運動飲料不稀釋!新竹台大分院警告:「高滲透壓液體會把水分拉進腸道,越喝越拉!」
📝 腸胃炎復原「3階段進階表」照著吃就對
按症狀嚴重度調整飲食,復原速度翻倍:
階段 | 症狀 | 可吃食物 | 禁忌事項 |
---|---|---|---|
⚠️ 暴風期 | 每小時拉/吐 | 禁食!僅小口補充電解水 | 吃固體食物、甜飲 |
🌧️ 緩解期 | 拉吐頻率減半 | 米湯、嬰兒米糊、鹽味稀粥(米粒煮到化) | 奶蛋肉、纖維類 |
🌤️ 修復期 | 排便成型/24小時未吐 | 加蒸蛋、香蕉泥、去皮蘋果泥 | 油炸、生食、粗纖維 |
☀️ 鞏固期 | 症狀消失滿2天 | 開始加軟質魚肉、嫩葉菜 | 辛辣、酒類、咖啡因 |
復原關鍵技巧:
✔️ 食物溫度=體溫±5℃(過熱過冷都刺激)
✔️ 進食速度=每口嚼30下(減輕腸胃負擔)
✔️ 餐後姿勢=右側躺20分鐘(助消化吸收)
🌟 醫師叮嚀:症狀消失別放肆!至少「清淡飲食一週」讓腸道完全修復,否則易變慢性腸炎!
腸胃炎是身體的求救警報!吃對食物能加速復原,吃錯卻可能害命。把握「溫和好消化」原則,避開陷阱地雷,腸胃才能乖乖聽話。若出現「高燒不退、血便、意識模糊」三大警訊,別再食療了——快衝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