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驚!流感奪命9成5沒打疫苗!醫師急籲:四招自保千萬別拖

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溫差大,流感病毒又開始蠢蠢欲動啦! 大家還記得幾年前流感大爆發,醫院急診被塞爆、人心惶惶的新聞嗎?根據台灣疾管署的統計數字,光是從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流感重症案例就累積超過3300例,更帶走了181條寶貴的生命。這個教訓真的超級慘痛!衛福部長陳時中也不斷呼籲大家,特別是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一定要把握機會去施打,今年公費對象還擴增了「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以及「幼兒園和托育機構的專業人員」,就是希望把防護網織得更密,保護更多人。

🤔 為什麼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病毒超會變裝啦!

很多鄉親都會問:「啊我去年不是打過了?為什麼今年又要挨一針?」這個問題,讓專業的小兒科醫師羅士軒來解答!關鍵就在於流感病毒「超級會變異」! 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會有點不一樣,就像換了新衣服一樣。去年打的疫苗,對今年新的病毒變種,保護力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囉,每年接種一次,是全球公認最有效的對抗方式,這可不是台灣自己規定的喔。

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都會緊盯全球流感的流行趨勢,他們發現最常出來作亂的流感病毒,主要就是兩種A型(像大家聽過的H1N1、H3N2)和兩種B型(維多利亞株、山形株)。這四種傢伙,特別是A型和B型,變異能力超強,每年流行的主力可能不同,甚至可能同時有好幾種一起流行,真的防不勝防!WHO每年就是根據這些監測資料,預測明年最可能流行的四種病毒株,然後通知各國疫苗廠據此生產。

🧐 台灣流感趨勢:B型威脅增!打疫苗別拖到年底

在台灣,除了大家比較熟知的A型流感,B型流感近年的威脅是越來越大,絕對不能輕忽!疾管署根據過往經驗提醒大家,台灣的流感疫情通常在11月下旬開始升溫,高峰往往落在年底到隔年初。重點來了!疫苗打了可不是馬上見效,身體需要時間(大約2週)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來保護你。所以專家都強烈建議,10月開始就是接種的黃金時間,早點打,才能讓整個流感季(甚至跨年到春天)都有保護傘罩著你。

🤧 流感 vs 一般感冒 差很大!別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把流感和一般感冒搞混,覺得「啊不就都是咳嗽流鼻水?」大錯特錯!它們根本是不同等級的對手! 羅士軒醫師用診間最常講的話幫大家劃重點:

  • 📌 一般感冒(溫吞吞型):

    • 症狀:主要是上呼吸道不舒服,像咳嗽、打噴嚏、喉嚨痛、流鼻水。可能有一點點肌肉痠痛或輕微發燒。
    • 病程:通常5到7天就會自己慢慢好
    • 治療:症狀緩解為主,多休息、多喝水、均衡飲食,身體自己就能恢復元氣。通常不用太緊張。
  • 📌 流行性感冒(兇猛來襲型):

    • 症狀:初期可能像感冒(發燒,而且可能燒到40度以上🔥、咳嗽、打噴嚏、流鼻水),但很快就會加碼出現全身性重擊!像是:胸口悶痛、咳濃痰、全身虛弱無力到像被卡車輾過、倦怠感超重、肌肉關節痠痛到爆
    • 病程:拖比較久,大約1到2週,發燒也可能燒個3到7天。不管大人小孩,中鏢後通常都得躺平好幾天,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 季節:雖然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在台灣,秋冬季絕對是它的主場!不過近年氣候變化大,連春夏季、季節交替時也常看到病例,隨時都要提高警覺。
    • 傳染力:超級強! 家裡只要一人中,全家中獎機率超高!中壯年可能休息一週能恢復,但如果不小心傳染給抵抗力較弱的家中長輩或小小孩,後果可能非常嚴重!所以中壯年族群絕對不是無敵,預防一樣重要!

⚠️ 最可怕在併發症!重症死亡陰影揮之不去

流感最令人頭皮發麻的,不是它本身多痛苦,而是它容易引發要命的併發症!羅醫師點名幾個常見的狠角色:

  • 中耳炎 (小朋友尤其常見)
  • 肺炎 (這是最常見、也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 腦炎 (病毒攻擊腦部,非常危險)
  • 神經系統併發症
  • 心肌炎 (心臟發炎,可能致命)

這些併發症一旦出現,往往就是重症的開始,嚴重時真的會奪命。 統計數據很嚇人:流感住院病人中,約10%到25%會出現併發症,其中1%到4%會惡化成呼吸衰竭、敗血症等超級嚴重的狀況,甚至死亡。老人家、小孩、本身有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氣喘)或免疫力比較差的人,更是重症的高危險群,真的要特別特別小心!

😱 青壯年別鐵齒!2015年死亡案例95%沒打疫苗!

很多人存在一個超級錯誤的迷思:「流感?那是老人跟小孩的事啦!我年輕力壯怕什麼?」拜託快醒醒!羅醫師和疾管署的資料都打臉這個觀念:

  • 流感病毒才不管你幾歲,中壯年一樣會中標,而且中標後無法工作、效率歸零,損失超大。
  • 更可怕的是,中壯年往往是家庭傳染鏈的核心!你可能症狀輕微,但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抵抗力弱的父母或幼兒,他們可能就扛不住了。
  • 血淋淋的數字會說話:根據台灣疾管署的統計,光是2015年,青壯年族群因流感重症死亡的案例中,高達95%的人… 沒有接種流感疫苗! 這個比例真的高到嚇死人,證明打疫苗絕對不是老人小孩的專利!

🛡️ 不想中標?四招打造流感防護金鐘罩!

除了最關鍵的按時接種疫苗,羅醫師和專家們也強調,日常生活做好這四件事,能大大提升你的防護力:

  1. 🍎 吃出抵抗力:營養是免疫大軍的彈藥庫!

    • 重點補充: 維他命A、B群、C、D、E,還有礦物質鋅、硒、鐵。這些營養素都是免疫系統作戰的必需品!
    • 怎麼吃: 多吃深綠色蔬菜、彩色蔬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魚、豆、蛋、瘦肉)、堅果。像芭樂、奇異果、柑橘類就是維他命C的好來源;牡蠣、瘦肉含鋅豐富。
  2. 🏃‍♀️ 動起來!促進循環代謝好:

    • 規律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免疫細胞在體內巡邏更有效率,自然提升抵抗力。
    • 不用很激烈: 快走、騎腳踏車、游泳、跳繩,甚至每天認真做家事流點汗都算。重點是持之以恆,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3. 😴 睡飽睡好,作息規律超重要:

    • 熬夜、睡眠不足是免疫力的大殺手! 身體在睡眠時會修復、製造免疫細胞。
    • 盡量固定作息,每天睡足7-8小時(因人而異,但品質要好),讓身體維持在最佳戰鬥狀態。
  4. 🧼 衛生習慣做到位,阻斷病毒傳播鏈:

    • 勤洗手是王道!肥皂清水搓洗至少20秒(唱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特別是在吃飯前、上廁所後、外出回家、擤鼻涕咳嗽後。沒水時可用酒精濃度70%以上的乾洗手液。
    • 別亂摸眼口鼻! 病毒最愛你摸過門把、電梯按鈕、捷運扶手後,又去揉眼睛、挖鼻孔、咬指甲。管好你的手!
    • 戴口罩時機:醫院診所、人潮擁擠密閉的空間(如捷運、公車、電影院)、自己感冒時,乖乖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咳嗽打噴嚏請用手肘內側遮住口鼻。

💉 疫苗怎麼選?三價、四價差在哪?

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還是乖乖接種疫苗。大家可能聽過「三價」和「四價」,到底差在哪?

  • 三價疫苗: 包含2種A型流感病毒株 (通常是H1N1和H3N2) + 1種B型流感病毒株 (每年WHO預測最可能流行的一株,可能是維多利亞株或山形株)。這是目前公費流感疫苗使用的類型。
  • 四價疫苗: 包含2種A型流感病毒株 + 2種B型流感病毒株 (維多利亞株和山形株都包含)。這是自費疫苗的選擇。

為什麼有人會選四價? 關鍵在於B型流感!近幾年觀察發現,兩種B型流感病毒株常常會同時或先後流行。三價疫苗只防一種B型,如果猜錯了當年主要流行的B型,或是兩種B型都流行,保護力就可能不足。四價疫苗一次涵蓋兩種B型,等於多買一層保險。WHO也認為,四價疫苗對B型流感能提供更廣泛的保護。所以,如果預算許可,特別是想給自己或家人更全面防護的人,自費選擇四價疫苗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 醫師最後叮嚀:預防勝於治療,行動要快!

流感絕對不是普通的小感冒,它的重症和死亡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和那高達95%未接種疫苗的死亡案例,更是令人心驚。面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季節:

  1. 符合公費資格者,10月起儘速接種!
  2. 考慮更全面保護者,可諮詢醫師選擇自費四價疫苗。
  3. 把四大生活防護招數(吃好、動好、睡好、衛生好)落實在每一天。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你最愛的家人。 別再猶豫或心存僥倖,預防流感的行動,現在就開始! 有任何疑問,別自己亂猜,及早諮詢家庭醫師或專業醫護人員,獲得最適合你個人狀況的建議,才是上上之策!

👨‍⚕️ 羅士軒醫師小檔案:

  • 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 經歷: 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臨床研究醫師
  • 現任: 王杰凱小兒科診所副院長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