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體育鍛鍊

醫師奇蹟重生!椎間盤壞死靠「醫學瑜伽」免開刀,2招解開全身痠痛結

你還以為椎間盤問題只能靠開刀或吃藥解決嗎?今天要分享一個超勵志的真實故事,主角是謝明儒醫師,他不只是醫生,還是美國瑜伽聯盟認證的老師,但自己卻練瑜伽練到椎間盤突出壞死,痛到無法睡覺、走路都困難。一般人遇到這種狀況,大概早就放棄瑜伽了,但謝醫師不但沒放棄,還改良出一套「醫學瑜伽」,讓自己重生免開刀!更酷的是,他設計的動作超簡單,連95歲阿嬤都能輕鬆練。這篇文章,我會帶你深入謝醫師的驚人旅程,並教你用2個關鍵線索,自己在家解開痠痛結。別擔心,內容全是台灣在地的通俗用語,拒絕難懂的書面話,讓你讀起來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自然!

謝明儒醫師的驚人故事:從瑜伽愛好者到椎間盤壞死患者

謝明儒醫師現在是維克多診所的院長,聽起來風光吧?但你知道嗎,他年輕時差點被自己的熱情害慘。謝醫師從小就有妥瑞氏症,這個毛病讓他身體常常不受控制地抽動,生活超困擾。後來,他迷上瑜伽,發現練瑜伽後症狀改善超多,整個人變得更放鬆、更有自信。那股熱情讓他一路衝到大三時,還特別飛去印度待了2個月,專門學瑜伽。回台灣後,他一邊唸台北醫學大學的醫學院,一邊開瑜伽課教學生,日子過得超充實。

不過,謝醫師天生就是個不服輸的個性,他超愛挑戰高難度動作。你想想看,瑜伽裡那些折來折去的姿勢,像把腳扳到頭後面或倒立,他通通都想試。他說:「那時候我超迷戀這些酷炫動作,覺得能做出來超有成就感,結果忽略人體是有極限的!我一直錯用身體,硬折硬拉,搞到最後悲劇了。」就在他當實習醫師期間,雙重壓力來襲:醫學院功課重到爆,瑜伽課又得備課教學生。有一天,他突然腰臀劇痛到站不起來,緊急去做核磁共振,才發現大事不妙——多處椎間盤突出,最後一節的椎間盤髓核已經退化壞死了!

才20幾歲的年輕醫師,椎間盤就退化壞死?這聽起來超扯,對吧?一般人以為這是老人家的毛病,謝醫師卻在青春年華就碰上。他回憶說:「那時候痛到連睡覺都難,走路像在踩針氈,每天起床都得掙扎半天。」醫生建議他開刀,但他一想到手術風險和復原期,就頭皮發麻。更慘的是,他的妥瑞氏症又開始發作,身體抽動得更厲害。很多人勸他別再碰瑜伽了,但謝醫師沒放棄,因為瑜伽曾是他的救星。他決定賭一把:與其開刀,不如自己改良瑜伽!

什麼是醫學瑜伽?跟一般瑜伽差在哪?一次搞懂免受傷秘訣

謝醫師沒唬爛,他真的靠自創的「醫學瑜伽」重生,還掛保證說「百分之百不會受傷」。那醫學瑜伽到底是啥?簡單說,就是把瑜伽和醫學知識結合,專治疼痛問題。謝醫師解釋,一般瑜伽課當然很好,能讓身體健康、心靈放鬆,但問題是有些動作太複雜,容易讓人受傷。他自己就是活生生例子,練到椎間盤壞死。所以,他改良出一套超安全的版本。

醫學瑜伽的核心是「收斂複雜動作」。謝醫師把傳統瑜伽裡上百種體式,精簡成只有36式,每一招都針對痠痛設計。舉個例子,一般瑜伽可能教你做「輪式」(就是那種把身體拱成橋狀的高難度動作),但醫學瑜伽會改成更溫和的「貓牛式」,專注在伸展脊椎,避免腰椎壓力。謝醫師強調:「這不是要你挑戰極限,而是要幫身體解結。每個動作都考量到筋膜結構,確保不會拉傷。」

那跟復健或按摩有啥不同?謝醫師說,復健和按摩當然有用,能緩解急性痠痛,但都是「被動治療」。意思是,你躺著讓別人幫你按,當下舒服,但問題根源沒解決。他打比方:「就像房子地基歪了,你只粉刷牆壁,壁癌還是會冒出來啊!」復健得天天跑診所,按摩師按完隔天又痛回來,根本治標不治本。醫學瑜伽則是「主動治療」,你自己就能做,隨時隨地練。重點是,它教你正確使用身體,從根本矯正姿勢,這樣痠痛才不會反覆發作。

更棒的是,醫學瑜伽超親民。謝醫師設計的動作大多不用瑜伽墊,想到就能做。像在辦公室坐久了,站起來扭扭腰、拉伸手臂,幾分鐘就搞定。他診所有位95歲阿嬤,原本關節痛到不想動,練了醫學瑜伽後,現在天天自己來報到。謝醫師笑說:「如果阿嬤都能練,你還有藉口嗎?」

疼痛好不了的2大線索!骨盆歪斜和代償效應是元兇

謝醫師的醫學瑜伽,關鍵在「解開痠痛結」。他說,很多人的疼痛拖很久好不了,不是沒努力,而是沒抓到源頭。經過他的研究和親身經驗,他歸納出2個超重要線索。這2招不只幫他免開刀重生,還能讓你避開冤枉路。

線索1:骨盆歪斜——房子地基不穩,全身都遭殃

骨盆就像身體的地基,如果它歪了,整個人體結構都會出問題。謝醫師解釋,骨盆歪斜常是因為久坐、翹腳或站姿不良造成的。他當年就是醫學院唸書時,整天坐著看書,加上教瑜伽時錯誤用力,搞到骨盆移位。結果呢?腰椎壓力變大,椎間盤提早退化。他形容:「骨盆一歪,痠痛就像無解的迷宮,你永遠在繞圈圈。」怎麼檢查自己有沒有骨盆歪斜?簡單一招:靠牆站立,看兩邊肩膀或臀部是否一高一低。有歪斜的話,醫學瑜伽會用特定伸展動作矯正,比如「骨盆擺正式」,躺著抬腿就能調整。

線索2:代償效應——疼痛像壁癌,神出鬼沒全身跑

代償效應超可怕,它讓痠痛到處亂竄!謝醫師說,當身體某部位受傷或無力時,其他肌肉會「代班」支撐,結果負擔過重,引發連鎖疼痛。他自己就是典型例子:椎間盤壞死後,他走路時不自覺用臀肌代償,搞到後來連臀部也痛起來。這種痛就像壁癌,今天在腰、明天跑肩膀,讓你摸不著頭緒。謝醫師用筋膜概念解釋:筋膜是全身的結締組織,像橘子皮一樣包覆肌肉和內臟(切開橘子看,那些白絲就是筋膜)。代償會讓筋膜沾黏,失去彈性,疼痛就擴散了。醫學瑜伽的動作專攻這裡,幫筋膜「鬆綁」,比如「滾筒放鬆法」,用簡單工具就能自己來。

筋膜是什麼?超簡單比喻,一次搞懂身體的保護網

謝醫師超愛用生活例子解釋筋膜。他說:「你家有橘子或葡萄柚嗎?切開來看,果肉外那層白白的薄膜和絲狀物,就是微型的筋膜結構。」筋膜不是啥神祕東西,它是一種結締組織,像有彈性的保鮮膜,從皮膚淺層到深層肌肉、內臟,甚至腦部都包覆住。健康時,筋膜滑順有彈性,讓身體活動自如;但當你姿勢錯、受傷或壓力大時,筋膜會緊繃沾黏,就像橘子皮乾掉變硬,結果就是痠痛、僵硬。

謝醫師當年改良瑜伽,關鍵就在加入筋膜概念。他說,傳統瑜伽有時只拉肌肉,忽略筋膜。醫學瑜伽則設計動作同時伸展兩者,比如「嬰兒式」不只放鬆背肌,還牽動深層筋膜網。這樣練,才能真正「打開痠痛結」。

如何在家練醫學瑜伽?3招入門動作,免器材超簡單

想跟謝醫師一樣免開刀重生?他分享幾招入門動作,完全不用瑜伽墊,想到就能做。重點是每天練5-10分鐘,持之以恆才有效。以下動作他親自掛保證,安全無風險:

  1. 骨盆矯正式(解開線索1)
    躺平在地板或床上,雙膝彎曲腳踩地。慢慢把臀部抬起,感受骨盆擺正。保持5秒後放下,重複10次。這招幫你調整地基,預防腰痛。

  2. 筋膜鬆弛法(對付線索2)
    站著或坐著都行,雙手交叉抱頭。輕輕扭轉上半身,左右各轉10次。動作要慢,像在「擰乾毛巾」,這能放鬆沾黏筋膜,止住到處亂跑的痠痛。

  3. 脊椎保健式
    簡單版「貓牛式」:四足跪姿,吸氣時凹背(牛式),吐氣時拱背(貓式)。重複5-10次。這招強化脊椎彈性,避免椎間盤問題惡化。

謝醫師提醒,練瑜伽最重要是「傾聽身體」。別像他年輕時硬折,感到微痠就好,絕不能痛。如果有舊傷,先諮詢醫生。他診所有個案例:一位上班族久坐腰痠,練了這幾招後,兩個月就改善大半,省下大筆復健費!

真實見證:從醫師到95歲阿嬤,醫學瑜伽改變人生

謝醫師的故事不是特例。他診所收治過各種案例,像那位95歲阿嬤,原本關節炎痛到走不動,子女都勸她別動。但練了醫學瑜伽後,她現在能自己散步買菜,笑容滿面。謝醫師說:「年紀不是問題,重點是開始行動。」他自己更是活教材——靠醫學瑜伽,他不只椎間盤問題穩定下來,連妥瑞氏症都很少發作。現在他推廣這套方法,希望幫更多人免開刀。

結語:你的重生之旅,從今天開始

謝明儒醫師的經歷告訴我們:疼痛不是終點,而是改變的起點。醫學瑜伽不是魔術,而是結合科學的智慧。記住那2個線索——檢查骨盆、注意代償,就能打開痠痛結。別等痛到不行才行動,今天就在家試試那3招入門動作。95歲阿嬤都做到了,你一定也行!免開刀的重生奇蹟,可能就從這一步開始。

如果你有痠痛困擾,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吧!大家一起加油,甩開疼痛。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