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捏洗嘸乾淨?蛤?原來有些食材越洗越危險!韓國中醫師金素興(김소형)點破真相:生雞肉、肉類、雞蛋、香菇這四樣廚房常客,用水沖洗反而會讓細菌亂噴、營養流光光,嚴重還可能害你食物中毒!下面來幫大家破解迷思,教你正確處理法⬇️
🐔 不能洗的食材1:生雞肉|細菌噴滿廚房的隱形炸彈
為什麼洗生雞肉超NG?
- 細菌噴射大隊:生雞肉表面常常躲著大腸桿菌、曲狀桿菌同沙門氏菌這些壞東西。當你開水龍頭沖洗時,那些噴濺的水花根本是細菌的「免費uber」!直接幫細菌擴散到洗碗槽、砧板、鍋碗瓢盆,甚至你放在旁邊的青菜水果。
- 廚房淪陷現場:美國FDA做過實驗,用水沖生雞肉時,細菌可以噴到半徑80公分內的範圍!等於整個流理台周邊全中標。
- 交叉感染風險爆表:被污染的區域如果碰到其他食材,吃下肚就等著上吐下瀉吧!
✅ 專家教你安全處理法
錯誤做法 | 正確做法 | 關鍵原因 |
---|---|---|
用清水沖洗 | 70°C↑熱水浸泡1分鐘 | 高溫才能殺死表面細菌 |
徒手搓揉 | 廚房紙巾輕擦表面 | 避免手部直接接觸生菌 |
洗完放流理台 | 馬上進鍋烹煮 | 減少細菌繁殖時間 |
📍 重點提醒:處理完生雞肉一定要用熱肥皂水徹底洗手+消毒檯面!砧板最好分生食專用,才不會害全家吃壞肚子。
🥩 不能洗的食材2:生肉類|洗掉鮮味還養細菌
牛肉豬肉洗了會怎樣?
- 營養風味雙重流失:很多人想洗掉血水,但其實那些紅紅的液體不是「血」,是包含肌紅蛋白、鐵質、維生素B群的肉汁精華!用水沖泡只會讓肉變乾柴,煎牛排都沒juicy感了。
- 細菌溫床製造機:和雞肉一樣有細菌噴濺風險,尤其豬肉可能帶有寄生蟲,用水沖根本無法殺菌,反而汙染環境。
🧂 去腥去血水神招
- 泡水沖洗
+ 乾煎法:下鍋前用紙巾拍乾表面,中大火快煎鎖住肉汁
+ 醃漬法:用米酒/薑片/檸檬汁醃10分鐘,天然去腥
+ 川燙法:肉塊放冷水「慢火」加熱到微滾,浮沫撈掉就好
🔥 終極安全守則:不管什麼肉,徹底煮熟才是王道!中心溫度至少達70°C↑,切開沒有粉紅色就對了。
🥚 不能洗的食材3:雞蛋|洗了反而壞更快!
蛋殼上的天然防護罩
新鮮雞蛋表面有層肉眼看不見的透明角質層,它就像雞蛋的「防護衣」:
- 鎖住蛋內水分不流失
- 擋住外面細菌不入侵
- 維持蛋的新鮮度
💦 水洗的災難後果
問題點 | 後果嚴重性 |
---|---|
角質層被破壞 | 細菌從氣孔鑽入汙染蛋液 |
蛋內水分蒸發 | 蛋黃塌陷、蛋白變稀 |
保存期限縮短 | 比未洗蛋早壞2-3倍 |
🥚 買到髒蛋怎麼辦?
- [緊急處理] → 用「乾」廚房紙巾輕輕擦掉髒污
- [保存原則] → 直接放冰箱,要煮之前再洗
- [挑選技巧] → 選殼完整無裂痕的,散裝蛋看產銷履歷
📢 冷知識:台灣洗選蛋在工廠就用專業設備清洗殺菌,回家千萬別再洗!非洗選蛋也建議煮之前才沖水。
🍄 不能洗的食材4:香菇|水是香氣的殺手
香菇為什麼怕水?
新鮮香菇像塊海綿,一吸水就完蛋:
- 營養大逃亡:多酚類、香菇多醣體、維生素B群全溶在水裡
- 鮮味被稀釋:獨特香氣分子遇水揮發,煮湯都沒味道了
- 口感變軟爛:吸水後菇體軟塌,煎炒像在吃濕抹布…
🌧️ 碰到泥巴該怎麼清?
▫️ 乾刷法 → 用乾淨小刷子/牙刷輕刷表面 ▫️ 局部清潔 → 濕紙巾擰到「不滴水」擦髒污處 ▫️ 快沖法 → 料理前用流動水沖3秒內撈起,立刻下鍋!
✨ 保存秘訣:買回家不要塞塑膠袋!用紙袋裝放冷藏,避免發霉。乾香菇泡發的水別倒掉,那是天然味精啊!
💡 終極安全備餐SOP(附圖解步驟)
- 生食隔離區:準備專用砧板+刀具處理生肉
- 由生到熟:先切生食→消毒檯面→再處理熟食
- 水分管理:蔬菜水果「洗好瀝乾」再切,避免水滴帶菌
- 溫度控制:冷藏食材取出後1小時內烹煮
- 工具消毒:用1:100漂白水擦拭檯面,砧板撒鹽刷洗
🚨 危險迷思破解:市售「蔬果清潔劑」非萬能!農藥分水溶/脂溶性,清水沖+搓洗比清潔劑更有效,洗完記得再沖15秒。
🧠 專家加碼Q&A
Q:雞蛋放冰箱門架錯了嗎?
A:大錯特錯!冰箱門溫度波動大,雞蛋該放「冷藏下層內側」,溫度最穩定。
Q:冷凍肉要不要先洗再解凍?
A:千萬母湯!直接放冷藏低溫解凍,沖水會讓肉質受損,細菌更易孳生。
Q:香菇蒂頭黑黑的能吃嗎?
A:菌褶變黑代表不新鮮,菇傘摸起來黏滑就該丟棄!新鮮香菇是淺褐色帶光澤。
📣 廚房安全黃金守則
「生食不洗、熟食不碰、溫度控好、細菌跑不了」
下次進廚房前,記得把這四樣食材從清洗名單移除!與其盲目沖洗,不如用對方法守住營養、擋住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