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陳小姐在科技業工作,長年加班熬夜讓她的手部反覆冒出透明小水泡,皮膚科藥膏擦了就好,但沒兩週又復發。最近寒流來襲,她和朋友相約吃麻辣鍋配溫泉,結果手指縫擠滿水泡,手掌嚴重脫皮,患處有時乾燥龜裂,有時滲出組織液,連握滑鼠都痛到流淚…
graph LR
A[熬夜壓力] --> B(脾胃失調)
C[麻辣鍋+溫泉] --> D(濕熱爆發)
B & D --> E[急性濕疹發作]濕疹不是只有流湯流水!中醫揭密三期變化
急性期:紅腫水泡的爆發期
就像陳小姐泡完溫泉後的情形,皮膚會紅腫發亮,冒出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嚴重的還會”流湯流水”。這時皮膚處在發炎高峰,千萬別手癢去抓破,否則容易感染!
亞急性期:脫屑掉皮的過渡期
當水泡逐漸吸收,皮膚開始脫屑掉皮,摸起來粗粗的還帶點濕潤感。很多人以為快好了,其實底下還在發炎!這時如果沒調理好,很容易反覆發作。
慢性期:乾厚龜裂的頑固期
就像陳小姐手上反覆發作的部位,皮膚增厚變硬、出現龜裂紋路,像老樹皮一樣。這時患處雖然不流水,但癢起來要人命,半夜常癢到醒來!
中醫師臨床筆記:三種體質調理大不同
1. 濕邪型:水泡流湯的上班族
- 特徵:水泡多到像珍珠奶茶,分泌物多
- 關鍵原因:冰飲喝太多+冷氣房久坐
- 調理重點:四神湯當水喝,薏仁煮飯取代白飯
- 禁忌:生魚片、西瓜、冰品
2. 熱邪型:紅腫發燙的夜貓族
- 特徵:皮膚像煮熟的蝦子,摸起來發燙
- 關鍵原因:熬夜+吃麻辣鍋
- 調理重點:綠豆湯加百合當點心,金銀花茶代水
- 禁忌:炸雞排、麻油雞、酒精
3. 風邪型:癢到抓狂的過敏族
- 特徵:莫名其妙突然發作,越抓越癢
- 關鍵原因:換季溫差大+壓力爆表
- 調理重點:薄荷茶舒緩,洗澡水溫控制36度
- 禁忌:海鮮、芒果、花生
臨床常見混合型!像陳小姐就是「濕+熱」型,中醫師用白朮健脾搭配黃芩清熱,調配個人化藥方
超實用!濕疹自救三部曲
生活習慣改造計劃
- 黃金睡眠時間:晚上11點前躺平,肝經排毒時段沒睡,濕毒排不掉
- 喝水時機學問大:晨起500cc溫水沖腸道,餐間小口喝,睡前2小時不喝
- 穿衣材質關鍵:穿純棉內裡,毛衣外套要隔層襯衫,避免毛料直接接觸
- 洗碗戴兩層手套:內層純棉吸汗,外層防水膠套,避免清潔劑刺激
穴道按摩急救包
| 穴道 | 位置 | 按壓技巧 | 最佳時段 | 
|---|---|---|---|
| 三陰交 | 腳踝內側上四指 | 拇指深按畫圈 | 洗澡後 | 
| 曲池穴 | 手肘彎曲外側凹陷 | 四指托肘拇指壓 | 癢感發作時 | 
| 血海穴 | 膝蓋內側上三指 | 掌心包膝拇指按 | 睡前 | 
搭配凡士林當介質按摩,既保濕又刺激穴道,按到微微痠脹即可
廚房變藥房!簡易食療方
▍薏米紅豆粥升級版
- 材料:薏仁30g、赤小豆15g、茯苓10g
- 秘訣:前一晚冷凍豆類,煮20分鐘就軟爛
- 吃法:當早餐連吃7天,濕重者加半片陳皮
▍百合綠豆湯變化型
- 材料:綠豆30g、百合20g、蓮子15粒
- 妙招:綠豆用鐵鍋乾炒3分鐘再煮,更易軟爛
- 吃法:下午當點心,虛寒者加3片生薑
中醫師私房外敷法
藥浴妙招
當全身發作時,用馬齒莧+地膚子+白鮮皮各20g煮水:
- 先坐浴桶邊緣,用蒸氣熏患處5分鐘
- 加38度溫水泡15分鐘
- 出浴後輕拍乾,立即塗藥膏
局部濕敷法
針對手腳局部水泡,用黃柏+苦參+蟬蛻煎濃汁:
- 紗布折8層浸藥液,濕敷時蓋保鮮膜防滴漏
- 冰箱冷藏藥汁可存3天,用前隔水加熱
破迷思!皮膚科醫師沒告訴你的事
- 類固醇不是魔鬼:急性期用藥膏壓炎症是必要的,但要選對強度
- 凡士林要會用:洗完澡3分鐘內塗才鎖得住水分
- 補充好油很重要:每天1匙亞麻仁油或紫蘇油,從內修復皮膚
陳小姐經過2個月調理,戒掉熬夜和麻辣鍋,現在連戒指都能戴了!中醫師提醒:
“濕疹是身體的警報器,與其拼命壓症狀,不如找出體質失衡關鍵。就像陳小姐的脾胃濕熱,調好根本自然不復發!”
最後叮嚀:當皮膚出現龜裂滲血、金黃色分泌物或發燒,別再DIY,快找專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