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專家/林宸安營養師
聽到「糖尿病飲食」,你是不是腦中立刻浮現「什麼都不能吃」、「人生變黑白」的畫面?別擔心!其實控糖飲食可以超有彈性,重點不是拼命限制,而是學會「聰明選、聰明吃」。今天營養師就來大公開實用技巧,讓你吃得滿足、血糖還乖乖聽話!
🍽️ 糖尿病飲食7大黃金守則,照著做就對了!
想穩住血糖,光靠藥物絕對不夠!飲食+運動才是真正王牌。根據國健署《糖尿病與我》手冊和最新臨床指引,掌握這些原則超重要:
-
六大類食物均衡吃!
別再只啃青菜啦!全榖雜糧、豆魚蛋肉、乳品、蔬菜、水果、油脂堅果通通要上桌。每類食物都有獨特營養,身體才能正常運作。營養師會幫你量身打造專屬菜單,別自己亂砍食物種類喔! -
醣類定時定量是關鍵!
穩血糖的祕密武器不是「不吃醣」,而是「固定時間吃固定份量」!突然大吃或餓過頭,血糖就像坐雲霄飛車。
✅ 聰明選醣Tip:把精緻澱粉(白麵包、甜點)換成高纖夥伴!地瓜、糙米、燕麥、新鮮水果都很棒,纖維多能減緩糖分吸收速度。 -
精緻糖&甜食快閃退散!
手搖飲、蛋糕、糖果…這些「糖炸彈」不只飆血糖,還常附贈滿滿油脂(熱量爆表啊!)。真的嘴饞?記得扣掉當餐主食份量,並淺嚐即止。 -
高纖食物是你的神隊友!
膳食纖維簡直是控糖救星!它能:
⭐ 拖住醣類吸收速度,血糖不亂衝
⭐ 撐飽你的胃,不怕餓到亂吃
⭐ 讓便便順暢,腸道也開心
➡️ 把白飯換糙米飯、點心選蘋果芭樂、蔬菜吃好吃滿就對了! -
蔬菜多多益善,但油要少少!
青菜熱量低、纖維高,放心大口吃!但「炒青菜」常泡在油裡…建議改用:
🔥 清蒸、涼拌、水煮、烤
🔥 用香辛料(蒜、薑、胡椒)提味取代油膩醬料 -
挑對油脂,烹調方式很重要!
不是完全不吃油,而是要選好油+用對方法:
✅ 喝牛奶選低脂或脫脂
✅ 吃肉挑瘦肉、多吃魚
✅ 烹調用橄欖油、苦茶油、葵花油
✅ 涼拌、清蒸、烤取代油炸爆炒
✅ 嘴饞時抓一小把無調味堅果(取代餅乾!) -
酒類真的要節制!
酒精熱量高又傷身,男糖友每日不超過30克酒精(約2罐啤酒),女糖友不超過15克。能不喝最好啦!
💡 超實用「糖尿病餐盤」公式
把你的餐盤想像成3等份:
½ 非澱粉蔬菜 + ¼ 優質蛋白質 (豆腐、魚、雞蛋) + ¼ 全榖雜糧 (糙米、地瓜)
照這個比例裝菜,營養均衡血糖穩!
🥦 吃這些真的能降血糖?營養師破解保健品迷思!
「聽說吃苦瓜、紅麴可以降血糖?」門診常被問爆這題!確實有些食物成分被研究認為有輔助效果,但絕對不能取代藥物和正規飲食!先搞懂這些:
-
鉻(Chromium):
它是組成「耐糖因子」的關鍵材料,幫胰島素把血糖送進細胞。缺鉻的人補充可能有助改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但重點來了:不缺的人狂補沒用,還可能讓胰島素阻抗更糟!別亂吃啊~ -
膳食纖維:
控糖界MVP!難消化性麥芽糊精、燕麥的β-葡聚醣都能壓低食物升糖速度。與其吃保健品,不如直接嗑:
🌟 滿滿青菜(每餐至少1.5碗)
🌟 帶皮水果(蘋果、芭樂比果汁好)
🌟 全穀類(燕麥粥、糙米飯)
這些天然食物還附贈抗氧化物質,抗發炎一級棒! -
紅麴:
台灣研究發現紅麴中的Monacolin K等成分,可能提升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但注意!紅麴保健品常添加「莫納可林K」類似降血脂藥成分,務必先問過醫師,避免和藥物衝突。
❗ 營養師真心話:
保健食品是「輔助」角色,乖乖吃藥、認真調整飲食才是根本!想嘗試任何保健品,一定一定先諮詢你的醫師或營養師,別自己當神農氏啊~
🚦 糖尿病飲食禁忌地圖!紅燈黃燈綠燈食物一表看懂
「水果很甜不能吃?」「白飯是地雷?」誤會大了!掌握份量、避開真正大地雷更重要:
類別 | 🚫 紅燈 (快逃!) | 🟡 黃燈 (偶爾少量) | ✅ 綠燈 (放心吃,但控份量) |
---|---|---|---|
蔬菜類 | 炸蔬菜 (天婦羅、蔬菜餅) | 炒蔬菜 (油別太多) | 燙青菜、涼拌菜、烤蔬菜 |
水果類 | 果汁、水果罐頭、果乾、果醬 | 現打果汁 (無加糖) | 新鮮原型水果!選低GI的:芭樂、番茄、蘋果、奇異果 |
全榖雜糧類 | 洋芋片、薯條、蛋糕、甜甜圈、油條、蔥油餅 | 稀飯、蘿蔔糕、玉米 | 白飯/糙米飯、地瓜、芋頭、南瓜、燕麥、無餡饅頭 |
豆魚蛋肉類 | 炸雞、肥肉、香腸/熱狗/火腿、肉鬆、糖醋料理、蚵仔煎 | 甜豆漿、油豆腐、荷包蛋、蛋餅 | 板豆腐、無糖豆漿、蒸魚/烤魚、去皮雞肉、茶葉蛋、瘦豬肉 |
油脂堅果類 | 豬油、牛油、奶油、椰子油、花生醬 | 調味堅果 (蜜汁、芥末) | 橄欖油、苦茶油、無調味堅果 (杏仁、核桃10顆為限) |
乳品類 | 調味乳、煉乳、奶精 | – | 低脂/脫脂鮮奶、無糖優格 |
其他 | 砂糖、蜂蜜、果糖、沙茶醬、甜辣醬、酒精飲料 | 醬油、鹽 (控制量)、番茄醬 | 無糖茶、黑咖啡、開水、香料 (蔥薑蒜、胡椒) |
🍎 水果聰明吃3秘訣:
- 選低GI:芭樂、小番茄、草莓、蘋果優先。
- 帶皮吃:別打汁!保留纖維才控糖。
- 份量是王道:1份水果≈拳頭大,分散在餐間吃。
🔢 醣類代換表在手,美食自由不是夢!
控糖最怕「吃膩」?學會「醣類代換」就能輕鬆變換菜色!記住:每15公克醣類 = 1份,同類食物可以互換⬇️
🍚 全榖雜糧類 (4份醣 ≈ 1碗飯的醣量)
食物 | 份量 |
---|---|
白飯 / 糙米飯 | 1碗 (約200g) |
熟麵條 / 稀飯 / 燕麥粥 | 2碗 |
地瓜 / 芋頭 / 馬鈴薯 | 1碗 (切塊後) |
玉米 (帶芯) | 1又1/3根 |
全麥吐司 | 2片 |
水餃皮 | 12張 |
蘿蔔糕 | 4片 (約1cm厚) |
🍓 水果類 (1份醣)
食物 | 份量 |
---|---|
芭樂 / 蘋果 / 柳丁 | 1顆 (拳頭大小) |
香蕉 | 半根 (約半根) |
葡萄 / 櫻桃 / 小番茄 | 標準飯碗9分滿 (約13顆葡萄) |
西瓜 | 切片連皮半斤 (約260g) |
草莓 | 9顆 (中大顆) |
荔枝 | 5顆 |
木瓜 | 切塊約1碗 (約150g) |
💪 實戰應用範例:
午餐不想吃飯?可以換成:
🔄 地瓜1碗 + 玉米半根
或
🔄 全麥吐司2片 + 小番茄半碗
醣類總份量一樣,血糖一樣穩!
📌 營養師最後叮嚀
糖尿病飲食不是苦行僧修行!掌握「均衡、定時定量、挑好醣、高纖少油」原則,搭配醣類代換技巧,外食族、螞蟻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吃法。記得定期回診、和營養師保持溝通,才能打造個人化控糖菜單。健康與美味真的可以並存,從今天開始聰明吃吧!
諮詢專家/林宸安 營養師
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
專長:糖尿病衛教、健康減重、營養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