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瞬間!林又立比賽昏倒竟認不得人
「黑美人名模」林又立熱愛運動眾人皆知,但誰能想到她差點為此送命?那次參加三鐵接力賽的經歷,現在講起來都讓她背脊發涼。第二天頂著大太陽拚賽程時,她突然眼前一黑直接栽倒,送到醫院時體溫飆到恐怖的41度,連醫生都捏把冷汗:「這狀況根本是猛爆性肝炎等級!」
更嚇人的在後頭。當林又立從昏迷中醒來,醫生問她:「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嗎?」她居然連話都說不清楚,耳朵只聽得懂零星幾個字,更恐怖的是連朝夕相處的閨蜜站在床邊,她都認不出來!勉強擠出句「你好面熟」,把在場所有人都嚇傻了。這種認知功能突然當機的狀況,其實是肝臟嚴重受損的警訊,要是再晚點送醫,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肝指數飆10倍!中暑竟比熬夜更傷肝
事後林又立做健康檢查,報告出來連醫師都倒抽氣:肝指數衝破400大關,足足是正常值的10倍!她在臉書澄清:「我沒有猛爆性肝炎啦大家!只是中暑、只是昏倒、只是體溫41度差點要7天後才回來而已~」這看似輕鬆的發文背後藏著驚人真相:高溫中暑對肝臟的殺傷力,其實比連續熬夜更可怕!
肝膽科醫師解釋,當人體核心溫度超過40度,肝細胞就像被放進微波爐加熱,細胞膜直接破裂壞死。這時候肝臟解毒功能完全癱瘓,血液裡的毒素直衝大腦,才會出現林又立那種「認不得人」的腦霧狀態。最致命的是肝昏迷,死亡率高達80%,等於每5個送醫就有4個救不回來!
運動愛好者注意!三種爆肝地雷
1. 熱傷害型爆肝
夏天戶外運動根本是隱形殺手!當你感覺頭暈、口渴時,肝臟其實已經在哀嚎。醫師臨床發現,中暑患者有3成會出現肝指數異常飆高,尤其這三種人最危險:
- 運動不補水:水分不足會讓血液變濃,毒素堆積在肝臟
- 防曬做不足:直接曝曬會讓體溫失控飆升
- 硬撐不停歇:像林又立感覺不適還硬拚,等於逼肝臟加班
有個真實案例是馬拉松跑者,在32度高溫下跑步,中途只喝兩小口水,終點前突然倒地。送醫時肝指數破千,在加護病房躺了兩週才撿回命。
2. 肌肉溶解型爆肝
你運動完尿尿顏色像醬油?小心是橫紋肌溶解!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警告,當肌肉過度破壞釋出肌紅蛋白,這些「肌肉渣渣」會塞住腎臟,連帶拖垮肝臟解毒功能。最常發生在:
- 突然加強訓練強度(平常跑3K突然挑戰10K)
- 做不熟悉的重訓動作
- 感冒未癒硬要運動
有個健身教練帶學員做深蹲挑戰,自己跟著拚100下,隔天尿出可樂色,急診抽血發現肝指數和CK值(肌肉酵素)雙雙破表,住院打點滴整整五天。
3. 藥物濫用型爆肝
想靠減肥藥瘦身?當心肝臟先罷工!美國統計發現,亂吃成藥是猛爆性肝炎頭號兇手。肝膽科醫師痛心說:「門診常收到吃來路不明減肥藥的年輕女生,肝指數飆到要換肝程度!」最危險的組合是:
- 減肥藥+止痛藥(尤其含acetaminophen成分)
- 運動補給品混著吃
- 草藥偏方沒標示劑量
曾有位30歲OL吃代購的日本減肥藥,搭配普拿疼治經痛,兩週後眼白蠟黃送急診,肝指數衝破2000,差點就要簽器捐同意書。
比熬夜更兇的爆肝兇手Top5
危險因子 | 傷肝機轉 | 高危險群 |
---|---|---|
亂吃成藥 | 藥物代謝物毒殺肝細胞 | 愛買代購藥、吃偏方者 |
酗酒習慣 | 酒精直接破壞肝細胞膜 | 每週喝超標3次以上 |
肥胖脂肪 | 脂肪包覆肝臟阻礙代謝 | BMI>27腰圍超標 |
病毒肝炎 | 免疫系統攻擊帶毒肝細胞 | B、C肝帶原者 |
運動過激 | 橫紋肌溶解毒素淹肝臟 | 突增運動強度者 |
特別要注意「隱形肥胖肝」,肝膽科醫師戳破迷思:「很多人以為爆肝是瘦子的專利,其實BMI超標的人更危險!」研究發現近4成肥胖者肝功能異常風險是常人的2.7倍,因為內臟脂肪會分泌發炎物質,讓肝臟24小時泡在毒湯裡。
年輕爆肝危機!免疫系統的叛變
「我才30歲怎麼可能肝衰竭?」這是猛爆性肝炎患者最常哭喊的話。肝病防治基金會資料顯示,青壯年正是肝昏迷高風險群!關鍵在台灣B肝多是母嬰垂直感染,病毒在肝臟潛伏20-30年後,免疫系統突然「覺醒」大舉攻擊帶毒肝細胞,整個肝臟變成戰場。這種「免疫叛變」有三大徵兆:
- 突然厭油噁心(連炸雞排都不想碰)
- 疲勞感揮之不去(睡10小時還是累)
- 茶色尿+灰白便(膽色素代謝異常)
有位38歲工程師就是典型案例,從小不知自己有B肝,某次加班後眼白泛黃,檢查發現肝指數破千,醫師嘆氣:「他的免疫系統正在殲滅自己的肝臟。」
保肝行動指南!運動族必做三件事
1. 運動強度「333進階法」
復健科醫師建議安全運動公式:
- 第1週:運動30分鐘/心跳130下/每週3次
- 第2週:增加10%時間或強度
- 每月檢測:運動後尿液顏色(淺黃才合格)
記得帶有體溫偵測的運動手錶,當核心溫度升到38.5度就該休息降溫。
2. 補水要喝「黃金電解液」
戶外運動時光喝白開水不夠!自製保肝飲料:
- 椰子水300cc+鹽巴1小撮(補鈉鉀離子)
- 蜂蜜水200cc+檸檬半顆(補肝醣維他命C)
- 運動每15分鐘喝2-3口,千萬別等到口渴
3. 肝臟自救檢測口訣
「黃累腫痛熱」五字警訊:
- 黃:皮膚或眼白泛黃
- 累:異常疲勞感
- 腫:腳踝或腹部腫脹
- 痛:右上腹悶痛
- 熱:持續低燒不退
出現任一症狀快就醫抽血檢查GOT、GPT指數。
護肝生活革命!從廚房開始
肝膽科醫師私房護肝菜單: ✅ 早餐:地瓜粥+燙綠花椰(膳食纖維排毒) ✅ 午餐:清蒸魚+糙米飯(優質蛋白修肝臟) ✅ 晚餐:味噌豆腐湯+涼拌黑木耳(發酵物助代謝)
特別推薦「護肝三寶飲」:枸杞10g+紅棗3顆+黃耆5片,煮沸轉小火15分鐘,運動前後喝能增強肝臟耐受力。避免爆肝地雷食物:油炸物、加工肉品、含糖飲料,這些都會讓肝臟像泡在油汙裡工作。
救命關鍵72小時
如果身邊有人運動後出現意識模糊、胡言亂語,很可能是肝昏迷前兆!切記急救三步驟:
- 側臥防嘔吐窒息
- 用冰毛巾敷頸動脈降溫
- 立即撥打119說「疑似熱中暑肝衰竭」
林又立事後感慨:「現在運動前都會自問:是在拚命還是健身?」這句值得所有運動族深思。肝臟是沉默的器官,等它發出警訊往往為時已晚。與其熬夜擔心爆肝,不如先戒掉運動過度、亂吃成藥這些更致命的習慣,畢竟健康才是真正的人生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