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眨眼比廚師還兇?破解乾眼迷思:缺油缺水這樣救!

最近診間超多人問:「醫師啊,我看《黑白大廚》那個評審一直眨眼睛,是不是乾眼症?我最近也這樣耶!」原來實境秀意外掀起乾眼症話題。其實啊,眼睛乾澀、狂眨眼、有異物感,這些都是身體在跟你求救啦!

🔍 乾眼症不是小毛病!年輕人、小孩都中鏢

別以為乾眼只是小問題,現在連國小三年級的孩子都來報到!有個媽媽帶著兒子來,說孩子老是揉眼睛喊模糊,一檢查居然是乾眼引發散光。小朋友不會表達,只會狂揉,結果角膜都磨出問題了,長期可能影響視力發展!

更嚇人的是,乾眼症每年增加10%,這三大族群要特別注意:

高風險族羣 中鏢原因 後果警示
3C沉迷族 追劇打電動眨眼次數剩1/3,淚水蒸發快 角膜破皮、頭痛、怕光,嚴重會留疤
外勤機車族 風吹+空汙雙重攻擊,淚膜秒蒸發 眼睛紅腫發炎,戴隱形眼鏡更刺痛
瞼板腺病變族 睫毛長螨蟲、油脂腺阻塞(常被誤認過敏) 永久性乾眼,眼瞼角質化像結痂

💧 你的乾眼是「缺水」還是「缺油」?自救法大不同

類型1:缺水型乾眼

👉 特徵:點人工淚液馬上舒服,但半小時又乾
👉 凶手:吃高血壓藥、自體免疫疾病、長期吹冷氣
👉 救命招:
 ✔️ 選「補水型」人工淚液(瓶裝要含防腐劑才不易滋生細菌)
 ✔️ 房間放濕毛巾比開加濕器有效(濕度維持50-60%)
 ✔️ 喝水量=體重x30c.c.,下午茶改吃奇異果+芭樂(維他命C促淚水分泌)

類型2:缺油型乾眼(佔8成!)

👉 特徵:眨眼有「滋啦」聲、眼屎黏稠、眼瞼長白色小顆粒
👉 凶手:瞼板腺阻塞、螨蟲寄生、更年期油脂分泌不足
👉 救命招:
 ✔️ 用40°C熱毛巾敷眼(手摸微燙程度),敷完用棉花棒順睫毛根部輕推
 ✔️ 人工淚液選「補油型」或凝膠(睡前擦可防半夜乾醒)
 ✔️ 早餐喝亞麻籽奶昔:亞麻仁粉10g+無糖豆漿,Omega-3修復淚膜

🛠️ 眼科醫師私房療法:從吃油到脈衝光

🥄 吃對油才是關鍵!

! 重點:不是所有油都有用!要吃「抗發炎油」
  • 深海魚油:鯖魚、秋刀魚比吞膠囊有效,每週吃2次巴掌大魚肉
  • 亞麻仁油:拌燙青菜吃(勿高溫烹調),加堅果提升吸收率
  • 避開地雷油:沙拉油、葵花油(Omega-6加重發炎)

✨ 進階治療這樣選

治療方式 適合對象 真實體驗分享 費用參考
脈衝光 油脂嚴重阻塞、長螨蟲的人 「做完當天眼睛像敷完熱毛巾,睜眼超輕鬆」 單次約$6000
淚管塞 淚水留不住的重症族 「減少點藥次數,但遇風沙會有點悶」 永久型$8000↑
自體血清 角膜已破皮潰瘍 「像用自己的眼淚治療,修復速度超快」 單瓶$3000↑

🚫 這些習慣正在偷走你的淚水!

- 地雷行為1:化內眼線
  眼線膏堵住瞼板腺開口,卸妝棉摩擦更傷淚膜!
- 地雷行為2:開車冷氣對臉吹
  冷氣口調向腳部,加裝擋風板避免直吹眼睛
- 地雷行為3:隱形眼鏡戴超過8小時
  改用矽水膠材質,午休必摘閉眼10分鐘

🌟 護眼懶人包:從早到晚這樣做

早晨保養

  1. 溫水洗臉後用無絨毛毛巾壓乾眼周(勿摩擦)
  2. 喝300c.c.溫水+1匙亞麻仁粉
  3. 點「補油型」人工淚液再戴隱形眼鏡

上班對策

  • 電腦墊高(螢幕上緣低於眉毛)減少睜眼面積
  • 20-20-20法則:盯螢幕20分鐘,看20公尺外物體20秒
  • 自製「護眼茶」:枸杞+菊花+決明子各5g,保溫杯悶泡

夜間修復

  1. 卸妝用純油類卸妝品,指腹畫圓溶解彩妝(勿用化妝棉)
  2. 茶包敷眼法:泡過綠茶包擠乾,溫敷5分鐘(兒茶素抑菌)
  3. 睡前做「眨眼操」:緊閉眼2秒→用力睜眼→重複10次(訓練瞼板腺)

醫師真心話:乾眼症像慢性病,治不好但可控!曾有位阿嬤瞼板腺全萎縮,靠每天吃魚+熱敷,從每小時點藥進步到一天只點3次。與其狂點人工淚液,不如從「補好油」根本解決!

最後提醒,如果出現「視力忽模糊忽清楚、畏光到想戴墨鏡開車」快就醫!可能是角膜已受損,別自己當醫師亂點成藥啊!(文/眼科醫師經驗談)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