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秋燥OUT!中醫推4類滋陰食物+按壓神穴 擊退眼乾口乾便秘困擾

擊退眼乾口乾便秘困擾

最近早晚開始有涼意,早上起床喉嚨乾到像沙漠?眼睛痠澀狂點人工淚液?連上廁所都卡卡不順暢?中醫師盧昱竹點出關鍵:「秋分後燥邪正式發威!身體從頭到腳都在喊缺水」。這不是單純多喝水就能解決,搞懂中醫「防燥養肺」秘訣,才能從根本擺脫乾癢卡關!

🔥 為什麼秋天全身都在「上火」?中醫揭燥邪入侵真相

俗話說「秋分暝日對分」,過了秋分明顯感覺太陽下山變早了。盧昱竹醫師解釋,中醫把外來致病因素分為「風、寒、暑、濕、燥、火」六邪,秋天的主氣就是「」!這種燥邪最愛攻擊嬌嫩的肺系統(包含呼吸道、皮膚、腸道),所以會出現:

👁️ 眼睛乾澀 → 角膜像砂紙摩擦  
👄 口乾舌燥 → 喝再多水還是渴  
🚽 排便乾硬 → 上廁所像打仗  
💆 皮膚緊繃 → 抓癢抓到破皮  

🍐 4類「潤燥救星」食物清單 中醫親授對症吃法

🫖 第①類:顧目睭必喝「養眼水」

枸杞菊花茶是辦公室必備!盧醫師說:「枸杞補肝腎陰血,菊花清肝明目,兩個搭一起就像幫眼睛敷面膜。」特別提醒:

  • 菊花選黃白色(清熱力較溫和)
  • 枸杞抓10-15顆用熱水悶泡
  • 可加少許蜂蜜增添潤感

🍎 第②類:喚醒唾液腺的「天然酸梅湯」

對付嘴巴乾到像含棉花?盧醫師妙招:「吃酸能生津!但別碰化學酸梅粉。」推薦天然酸味食物:

  • 蘋果連皮吃(果皮槲皮素抗發炎)
  • 烏梅含在舌下(刺激唾液分泌)
  • 奇異果飯後吃(維他命C修復黏膜)

🍠 第③類:皮膚救急「膠質三寶」

乳液擦了還脫屑?試試內服潤膚食材:

✅ 山藥:切開有黏滑液體→含植物性玻尿酸  
✅ 百合:煮湯會變稠→修復乾裂角質層  
✅ 麥門冬:中醫稱「腸道潤滑油」→從內潤到外  

懶人吃法:山藥+百合+白米煮成粥,早餐吃一碗撐整天保濕力!

🌰 第④類:腸道順滑「黃金堅果組」

排便像羊咩咩便?盧醫師點名核桃配黑芝麻

  • 核桃油脂潤腸但不燥熱
  • 黑芝麻含鎂離子促進腸蠕動
    最佳吃法:核桃3顆+芝麻粉1匙+溫豆漿,早上空腹喝

⚠️ 地雷食物別踩!柿子、梨子吃錯反傷身

🍅 柿子禁忌多!3種人碰不得

秋天柿子盛產,但盧醫師急喊卡:「體質虛寒、消化不良、容易胃痛的人千萬少吃!」關鍵在柿子含「鞣酸」:

  • 遇到胃酸會結塊→卡在胃裡變「胃柿石」
  • 與高蛋白食物(海鮮、肉類)同吃→引發腹脹絞痛
    安全吃法:去皮飯後1小時吃,每次不超過半顆

🍐 梨子直接啃?寒性體質大NG

「梨不是人人能吃!」盧醫師提醒,若你符合以下症狀:

☑️ 吹風就鼻塞 ☑️ 手腳像冰棒 ☑️ 吃冰就拉肚子  

生吃梨子會寒上加寒!聰明吃法:

  1. 冰糖燉梨:挖掉梨心塞冰糖,電鍋蒸30分鐘
  2. 桂圓梨湯:梨切塊+桂圓5顆煮滾(桂圓中和寒性)

🌿 加碼養生術!情緒、穴位雙管齊下

🧘 悲秋症候群?靠「收斂神氣」化解

「秋天看到葉子掉,莫名想哭很正常。」盧醫師說中醫理論中「秋主悲」,建議:

  • 早睡早起:比夏天提早1小時入睡(約10點半前)
  • 靜心運動:太極拳「雲手」動作+腹式呼吸(每天15分鐘)

💆 按壓「神仙水穴」秒解乾渴

尺澤穴被中醫界稱為「自帶水庫的穴位」!盧醫師親授按壓訣竅:

📍 位置:手肘彎曲時皺褶線正中央的凹陷處  
👊 按法:拇指深壓帶酸脹感,左右手各按20秒  
⏰ 時機:早上起床、下午3-5點(肺經運行時)  

神奇原理: 尺澤穴屬肺經「水穴」,按壓能啟動「金(肺)生水」循環,比狂喝水更有效!

❗ 過敏族必看!秋分後防病關鍵提醒

盧昱竹醫師最後叮嚀:「溫差超過7°C就是過敏大爆發訊號!」尤其鼻子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要注意:

🌡️ 洋蔥式穿衣:薄外套隨身帶(防冷風侵襲)  
🚫 忌口寒涼物:冰飲、生魚片暫停2週  
👃 晨起洗鼻法:溫鹽水沖鼻腔(清除過敏原)  

若出現久咳超過兩週、皮膚紅腫流組織液,別亂吃成藥,速找中醫師調理體質!

💡 實用懶人包:秋季養生3要點

重點項目 行動清單
飲食 早餐吃山藥粥/下午喝枸杞茶/飯後吃核桃芝麻糊
穴位 每天按尺澤穴3回合/洗澡時用溫水沖穴位
作息 10:30前入睡/起床打太極/黃昏散步30分鐘

秋燥不是多喝水就能解決,跟著中醫「養肺潤燥」黃金守則,從內到外打造水潤體質,今年秋天跟乾癢卡卡說掰掰!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