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變化快,大家是不是也開始減少出門買菜的次數啦?家裡有停課小孩的爸媽更辛苦,一天要搞定三餐真的會頭殼抱著燒!別擔心,這篇幫你整理好超實用防疫採買指南,營養師掛保證的低脂高纖、耐放又好煮的食材,讓你在家也能輕鬆變出健康好料理!
🥬 蔬菜篇:這樣買不怕爛掉丟掉心痛的啦!
🌱 冷藏耐久款:挑對就能撐一週以上!
- 根莖類是你的好朋友: 像洋蔥、紅白蘿蔔、馬鈴薯、地瓜這些,天生就比較耐放,放在陰涼通風處(不用塞冰箱!)可以放超久。洋蔥記得選表皮乾燥完整沒發芽的。
- 整顆買比切好更長壽: 高麗菜、大白菜、花椰菜(青花菜) 這些,買整顆沒切的,用保鮮袋或稍微包一下放冰箱蔬果室,輕鬆撐過一週沒問題!大番茄、甜椒(青椒、紅黃椒)、櫛瓜也是耐久戰士。
- 辛香料耐久王: 青蔥、蒜頭、老薑必備!青蔥洗乾淨擦乾切段冷凍,蒜頭、老薑放陰涼處就好,隨時提味超方便。
💡 保存小撇步大公開!
- 葉菜類救星: 菠菜、A菜這些嬌客,買回來別先洗! 用稍微擰乾的廚房紙巾把根部包起來,再裝進保鮮袋放冰箱,真的可以多放好幾天,不會馬上爛給你看。
- 切口是敵人: 如果蔬菜有被切到或受傷,那個地方會很快變黑變爛,這種的要優先煮掉,別想撐太久。
- 青椒、甜椒怕乾癟: 用戳幾個洞的塑膠袋或保鮮盒裝,不要直接裸放冰箱,才不會沒兩天就皺巴巴。
🍄 乾貨蔬菜:櫃子裡的秘密武器!
家裡一定要囤些乾貨,煮湯、煮麵秒加料,保存期限長到忘記它的存在!
- 超百搭三寶: 乾香菇、海帶芽、紫菜絕對是首選!泡一下煮味噌湯、蛋花湯、麵條湯底,鮮味馬上出來。
- 傳統好滋味: 蘿蔔乾(菜脯)、梅乾菜、筍乾、金針乾也很讚,炒飯、蒸肉、煮湯加一點,風味層次大提升!
- 鈉含量要注意: 菜脯、梅乾菜這些因為有用鹽醃漬脫水,鹹度跟鈉含量比較高,高血壓、腎臟要留意的人,吃的量要控制一下,或者泡水時間拉長一點去鹹味。
🔒 乾貨保存關鍵字:乾燥密封!
- 香菇、金針乾這些,一定要放在密封罐或密封袋裡,放在陰涼乾燥的櫃子就好,千萬不要放冰箱,反而容易受潮發霉!
- 大包裝打開後,記得擠出空氣密封好,避免濕氣入侵。
❄️ 冷凍蔬菜:懶人救星!打開就能煮
沒空洗菜切菜?或是青菜真的吃光了?冷凍蔬菜就是你的神隊友!都是洗好、切好、殺青過的,省時省力。
- 常見好夥伴: 冷凍三色豆(青豆仁、紅蘿蔔、玉米粒)、冷凍花椰菜、冷凍菠菜、冷凍蘆筍等等。超市選擇超多。
- 懶人料理法: 根本不用解凍!直接丟進滾水燙一下,或微波爐叮個幾分鐘,淋點胡麻醬、和風醬、蒜末醬油,或撒點鹽巴、胡椒,5分鐘搞定一盤菜!拌飯、拌麵、加進咖哩、濃湯裡也超方便。
- 營養價值: 急速冷凍其實能鎖住不少營養,防疫期間方便補充纖維質,總比都沒吃青菜好!
🍗 豆魚蛋肉類篇:優質蛋白質這樣囤就對了!
防疫在家更要吃夠蛋白質維持免疫力!家裡冷凍庫絕對要規劃好空間給這些優質蛋白質來源。
🌱 冷凍蛋白質首選:植物性更健康!
營養師大推優先選豆類!低脂、高纖、零膽固醇,對身體負擔小。
- 市售冷凍豆製品: 冷凍毛豆(解凍就能吃超方便)、冷凍豆腐(煮火鍋、滷味必備)、冷凍豆包/豆皮。這些通常保存期限都蠻長的,包裝完整未開封可達一年。
- 自製凍豆腐超簡單: 板豆腐切塊,放冷凍庫冰硬就是凍豆腐了!拿來煮湯吸飽湯汁超好吃。自製的大概放一個月OK。
- 真空包裝是王道: 買干絲、豆干絲這類,優先選真空包裝的,保存期限比散裝的長很多,常溫就能放,開封後記得冷藏並儘快吃完。
🐟 冷凍魚類海鮮:新鮮處理是關鍵!
魚肉提供好的Omega-3脂肪酸,也是防疫好食材。冷凍海鮮買得好,口感不會差太多!
- 推薦魚種: 鮭魚、鯖魚(油脂較豐富)、鱸魚、鱈魚、鯛魚片、虱目魚肚/魚柳(去刺的更方便)。選擇單片密封包裝或自己分裝好的最理想。
- 處理好再冷凍: 如果是買整條魚,務必請魚販幫忙去鱗、去內臟、去鰓,回家清洗乾淨、擦乾水分再分裝冷凍。魚肚裡面黑膜也要刮乾淨,才不會有腥味。油脂高的魚(如鯖魚)保存期限相對較短,要優先吃。
- 蝦仁、透抽、小卷: 選擇外表完整、沒有奇怪藥水味的。買回家可稍微沖洗、瀝乾,分裝冷凍。
🥩 肉類保存重點提醒!
- 原塊肉比碎肉好: 絞肉、肉絲、肉片因為接觸空氣面積大,比較容易變質,保存期限比整塊的雞胸肉、豬里肌、牛排短很多!建議買整塊肉回來自己分切或料理時再處理。
- 醃漬肉品快點吃: 已經用醬油、糖等醃過的肉,即使冷凍,風味和質地也會隨時間改變,建議盡快食用。
- 分裝密封是鐵則! 無論魚或肉,買大份量回來,務必按每次用量分裝到小袋或小盒,擠出空氣密封好再冷凍。這樣避免反覆解凍,也方便每次取用。用保鮮膜緊緊包覆肉塊再裝袋,更能防止冷凍燒(脫水乾硬)。
🥩 肉類選擇:原型優先,加工品少買
- 白肉優先: 雞肉、鴨肉、鵝肉(去皮更低脂),冷凍保存約 3-6個月。
- 紅肉適量: 豬肉、牛肉、羊肉,冷凍保存約 8-12個月(脂肪少的部位保存期較長)。
- 加工肉品少囤: 香腸、培根、臘肉等,鈉含量和添加物通常較高,保存期限也較短(約 2-3個月),不是防疫囤貨的好選擇,偶爾吃吃就好。
📦 乾貨蛋白質:應急補充可以,別當主力!
- 蛋白粉: 有在健身或真的難取得新鮮蛋白質時,可以當作方便的補充品。但營養師強調,原型食物還是營養來源的根本!蛋白粉不能取代真正的魚肉豆蛋奶。選擇時注意成分單純、少添加糖和人工香料。
- 堅果種子類: 雖然不算蛋白質主力,但像無調味花生、腰果、杏仁、奇亞籽、南瓜籽等,提供好的油脂、纖維和部分蛋白質,適量補充很棒。務必密封好放陰涼處或冷藏,避免油耗味。
📌 營養師的聰明採買與保存終極心法
- 先進先出 FIFO 原則: 採買時,把家裡庫存先整理一遍,舊的、快到期的食材優先吃!新買回來的記得放後面。貼個小標籤寫購買日期更清楚。
- 冷凍庫空間管理術:
- 東西分裝成扁平狀,堆疊收納更省空間,解凍也更快。
- 做好分區:魚類區、肉類區、蔬菜區、即食品區,才不會找不到。
- 定期清點,避免冰到忘記變成萬年化石!
- 善用乾貨與冷凍蔬菜: 它們是延長採買間隔的關鍵,別小看它們的便利性。新鮮蔬菜吃完時,它們就是救火隊。
- 標示清楚: 在分裝袋/盒上寫清楚內容物名稱和分裝日期,一目了然。
- 解凍有技巧: 最安全是提前一晚放冷藏低溫解凍。急用可用密封袋泡冷水(要換水),或用微波爐解凍功能(注意不要解到半熟)。避免室溫下解凍,容易滋生細菌。
- 備餐省時法: 有空時把根莖類蔬菜(蘿蔔、馬鈴薯)切塊分裝冷凍;煮一鍋低脂高湯(用雞骨、蔬菜邊角料熬)分裝冷凍,煮麵煮湯隨時加,快速又提味。
💬 結語:安心囤貨,健康防疫
防疫期間減少外出,聰明採買和儲存食材真的超級重要!把握「低脂高纖、耐放、方便煮」的原則,優先選擇原型食物,善用冷藏、冷凍、乾貨三大類,再搭配上面教的保存小技巧,就能大大延長食材壽命,避免浪費。就算在家防疫,也能輕鬆為家人準備營養均衡的三餐,吃出健康好免疫力!快把這份營養師認證的清單存下來,下次採買照著買就對啦!是不是突然覺得家裡冰箱冷凍庫好像…該整理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