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食安倒退噜?二氧化硫竟列合法添加物!医警告:泡菜、虾贝恐成气喘地雷

衛福部食藥署最近丟出震撼彈,預告要把二氧化硫正式列入食品添加物!未來蝦子、貝類、金針這些常見食材,通通可以合法添加。更扯的是,連我們常吃的酸菜、泡菜這類醃漬品,殘留限量還要從0.03g/kg放寬到0.10g/kg,直接鬆綁三倍多!消息一出,毒物科醫師和食安專家全跳腳,這根本是拿民眾健康開玩笑啊!

🧪 為什麼食物裡老是有二氧化硫?業者不能說的秘密

逢年過節衛生局抽查,金針、蝦米這類乾貨永遠是違規常客,十次有九次都驗出二氧化硫超標。說穿了就是業者拼命加「亞硫酸鹽」當魔法粉——既能漂白讓賣相變美,又能防腐延長保存,根本省工又省錢!但這些添加物在加工過程會變身成二氧化硫,一個手滑加太多就超標啦!

食藥署食品組魏任廷副組長解釋:「亞硫酸鹽本來就是合法漂白劑,只是它會轉化成二氧化硫,所以我們才要訂殘留標準。」但現在直接讓二氧化硫「轉正」成添加物,還強調合法劑量不變,比如金針照舊是4.0g/kg以下。等等,這邏輯很奇怪捏!既然最後都是看二氧化硫殘留量,硬把它列成添加物到底圖啥?

🚨 醫師拍桌警告:氣喘族當心!二氧化硫是隱形殺手

「這不是單純放寬標準的問題,是根本不該鼓勵使用!」林口長庚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激動指出,二氧化硫可是強力過敏原,殘留濃度過高時:

  • 刺激腸胃道➔ 噁心、腹瀉找上門
  • 誘發呼吸道收縮➔ 氣喘急性發作!嚴重會呼吸困難休克!

更讓人憂心的是,台灣氣喘人口超過200萬,其中過敏型氣喘佔大宗。顏醫師臨床就遇過患者吃蝦後狂咳喘到送急診,一查果然是二氧化硫惹禍。「現在還要開放更多食品使用,根本在玩火!」

💦 救命三步驟!泡水+煮沸秒降9成毒

難道只能拒吃這些食物?別慌!顏宗海醫師親授「降硫密技」:

步驟 操作方式 關鍵技巧
1. 深層泡洗 清水/溫水浸泡30分鐘↑ 乾貨膨脹後用力扭乾,換水再泡
2. 反覆換水 重複扭乾→浸泡2-3次 別省水!流動清水最有效
3. 開蓋沸煮 煮沸後開蓋滾3分鐘 高溫讓二氧化硫揮發逃逸

「實測這樣做能去掉90%以上的二氧化硫!」顏醫師特別叮嚀,煮的時候絕對不能蓋鍋蓋,否則毒氣又溶回湯裡了。另外像竹笙、金針這類「高風險漂白品」,建議煮前多個動作:用50°C溫水加少量醋(1:100比例) 先泡20分鐘,去硫效果更升級!

🛒 挑貨避雷術!顏色太美反而危險

專家教你避開「二氧化硫地雷」的選購心法:

  • ✘ 拒絕鮮豔過頭的金針(天然金針帶暗褐色)
  • ✘ 跳過完整到假的蝦米(正常蝦米會有斷裂)
  • ✔️ 聞到刺鼻酸味立刻放下!天然食材是淡香
  • ✔️ 認明包裝標示,散裝貨問清楚來源
  • ✔️ 信譽品牌優先,別貪小便宜

「台灣消費者太愛『以貌取物』了!」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一針見血說,就是因為大家看到白拋拋的竹笙、橘紅發亮的蝦米就搶買,業者才狂加亞硫酸鹽。他痛批食藥署:「拿國際接軌當理由,卻忽視台灣人愛買漂亮乾貨的獨特習慣,根本自欺欺人!」

🌍 國際接軌變破口?專家打臉食藥署

食藥署辯解修正案是參考歐美、WHO標準。但台大食科所許庭禎副教授直接打臉: 「國外是用二氧化硫消毒設備或空間,不是直接加進食物!而且二氧化硫是氣體,怎麼當添加物?硬要列入只會讓民眾誤以為『可以安心吃』,完全背離風險溝通原則!」

更讓消保團體火大的是,近年各縣市衛生局猛查二氧化硫,違規率已開始下降。游開雄氣憤說:「現在開放合法化,等於縱容業者踩線,過去稽查全做白工!」他呼籲民眾把握60天預告期(到9月19日)到食藥署網站發聲,別讓食安防線崩壞。

🚩 這些食物最危險!最新適用品項一覽

根據預告草案,未來這些食品都可能含合法二氧化硫:

食品類別 常見例子 使用目的
水產乾貨 蝦米、干貝、魚皮 漂白、防腐
醃漬蔬菜 酸菜、泡菜、榨菜 保色防褐變
脫水蔬果 金針、竹笙、葡萄乾 維持鮮艷色澤
澱粉製品 蒟蒻、樹薯粉 提高透明度
糖漬製品 蜜餞、糖飴 抑制細菌

尤其要注意組合食品!比如泡菜炒蝦米、金針竹笙雞湯,多種含硫食材混搭,殘留量可能疊加。顏宗海醫師建議氣喘或過敏體質者,這類料理淺嘗即止。

🛡️ 自保終極指南:3大族群要特別小心

  1. 氣喘患者:吃火鍋別狂嗑蝦貝,湯頭煮久溶出更多二氧化硫
  2. 過敏兒:市售金針糕、酸菜魚料理前務必反覆沖洗
  3. 銀髮族:代謝能力差,醃漬品每日勿超過一小碟

「不是要大家恐慌拒吃,而是學會聰明自保!」專家強調,天然食材多少含硫化合物,但「人工添加」的游離態二氧化硫才是禍首。選擇當季新鮮食材、烹調前確實處理,才能兼顧美味與安全。

衛福部這波操作引發強烈質疑,在「與國際接軌」的大旗下,台灣人獨特的飲食文化與健康風險,真的被重視了嗎?當二氧化硫大搖大擺走進食品成分表,我們只能更用力瞪大眼睛,守護自己的餐桌正義!(全文完)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