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變胖,最愛的牛仔褲卻卡在大腿塞不進去?早上起床發現臉腫、手指緊繃?水腫真的是不少台灣人,尤其是上班族和女生的惡夢!日本血管外科權威醫師林忍就點破關鍵:吃太鹹、水喝太多卻排不掉、還有懶得動,這三寶根本是水腫的鐵三角!別擔心,醫師親授3招超簡單動作,搭配日常小撇步,幫你暢通靜脈循環,跟惱人水腫說掰掰~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腫」?醫師解析關鍵原因
日本橫濱血管診所院長林忍醫師講得很直白,水腫不是沒原因的啦!最主要就是這幾個地雷:
- 吃太鹹啦! 鹹酥雞、滷味、泡麵、加工食品… 這些高鈉美食吃下去,身體為了平衡滲透壓,就會死命抓住水分不放,不腫才怪!
- 水喝不對時機、或身體代謝差。很多人以為水腫就是水喝太多,其實是「排不出去」!尤其代謝差或久坐不動的人,水分更容易堆積。
- 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肌肉幫浦罷工啦! 林忍醫師強調,我們腿部的肌肉就像幫浦,要靠收縮放鬆把血液和水分打回心臟。整天黏在椅子上不動,小腿肌肉完全不工作,血液和水分當然卡在下半身流不動,腳踝小腿就變「麵龜」了!
- 女生荷爾蒙來攪局:生理期前、懷孕時,荷爾蒙變化也容易讓水分滯留。
日本濟生會滋賀縣醫院綜合內科部長松下達彥醫師還特別提醒大家:水腫也可能是身體的警報器! 如果經常性、很嚴重的水腫,特別是伴隨其他不舒服(像喘、很累、尿量變超少),就要小心是不是心臟、腎臟、肝臟出問題,或是靜脈曲張、血栓、甚至腫瘤壓迫血管等狀況。他強烈建議:「水腫要是變成常客,別鐵齒,快去找醫生檢查清楚!」
日本醫師認證!3招超有感「消腫神技」在家就能做
林忍醫師特別推薦幾個簡單到不行的動作,重點在於「暢通靜脈循環」,把卡住的水分和廢物送走!每天花一點點時間做,保養預防或急救消腫都有效:
💆♀️ 神技1:高過心臟 + 順流按摩 (5分鐘)
- 怎麼做: 找張穩固的矮凳或沙發腳凳,舒服地躺下來(床上也可以),把雙腳小腿整個平放抬高在凳子上,確保腳踝高度超過心臟。接著用雙手,從腳踝開始,輕輕地、慢慢地順著小腿往上滑到大腿,再往臀部方向推。想像你在幫血液和水份「導航」,把它們往心臟的方向送回去。
- 關鍵細節: 力道要溫柔但穩定,不是死命按到瘀青哦!可以搭配一點點乳液或按摩油減少摩擦。重點是「由下往上、朝向心臟」的方向不要錯!每天洗澡後或睡前做個5分鐘,超舒服又助循環。
🦶 神技2:腳跟升降運動 (隨時隨地做30下↑)
- 怎麼做: 這個動作站著或坐著都能做,超適合上班偷閒!保持背部挺直,慢慢地、有控制地把腳跟抬到最高點(你會感覺小腿後側肌肉緊緊的),停住1秒鐘,再非常緩慢地放下腳跟,回到地面。這樣算一下。
- 關鍵細節: 林忍醫師說次數不限,但至少做30下才夠力!重點在「慢上慢下」,才能有效啟動小腿的「肌肉幫浦」。松下達彥醫師也大推這個動作,建議每坐1~2小時就起來做個30下,就像幫你的血液流動踩油門,把積在下半身的老廢物和多餘水分打回去!站著做效果更好,還能順便練到平衡感。
🌀 神技3:腳掌畫圈圈 (內外各10圈)
- 怎麼做: 坐在椅子上,腳跟穩穩踩地。只動你的腳掌,先緩慢地向外畫大圈圈10次,再換方向向內畫大圈圈10次。想像你的大腳趾是畫筆,在地板上畫出最大最圓的圈。
- 關鍵細節: 這個動作能靈活腳踝、刺激腳底和小腿的血液流動。畫圈時速度放慢,範圍盡量大,才能充分伸展到腳踝周邊的肌肉和筋膜。腳跟要像黏在地上一樣穩,不要跟著晃動。腳踝卡卡的人做這個會特別有感!
除了動起來!日常「不腫體質」養成術
兩位醫師都強調,想長期抗腫,不能只靠那三招動作,生活習慣才是根本:
- 管好你的鹹嘴巴: 外食族注意!湯汁、醬料減半,少吃醃漬品、加工肉品和洋芋片。煮菜多用香草、辛香料(蔥薑蒜、胡椒、檸檬汁)代替鹽和醬油提味。
- 喝水有訣竅: 不是叫你少喝水!而是「少量多次」均勻喝,別一次灌一大瓶。避免睡前狂灌水,增加腎臟半夜加班負擔。
- 動!就對了: 松下達彥醫師最推健走和慢跑!這類有氧運動能有效鍛鍊下肢肌肉,強化幫浦功能,打造「不易腫的體質」。
- 輔助神器 – 彈性襪: 需要久站、久坐(如櫃姐、護理師、上班族)的人,醫師級壓力設計的彈性襪確實能提供外部支撐,幫助血液往上回流。記得選對尺寸和壓力等級,白天穿,晚上睡覺要脫掉。
- 酒精快閃: 酒精也會干擾水分代謝,腫腫人請適量。
總結:消腫關鍵在「動」與「通」
對付水腫,林忍醫師的按摩抬腳法 + 腳跟升降 + 腳踝畫圈,是暢通靜脈循環的黃金組合。松下達彥醫師則強調「適度運動」才是預防的根本,加上控制鹽分酒精。記得,簡單的動作「持續做」比「一次做爆」更重要!把這些小習慣融入日常生活,搭配注意飲食,才能真正告別水腫,輕鬆塞進你最愛的那條牛仔褲!當然,如果腫得很異常或持續不退,千萬別自己當醫生,快去找專業的檢查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