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廚房裡的「平民補品」,雞蛋絕對排第一名!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阿嬤喉嚨痛會叫你吞生蛋白?坐月子為什麼狂吃麻油蛋黃?中醫古籍裡其實藏了超多雞蛋妙用,今天就來大解密,告訴你怎麼靠一顆蛋從頭顧到腳!
🥚 雞蛋是「性平」的溫和補品
先來講重點:整顆雞蛋在中醫看來屬於「性平」,意思是不會讓你吃了火氣大爆痘,也不會讓你冷到吱吱叫。它味道帶點甘甜,主要照顧我們的心臟循環、消化系統跟精神狀態。最棒的是,它溫和到天天吃也不怕過補,根本是上班族、媽媽族的救星!
《本草綱目》老早就說過雞蛋能「鎮心、安神、補中益氣」,還能趕走煩躁發熱、對付皮膚潰爛、止拉肚子。下面這十大功效,可是中醫累積千年的智慧結晶👇
🔟 中醫認證雞蛋十大神效
1️⃣ 補元氣、養氣血:蛋黃是主力!
蛋黃性質偏溫,根本是虛弱體質的充電寶!手腳冰冷、講話有氣無力、蹲下站起來眼前發黑的人,吃蛋黃就對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直接寫:「身體虛到凹下去(形不足)的人,就要靠有滋味的東西補,蛋黃能補血、治拉肚子,孕婦產後問題也靠它!」所以貧血女生、術後調理記得蛋黃別浪費~
🥚 實用吃法:
- 麻油煎蛋黃:生理期後補血
- 蛋黃粥:病後沒胃口時慢慢補
2️⃣ 退火消炎止痛:蛋白是高手!
熬夜眼睛紅得像兔子?吃炸物喉嚨痛到像刀割?這時候蛋白的「寒性」就派上用場!它能壓住身體的發炎火氣。《本草綱目》說蛋白「氣質清爽微寒」,專治「熱症」:像眼睛充血、扁桃腺發炎都有效,根本是天然消炎片!
🥚 實用吃法:
- 蛋白蜂蜜飲:喉嚨痛時小口含咽(1顆蛋白+1匙蜂蜜)
- 蛋白敷眼周:冷藏蛋白塗紗布敷眼,緩解乾澀發炎(10分鐘就好!)
3️⃣ 急救抽筋、癲癇發作
這招超冷門!古書記載雞蛋能緩解「熱性痙攣」,像是高燒抽筋、中暑抽搐。甚至感冒後喉嚨痛到像火燒(中醫叫虛火上炎),吃雞蛋也有緩解效果。《神農本草經》直接點名它治「癇痙」(癲癇抽搐類症狀),《本草經疏》更說雞蛋的甘味能滅火,涼性能退熱!
4️⃣ 滅身體虛火:加蜂蜜超強組合
明明沒發燒卻全身燥熱?小孩半夜踢被翻來覆去?這可能是「虛火上炎」!中醫妙招是用雞蛋+蜂蜜。《食療本草》傳下古法:「大人小孩發熱,拿三顆蛋加一合蜂蜜(約20ml),攪勻喝下。」蜂蜜滋潤搭配雞蛋的清熱力,專治那種找不到原因的悶熱感。
5️⃣ 止住噁心、打嗝、胃酸逆流
胃氣「逆衝向上」就會想吐、打嗝打不停。雞蛋的滋潤性能安撫腸胃,讓氣乖乖往下走。《隨息居飲食譜》說它能「潤下止逆」— 胃食道逆流的人,試試溫和的蒸蛋或蛋花湯,比狂喝牛奶更有用!
🥚 止嘔小秘訣:
- 打嗝不止:喝小口溫水沖蛋花(蛋打散加熱水悶熟)
- 孕吐:薑絲蛋炒飯,薑抑嘔+蛋護胃
6️⃣ 安神助眠救失眠
壓力大到腦子關不掉?病後虛弱睡不安穩?雞蛋是天然神經安定劑!《傷寒雜病論》用「百合雞子黃湯」治大病後心神不寧。重點在蛋黃!它含膽鹼和卵磷脂,能穩定神經。睡前2小時吃顆水煮蛋,比數羊實際多了~
7️⃣ 孕婦安胎聖品
懷孕時腰酸下墜、分泌物變多?這可能是胎動不安的警訊!古代安胎方常用雞蛋配阿膠。《聖濟總錄》記載「雞子羹」:一顆蛋加炒過的阿膠,燉成羹滋陰養胎。提醒孕媽咪:若有出血請先看醫生,食療是輔助喔!
8️⃣ 虛弱型腹瀉剋星
產後虛弱拉肚子,或小孩消化差一吃就瀉?雞蛋能補氣止瀉!《本草拾遺》教一招:「一顆蛋攪入混濁水中(現代用礦泉水),煮到微滾喝。」蛋黃的收斂性+好吸收營養,特別適合腸道脆弱時補充。
9️⃣ 皮膚救星:燙傷、痘痘、發炎
蛋白外敷是老祖宗智慧!輕微燙傷趕快塗冷藏蛋白,立刻降溫止痛;痘痘化膿時敷薄層蛋白拔毒;甚至皮膚莫名紅腫發癢,蛋白都能緩解。《日用本草》直接認證「治湯火疼痛」,根本是古代急救箱!
🥚 外敷技巧:
- 燙傷:立刻沖冷水15分鐘→塗蛋白→覆蓋紗布
- 痘痘:化妝棉沾蛋白敷10分鐘→消炎收乾
🔟 頭皮止癢去屑秘方
頭皮癢到抓破皮?雪花飄不停?古人用整顆蛋洗頭!《聖惠方》記載「雞子沐湯」:三顆蛋打勻加溫水,分三次按摩頭皮。關鍵在:蛋白去油止癢,蛋黃滋養毛囊!洗時那滑溜感超療癒~(記得用溫水沖淨,不然會變蛋花湯頭啊!)
🧠 中醫眼中的蛋黃 vs 蛋白
| 部位 | 性質 | 主要歸經 | 最強功效 | 
|---|---|---|---|
| 全蛋 | 甘、平 | 心、胃 | 滋陰潤燥、養血安胎 | 
| 蛋白 | 寒性 | 胃、心、肺、脾、膽 | 清熱解毒、消炎護黏膜 | 
| 蛋黃 | 溫/平 | 心、肺、脾、胃、腎 | 養血安神、降虛火、止嘔瀉 | 
| 蛋膜衣 | 淡平 | 肺經 | 治乾咳、失聲(鳳凰衣) | 
💡 冷知識:蛋殼裡那層白膜叫「鳳凰衣」,中藥行買得到!乾咳或失聲時,煮水喝能潤喉。
❗ 吃蛋關鍵提醒
- 虛寒體質(怕冷易腹瀉):多吃蛋黃,蛋白適量
- 熱性體質(口乾便秘):多吃蛋白,蛋黃減量
- 膽固醇問題:每日1顆全蛋安全,避開油炸做法
- 發燒中、皮膚化膿:暫停吃蛋(古籍記載忌「發物」)
結語:一顆蛋的智慧傳承
從張仲景的《傷寒論》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雞蛋的食療價值被中醫鑽研透徹。重點不是「蛋白好還是蛋黃好」,而是根據身體狀況選對吃法!明天早餐別再隨便吞蛋餅,想想你今天需要退火還是補血?用好這顆平民養生寶藏,省錢又有效!
本文參考自《蛋療:中醫祕傳五大內臟對症蛋食養生帖》吳宏乾醫師著作,融入台灣在地生活應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