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這句台灣老俗諺你聽過嗎?阿嬤的智慧告訴我們:霜降才是全年進補的黃金時刻!今天就來分享連中醫師都點頭的「元氣蔬果湯」,用當令食材幫身體打好過冬底子~
🔍 為什麼霜降比大補帖更重要?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大概在國曆10/23左右),這時早晚溫差大到會逼你翻衣櫃,中午熱到穿短袖,清晨卻冷到要加外套。這種「陰陽不接」的氣候最傷脾胃,門診常看到:
- 老胃痛的人開始唉唉叫
- 十二指腸潰瘍復發率飆高
- 手腳冰冷怎麼暖都不熱
- 皮膚乾癢像蛇在脫皮
中醫觀點裡,霜降對應脾胃經,這時候補養就像幫身體「打地基」。與其冬天狂吃薑母鴨補到流鼻血,不如霜降時用溫和的「平補」把脾胃顧好,營養才能真正吸收!
� 元氣蔬果湯的4大明星食材
這鍋湯我用當季市場最好買的食材,每樣都有雙重功效:
食材 | 關鍵功效 | 營養亮點 |
---|---|---|
🌰 栗子 | 養胃健脾+補腎強腰 | 不飽和脂肪酸保護心血管 |
🌸 蓮藕 | 清心降火+潤肺止燥 | 膳食纖維是腸道清道夫 |
🍎 蘋果 | 生津潤肺+中和藥味 | 果膠吸附腸道廢物 |
🍠 山藥 | 滋陰固腸+調整代謝 | 多酚類抗氧化物超豐富 |
特別要提老祖宗的智慧👉李時珍《本草綱目》寫到:「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根本是為霜降量身訂做的食材!
👩🍳 超詳細圖文步驟(3人份)
🛒 準備這些料
✅ 主角群
栗子4粒(買已去殼的較方便)
蓮藕40g(選孔洞乾淨無發黑的)
山藥60g(戴手套削皮才不會手癢)
蘋果100g(帶皮煮營養更夠)
✅ 助攻隊友
蓮子8顆(記得去芯不然會苦)
牛蒡40g(用刀背刮皮就好)
紅棗4顆(劃一刀讓甜味釋放)
老薑2g(別去皮!驅寒靠這味)
✅ 靈魂湯底
水800cc(過濾水煮湯更清甜)
鹽適量(起鍋前再加)
🔥 這樣煮最好喝
-
第一階段|慢燉出精華
▶️ 冷水就下蓮藕、蓮子、牛蒡
▶️ 紅棗用剪刀剪開+薑片拍扁放入
▶️ 重點!栗子要最後放(浮在湯面才不會糊掉)
▶️ 小火慢燉20分鐘→蓋子留縫防溢鍋 -
第二階段|畫龍點睛
▶️ 山藥切滾刀塊,蘋果帶皮切厚片
▶️ 開蓋轉中火,下鍋煮5分鐘
▶️ 用筷子戳山藥→能穿透就關火 -
調味秘訣
▶️ 先試喝原味!蔬果甜度很夠
▶️ 覺得淡再加半茶匙鹽
▶️ 用海鹽或岩鹽風味更佳
💡 阿慶師的實戰筆記
避開地雷這樣做
⚠️ 牛蒡藥味太重?
→ 切完泡鹽水5分鐘
→ 或快速川燙10秒(營養流失少)
⚠️ 山藥煮到消失?
→ 改買日本山藥(比較脆)
→ 切大塊點→下鍋後別攪拌
⚠️ 蘋果變酸?
→ 選富士或蜜蘋果
→ 煮前用檸檬水泡一下防氧化
✨ 升級版小秘方
- 想補氣加5片黃耆(藥材行有賣)
- 老人小孩喝→撈掉薑片減辛辣
- 當早餐→加半碗糙米飯煮成粥
- 素食者→用昆布代替薑提鮮
🌟 為什麼這湯特別適合台灣人?
我問過中醫師朋友,他分析超精闢:
「台灣濕氣重,霜降時外冷內濕最易傷脾。這湯用蘋果的酸甜平衡栗子溫性,蓮藕帶涼卻被薑片中和,完全符合『平補』原則。比起當歸鴨、麻油雞更適合亞熱帶體質!」
我自己煮了三年心得超真實:
- 喝完半小時胃袋暖呼呼→像敷暖暖包
- 便便變超順暢(山藥+牛蒡纖維立功)
- 換季皮膚不脫屑(蓮藕潤燥超有感)
- 成本不到150元→比吃補品划算太多
❄️ 霜降養生3要2不
最後幫大家劃重點:
【✅ 一定要做】
☑ 早晚加件背心護心窩
☑ 喝溫水取代冷飲
☑ 11點前躺平(養肝血)
【❌ 千萬別做】
✖ 狂吃麻辣鍋(刺激胃黏膜)
✖ 晨跑吸冷空氣(傷呼吸道)
🌈 這鍋湯我稱它「台灣版抗寒盾牌」,霜降前後每周煮1-2次,整個冬天手腳暖、胃不痛、氣色紅通通!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煮湯心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