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秋冬頭痛特別容易發作?
最近天氣像坐雲霄飛車,早上冷到穿羽絨衣,中午熱到想喝冰水,進出辦公室或賣場時溫差超過10度!這種時候是不是覺得太陽穴「卜卜跳」、後腦勺像被繩子勒住?台灣秋冬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根本是「溫差型頭痛」的犯罪溫床啊!
中醫師說這種頭痛屬於「外感頭痛」,簡單講就是 「頭皮的氣血卡卡」。當血管遇到冷熱劇變,就像橡皮筋突然被用力拉扯,一下子收縮、一下子膨脹,搞到神經發出警報。尤其現在大家整天盯電腦、滑手機,肩頸硬得像石頭,氣血上不去頭部,溫差一來馬上中招!
溫差頭痛自救守則 ▸ 保暖關鍵在「這部位」
1. 洋蔥式穿脫是基本款
進出冷氣房或捷運站時,「圍巾+帽子」是最強防護罩!重點在「進門前30秒」就要先解開圍巾,讓脖子透透氣適應溫度。很多人習慣進到溫暖地方才脫外套,反而讓血管瞬間擴張誘發頭痛。
2. 洗頭後「黃金10分鐘」要搶快
中醫師警告:「頭髮沒吹乾=頭頂放冰塊」!尤其冬天濕髮蒸發會帶走頭皮熱能,後頸到頭頂的血管會「冷到縮起來」。建議用毛巾按壓到不滴水後,立刻用溫風從「後頸髮際線」往上吹,吹到髮根有溫熱感才夠。
3. 辦公室必備「暖頸神器」
推薦在座位放條「可微波的紅豆頸枕」,午休時微波1分鐘圍在脖子上,比暖暖包更貼合肩頸曲線。搭配簡單的「毛巾熱敷法」:把濕毛巾擰乾裝夾鏈袋,微波40秒(小心燙!),隔著衣領敷後頸10分鐘,超舒壓!
3大止痛穴位 ▸ 按對位置立馬輕鬆
🌟 翳風穴|耳後開關
- 怎麼找:手指摸到耳垂正後方,會碰到一塊凸凸的骨頭(就是耳後乳突啦~),往下按到凹窩處就是它。
- 神效果:按下去會酸酸麻麻的!特別適合「從後腦勺痛到太陽穴」的人,按30秒就感覺有股熱氣往頭頂衝。
- 加強版:用拇指按住穴位,同時慢慢轉動脖子,左右各轉5圈。
🌟 風池穴|頭痛剋星
- 怎麼找:後腦勺兩側凹窩,從耳後凸骨往脊椎方向滑,在髮際線邊邊的凹陷處。
- 神效果:用大拇指往鼻尖方向深壓,能瞬間鬆開緊繃的後頸。頭痛伴隨眼睛痠澀時特別有效!
- 小技巧:按壓時稍微抬頭,感覺手指陷進肌肉縫隙才到位。
🌟 太陽穴|急救王牌
- 怎麼找:眉毛尾端和外眼角連線的中間,按下去會微微凹陷。
- 神效果:對付「抽痛型」頭痛最給力!用食指關節畫圈按摩,記得要「按著皮膚動」,別在皮膚上摩擦。
- 注意:力道要輕柔!過度用力可能更痛,旁邊放瓶薄荷精油搭配效果加倍。
進階保養 ▸ 刮痧+茶飲雙管齊下
✅ 肩頸刮痧自己來
準備牛角刮板或瓷湯匙,洗澡後趁身體熱熱時操作:
- 先塗一層乳液或按摩油
- 從「後頸正中央」由上往下刮10次
- 再從「耳後沿髮際線」刮向肩膀
- 出痧呈粉紅色即可停手
- 每週1次就好,避開骨頭凸起處
✅ 暖身茶飲配方
【驅寒止痛茶】材料超好買:
- 生薑3薄片(帶皮)
- 紅棗3顆(剪開去籽)
- 川芎5小片(中藥行有賣) 用500ml熱水悶泡15分鐘,從戶外回家馬上喝一杯,從胃暖到頭皮~
這些狀況快就醫!
如果頭痛伴隨以下症狀,別再自己按穴道了: ⚠️ 突然劇痛像被雷劈中 ⚠️ 手腳發麻或視力模糊 ⚠️ 發燒或脖子僵硬到低頭困難 ⚠️ 同個部位持續痛超過3天
溫差頭痛雖然常見,但日常保養做得好就能大幅減少發作。重點還是要「給脖子足夠的溫暖」,下次進出冷氣房前,記得先摸一下後頸溫度,幫血管做好緩衝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