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傳藝人猝逝!心肌梗塞的無聲警訊
大家還記得《麻辣鮮師》裡那個帥氣的駐校督學嗎?前陣子聽到明金城大哥才51歲就因為心肌梗塞突然離開的消息,真的讓人嚇一大跳!這種事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才驚覺心臟問題真的不能輕忽。璁醫師今天不只要表達難過,更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超重要的醫學冷知識:你的皮膚皺紋可能是心臟在喊救命!
為什麼皮膚會跟心臟有關係?關鍵就在「血液供應」啦!我們皮膚的養分全靠真皮層的小動脈輸送,當心血管出問題時,這些細小的血管也會跟著罷工。時間一久,皮膚得不到足夠血液,組織就會慢慢壞死,在臉上留下特殊的「求救記號」。
皮膚4大「心臟警訊紋」自我檢查圖鑑
🔍 1. 冠心溝(Frank’s sign)
- 位置:耳垂表面
- 特徵:從耳垂外緣往內斜上的深摺線,像被刀劃過
- 形成原因:心臟長期缺氧導致耳垂軟骨韌帶萎縮
- 醫學實證:歐洲研究顯示,雙耳都有深溝的人,心血管阻塞機率高8成!璁醫師門診遇過50歲患者,就是先發現耳垂突然出現深溝,檢查才知心血管塞了70%
🔍 2. 山根橫紋
- 位置:鼻樑山根處(兩眼中間鼻梁最凹點)
- 特徵:橫向的深層皺紋,就算沒皺鼻也很明顯
- 形成原因:心臟供血不足導致鼻周微循環變差
- 中醫觀點:這條紋路在面相學叫「疾病宮」,中醫師臨床發現,山根突然出現橫紋者,7成有心悸問題
🔍 3. 懸針紋(皺眉紋)
- 位置:兩眉正中間向上延伸的直紋
- 特徵:像刀刻般的垂直深紋,嚴重的會延伸至額頭
- 形成原因:心肌缺氧引發眉頭肌肉長期緊繃
- 關鍵區別:一般皺眉紋放鬆會消失,心臟問題造成的連睡覺時都清晰可見!
🔍 4. 額頭深溝軍團
- 位置:整個前額區域
- 特徵:多條又深又亂的橫向紋路,像被揉過的紙
- 醫學研究:法國追蹤3,200人20年發現,額紋又多又深的人:
- 心血管死亡率高10倍
- 動脈硬化程度比同齡人嚴重
- 璁醫師叮嚀:如果40歲前就出現密集抬頭紋,建議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心肌梗塞奪命前,身體的4大求救訊號
❗ 警訊一:心跳玩快閃(異常心悸)
- 正常狀態:偶爾緊張或喝咖啡後心跳加速
- 危險徵兆:
- 坐著看電視突然心臟「咚!」重擊感
- 半夜被自己心跳聲吵醒
- 伴隨手腳冰涼或冒冷汗
- 真實案例:璁醫師的健身房學長,猝逝前兩週常抱怨:「心臟像被捏住又突然放開」
❗ 警訊二:胸口壓大石(典型胸痛)
- 感覺描述:
- 像被千斤頂壓住胸口
- 吸氣時有尖銳刺痛感
- 痛感蔓延到後背肩胛骨
- 關鍵指標:
「休息30分鐘仍劇痛+噁心感」是心肌梗塞黃金辨識點!
切記:不是所有胸痛都是胃食道逆流!
❗ 警訊三:窒息式噁心(非典型症狀)
- 女性特別注意:35%女性心肌梗塞首發症狀是噁心!
- 危險組合:
- 莫名想吐卻吐不出東西
- 伴隨呼吸困難(像有人摀住口鼻)
- 莫名疲憊連爬一層樓都喘
- 璁醫師提醒:這症狀最容易被誤認腸胃炎,曾有患者吃胃藥延誤就醫險喪命
❗ 警訊四:疼痛大遷徙(輻射痛)
- 轉移熱區:
- 左肩/手臂(像被電到的麻痛)
- 下顎牙齒(常被誤認牙周病)
- 上腹部(容易被當吃壞肚子)
- 痛感特性:
- 按壓痛處不會更痛
- 痛感像波浪時強時弱
- 塗痠痛藥膏完全沒用
護心行動3步驟,遠離猝死風險
✅ 步驟1:每週3次「護心操」
- 踮腳尖法:刷牙時踮腳尖30秒→休息10秒,重複5組(增強下肢幫浦作用)
- 毛巾護胸操:
- 雙手抓毛巾兩端與肩同寬
- 吸氣高舉過頭向後伸展
- 吐氣緩慢帶到左腰側(重複換邊)
- 最佳時機:早晨起床後做3分鐘,促進心血循環
✅ 步驟2:餐桌必備「血管清道夫」
- 早餐:燕麥粥+半碗藍莓+核桃碎(水溶性纖維清血管)
- 午餐:清蒸鮭魚配涼拌黑木耳(Omega-3抗發炎)
- 點心:烤地瓜沾芝麻粉(鉀離子助血壓穩定)
- 地雷食物:酥皮點心、奶精飲料、加工肉品(反式脂肪加速血管硬化)
✅ 步驟3:40歲起必做「心臟健檢包」
- 基礎版(每年):
- 血脂四項(重點看LDL要<130)
- 高敏C反應蛋白(發炎指數)
- 頸動脈超音波(看血管斑塊)
- 進階版(45歲以上):
- 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T檢查)
- 運動心電圖(測心臟負荷力)
璁醫師的救命叮嚀
那天聽到明導演的消息,我馬上打給當心臟科醫師的學長討論。他沉痛地說:「很多猝逝案例其實早有徵兆,只是被當成小毛病忽略。」像他最近救回來的患者,就是在健身房發現左肩莫名劇痛,警覺就醫發現心血管阻塞90%!
最後提醒大家:
- 洗澡時多照鏡子:檢查耳垂、山根有無新皺紋
- 隨身備硝化甘油片:三高患者外出隨身攜帶
- 牢記急救口訣:「胸痛噁心+左臂麻」快打119
健康是送給家人最好的禮物,快把這篇轉給你在乎的人!現在就伸手摸摸耳垂,幫自己和爸媽檢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