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在路上,看到大家都乖乖戴著口罩,心裡真的覺得台灣人防疫觀念超棒!不過啊,病毒這傢伙比我們想的更狡猾,光靠口罩還不夠力。醫師朋友偷偷告訴我,很多人忽略「接觸感染」的風險,像是摸到電梯按鈕、超商門把後又揉眼睛,病毒就趁機鑽進身體啦!今天不藏私分享3大防疫神器,從洗手眉角到消毒水調配,手把手教你打造銅牆鐵壁的防護網。
🧼 肥皂洗手20秒才是真功夫!七字訣練成「無菌鐵砂掌」
肝膽腸胃科錢政弘醫師在門診常遇到阿公阿嬤抱怨:「我每天洗十幾次手啊,怎麼還會中標?」仔細一問才發現,很多人洗手根本是「過個水」就完事。錢醫師急著提醒:「肥皂搓滿20秒才能真正破壞病毒外套膜!」這時間差不多是唱兩遍生日快樂歌,或默念「新冠病毒退散」三次(笑)。
洗手界的武林秘笈!三總感控中心「七步驟」圖解
- 內:壓一泵洗手乳,掌心對掌心嚕泡泡
- 外:手背也要顧!右手掌嚕左⼿背,左手掌嚕右⼿背
- 夾:十指交扣搓指縫,病毒最愛躲這裡
- 弓:指背向掌心嚕,關節皺褶別放過
- 大:握住大拇指旋轉搓,記得左右換邊做
- 立:指尖在掌心畫圈圈,指甲縫髒污全清掉
- 腕:手腕嚕五圈,袖口病菌不殘留
💡 關鍵細節:沖水時「手舉高過手肘」避免髒水回流!烘手機記得吹到全乾,潮濕的手比沒洗更易沾病菌。帶小孩洗手時,我會用「泡泡戴手套」遊戲,搓到唱完一首Baby Shark剛好20秒~
🧴 乾洗手不是噴心安!30秒黃金搓揉術
接小孩放學、買便當找不到洗手台?別擔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掛保證:「酒精濃度70-80% 最能瓦解病毒防護罩。」但重點是「搓好搓滿30秒」!我看過有人噴兩下就抹褲子,根本是在幫病毒搬家啊…
隨身消毒SOP(沒水照樣殺菌)
| 步驟 | 動作要領 | 常見NG行為 |
|---|---|---|
| 1️⃣按壓 | 擠10元硬幣大小在掌心 | 噴兩下就當完成 |
| 2️⃣掌心互嚕 | 聽到「唧唧」聲才夠量 | 只搓手掌中心 |
| 3️⃣手背交叉搓 | 用手掌包覆另手背嚕5下 | 忽略手背面積大 |
| 4️⃣指縫交叉洗 | 十指交扣深入搓揉 | 指尖碰一下就跳過 |
| 5️⃣虎口大掃除 | 拇指在虎口旋轉搓洗 | 忘記拇指接觸多 |
| 6️⃣指尖消毒 | 五指併攏在掌心畫圈 | 指甲縫沒清到 |
⚠️ 莊副署長特別叮嚀:手上有菜渣、鼻涕或血漬時,乾洗手根本無效!先用濕紙巾擦掉髒污,再酒精消毒。回家後立刻用肥皂補洗,雙重防護最安心。
🧪 漂白水調「500ppm消毒神水」!小資族省錢又滅菌
高雄市政府發消毒水的新聞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電梯按鈕、信箱把手這些「大家摸」的地方才是病毒熱區!兒科醫師徐嘉賢在臉書分享漂白水黃金比例,阿嬤都說超簡單:
黑眼圈奶爸Dr. 獨門配方(免量杯版)
✅ 材料:
- 市售漂白水(瓶身要有「次氯酸鈉」字樣)
- 寶特瓶(用喝完的2000ml茶飲罐超方便)
- 免洗湯匙(早餐店那種扁匙)
✅ 步驟:
- 空瓶先裝 八分滿自來水(約1800ml)
- 加 1平匙漂白水(約20ml)
- 搖晃10下混合均勻
- 當天用不完要丟棄(效果會衰退)
居家消毒重點地圖
| 區域 | 消毒頻率 | 必擦熱點 | 安全提醒 |
|---|---|---|---|
| 玄關 | 每天1次 | 門把、鑰匙、鞋櫃拉手 | 勿混合其他清潔劑 |
| 客廳 | 每天1次 | 遙控器、手機、開關 | 擦拭後靜置5分鐘再抹乾 |
| 廚房 | 餐前餐後 | 冰箱門把、水龍頭、餐桌 | 避開食物及餐具 |
| 浴室 | 每天1次 | 馬桶沖鈕、洗手台龍頭 | 保持通風避免氯氣積聚 |
🚫 過敏族注意!徐醫師提醒調消毒水時開窗+戴口罩,氣喘兒最好先帶離現場。我媽上次狂擦整個廚房結果咳嗽三天,就是因為關著窗戶做消毒啊…
🔁 口罩戴錯=白忙!醫師最心痛3大地雷
最後幫徐嘉賢醫師喊話:「看到鼻子露外面、口罩反覆戴的行為,真的很想搖肩膀啊!」補充分享診間常見的口罩悲劇:
- 鼻樑壓條沒密合:眼鏡起霧就是漏氣警訊!試著彎折壓條成「W型」貼合鼻樑
- 省錢重複使用:去過醫院/車站就該換新,布口罩要每天煮沸消毒
- 戴在下巴當裝飾:超商取貨拉下口罩簽名?用原子筆尾端按筆電更安全
💪 打造全方位防護網(實戰心法分享)
我開始執行「進門三步驟」兩個月,全家連感冒都沒得:
- 玄關設消毒站:掛酒精噴瓶+小垃圾桶
- 外套反摺術:脫下外套內裡外翻捲起,直接進洗衣機
- 眼鏡沖澡法:用洗碗精搓鏡片,流水沖20秒破壞病毒脂質層
防疫不是拚恐慌,而是養成「順手防護」的習慣。現在我連按電梯都用鑰匙尖,手機每天用酒精棉片消毒。記住:肥皂洗手是基本功,酒精消毒補漏洞,環境清潔斷後路,三招並用才能真正讓病毒無縫可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