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沒有覺得身邊感冒的人變超多?真的不是錯覺喔!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2月初的那個禮拜,全台灣因為類流感衝去門診掛急診的人數,竟然高達18.1萬人次,這數字不只嚇人,還是十年來最高的紀錄耶!更可怕的是,重症和死亡人數也跟著往上飆,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我自己就聽不少朋友抱怨,說辦公室一半的人都中標,請假請到快瘋掉,連小孩學校也一堆人發燒停課。這種時候,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怎麼讓身體變強壯,別讓病毒找上門?
最近中醫門診超熱鬧,醫師們都說來問免疫力問題的人多了快10%。像我阿嬤就常唸:「啊你年輕人整天熬夜吃冰,身體虛到不行,難怪容易感冒啦!」中醫師也同意,免疫力就像身體的保安系統,如果生活亂七八糟、壓力大或慢性病纏身,防禦力當然弱掉。現代醫學當然重要,但搭配中醫調理,效果更好喔!今天就來分享中醫師的實用建議,用5招養生法和14種家常食材,幫你把「正氣」養足,抵抗力自然強到爆!
中醫說的「正氣」是啥?原來就是免疫力關鍵!
先來搞懂中醫常講的「正氣」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蘇柏璇醫師解釋,這其實就是現代人說的抵抗力或免疫力,簡單講就是身體的防護罩。中醫古書有句話:「正氣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如果你的正氣夠旺,外來的病毒細菌(邪氣)就進不來。反之,如果正氣不足,那些邪氣就會趁虛而入,讓你喉嚨痛、咳嗽、發燒、全身痠痛到想哭。
蘇醫師在門診常遇到病人抱怨這些症狀,除了開藥治療,很多人更想從根本提升免疫力。為什麼正氣會不足?原因超多啦:
- 生活作息亂:像你熬夜追劇到天亮,隔天上班像喪屍。
- 飲食不均衡:愛吃炸雞配珍奶,或是夏天狂嗑冰淇淋,脾胃都搞壞了。
- 壓力山大:工作被老闆盯、家裡小孩吵,整天焦慮到失眠。
- 慢性病或藥物:如果有糖尿病、心臟病,或長期吃類固醇,免疫力也會掉。
所以啦,中醫調免疫力不是只靠吃藥,而是要從氣血、陰陽、脾胃這些地方下手,搭配生活小改變。下面我就把蘇醫師教的5大養生法拆開來細講,每個都超實用,而且用到14種食材都是菜市場就買得到的,超親民!
增強免疫力5大招!14種養生食材這樣吃才有效
1. 調養脾胃:後天之本,氣血足就百病不侵
中醫說「脾為後天之本」,脾胃就像身體的廚房,負責把食物變成營養(氣血)。如果脾胃虛弱,煮出來的菜沒營養,免疫力當然差。蘇醫師建議,日常飲食可以加入這些健脾益氣的食材,但切記別吃太多生冷東西,像冰飲或生魚片,會讓脾胃更虛喔!
- 紅棗:這根本是平民補品!甜甜的紅棗能補血又養脾,我阿嬤都說「一天三顆棗,青春不顯老」。你可以煮粥時丟幾顆,或泡紅棗枸杞茶當水喝,暖暖胃超舒服。
- 山藥:黏黏滑滑的山藥超養脾胃,尤其適合腸胃敏感的人。燉湯或炒菜都行,我喜歡切塊蒸熟沾蜂蜜,當點心吃,口感綿密又不會脹氣。
- 黨參:這比人參溫和,適合怕上火的人。燉雞湯時加一小把,湯頭會帶點甘甜,補氣效果一級棒。記得別一次用太多,免得補過頭睡不著。
- 白朮:中藥行都買得到,能去濕氣助消化。煮成白朮茯苓茶(配點甘草),飯後喝一杯,幫脾胃大掃除。
這些食材不用天天吃,一週輪流用幾次就夠。像我同事阿明之前常拉肚子,聽醫師建議後早餐改吃山藥粥,一個月下來不只腸胃穩,連感冒次數都變少!
2. 養肺固表:顧好呼吸道,病毒別想入侵
流感季節通常冷颼颼的,肺和皮膚這層「防護罩」最容易受攻擊。中醫講的「肺主皮毛」,肺氣強了,身體表層的防禦力就高。蘇醫師說,這時該用些補肺氣的藥材,尤其常咳嗽或過敏的人更要注意。
- 人參:人參補肺超有名,但別亂吃!體質偏熱的人改吃西洋參較好。燉湯時切片加進去,或含人參片提神,冬天喝一碗全身暖呼呼。
- 黃耆:這是我媽的最愛,她說「黃耆是窮人的人參」。煮黃耆紅棗湯超簡單,丟電鍋燉就好,喝起來甘甜不苦,能強化呼吸道防禦力。
- 防風:名字就很威吧?防風能擋風邪,適合常吹冷氣或騎車通勤的人。跟黃耆一起煮成防風茶,味道像淡草藥,感冒初期喝可減緩症狀。
記得喔,養肺別只靠吃!蘇醫師提醒,戴口罩防寒風、保持室內通風也很重要。我鄰居阿姨有氣喘,她每天喝黃耆茶加深呼吸運動,現在連換季都不太咳了。
3. 補腎陰腎陽:先天之本強,免疫力不衰退
腎在中醫叫「先天之本」,管的不只是腰子,還包括免疫力根基。如果常覺得累、手腳冰冷或腰痠,可能就是腎虛了。補腎要分陰陽:腎陰虛的人易燥熱失眠;腎陽虛的怕冷沒精神。蘇醫師說,適量用這些食材能平衡陰陽:
- 枸杞:補腎陰的明星食材!泡茶、煮湯或直接嚼都行,我每晚泡枸杞菊花茶,幫助睡眠又護眼,超划算。
- 蓯蓉:這聽起來高級,其實中藥行有賣乾貨。燉肉時加一點,能溫補腎陽,尤其適合天冷時吃,但孕婦要避開喔。
- 菟絲子:種子類的補腎好物,打成粉加在豆漿裡,喝起來沒怪味。男生女生都適用,能緩解疲勞感。
- 黑芝麻:平民補腎王!撒在飯上或打芝麻糊,香濃又補血。我早餐吃吐司塗芝麻醬,整天精神飽滿。
補腎別急著大補,慢慢調才有效。朋友小傑之前加班到虛脫,醫師教他用黑芝麻配枸杞煮粥,吃了兩週就說「腰不痠了,感冒也少啦」!
4. 保持情緒愉快:心情好,免疫力自然高
你一定有經驗:壓力大時特別容易感冒!中醫說「肝鬱氣滯」,情緒卡住會影響免疫力。蘇醫師強調,少焦慮、多放鬆是關鍵,可以搭配疏肝理氣的藥材:
- 柴胡:解鬱第一選擇,煮成柴胡薄荷茶(加點蜂蜜),味道清爽,心情悶時喝一杯超紓壓。
- 香附:這能理氣止痛,女生經期不順也可用。泡茶或燉湯時加一點,但別天天吃免得傷胃。
- 玫瑰花茶:這超推!花香能舒緩緊繃,下午泡一壺替代咖啡,暖胃又開心。我辦公桌常備玫瑰花茶包,開會前喝一口就不怕暴怒啦。
除了吃,蘇醫師建議練深呼吸或散步。像我之前工作壓力大常感冒,開始每天喝玫瑰花茶+午休散步10分鐘,現在不只少生病,連脾氣都變好囉!
5. 善用中醫三伏貼:外用貼敷,調節全身免疫力
最後這招超特別!三伏貼是中醫「內病外治」的秘技,在夏天特定節氣(三伏天)貼溫熱藥餅在穴位上,能驅寒補陽。蘇醫師說,這適合常手腳冰冷或過敏的人,能從根本調免疫力。
- 方法:找合格中醫師貼在背部穴位(如大椎穴),藥餅含薑、肉桂等溫性藥,貼後會溫熱微癢,約2-4小時撕掉。一年貼幾次就有效。
- 效果:不是立刻見效,但長期能減少感冒頻率。我表弟有鼻過敏,貼了兩年後冬天都不再狂打噴嚏了。
記得喔,三伏貼是輔助,不能替代藥物。孕婦或皮膚敏感的人要先問醫師。
搭配生活小習慣,免疫力提升更有感!
蘇柏璇醫師特別叮嚀,流感大流行時,光靠中醫調理不夠,防疫基本功不能少!這幾點超簡單,但很多人忽略:
- 勤洗手:用肥皂搓20秒,尤其回家後先洗手再碰家人。
- 空氣流通:每天開窗換氣,辦公室別悶著。
- 充足睡眠:這超重要!蘇醫師說「睡眠是免疫力充電站」,至少睡7小時。像我有陣子熬夜趕工,結果免疫力掉超快,現在逼自己11點前躺平。
- 適度運動:每天散步30分鐘或做點伸展,促進血液循環。
另外,飲食均衡超關鍵!少吃油炸甜食,多吃蔬菜水果。蘇醫師分享一個案例:有位阿伯糖尿病又常感冒,聽建議後調整飲食(用那14種食材輪流煮),加上固定睡眠,半年後回診說「連醫師都少看啦」!
結語:養好正氣,健康自然來
面對流感高峰,別再只靠運氣啦!中醫這套養生法,用5招搭配14種食材,從脾胃、肺腎到情緒全面照顧,幫你把「正氣」養得足足的。我開始實踐後,感冒次數真的變少,家人也跟著受益。記住,免疫力提升是長期工程,別求速效。從今天起,挑幾樣食材試試,搭配好作息,你也能打造病毒不侵的鋼鐵身體!大家有什麼養生妙招?歡迎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