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數字比你想的更致命! 最新調查嚇死人,台灣超過6成的人從來沒量過腰圍。男生腰圍超過90公分、女生超過80公分,小心啦!這不只代表褲子要買大一號,更代表內臟脂肪已經超標,腦中風、心血管疾病通通會找上門,壽命直接被打折!
體脂計上的「內臟脂肪」數字到底在說啥?營養師一次說清楚!
體脂計跳出來的「內臟脂肪」數字,是不是看攏嘸?它跟體脂肪率到底差在哪?讓營養師王沛瀅Mia來幫你破解!
📌 體脂肪率:全身脂肪的總成績單
- 白話解釋: 你全身的肥油佔體重的百分比啦!
- 功能: 皮下脂肪幫你保暖、緩衝撞擊;內臟脂肪則是包著你的腸胃肝臟,當它們的保護墊。
- 及格標準:
- 男生超過25% → 肥胖警報!
- 女生超過30% → 肥胖警報!
- 男生15~25%、女生20~30% → 正常範圍(年紀越大標準會稍微放寬喔!)
⚠️ 內臟脂肪:沉默的隱形殺手
- 白話解釋: 專門囤在你肚子裡、包著內臟器官(肝、腸、胰臟)的那層油!最危險的那種!
- 恐怖在哪: 它不像皮下脂肪捏得到,但超標會瘋狂分泌發炎物質,直接搞壞你的血管、搞亂你的血糖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風險飆高!
- 及格標準:
- 男生:4~6
- 女生:2~4
- 危險訊號:
- 10~14 → 肥胖! 脂肪肝可能已經找上你!
- 15以上 → 極度危險! 快減肥、快看醫生!
- 亞洲人更吃虧: 研究發現,跟白人黑人比,我們亞洲人天生比較容易堆積內臟脂肪,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更要小心啊!
「代謝症候群」就是內臟脂肪爆表的紅色警報!
肚子大大(腹部肥胖)就是內臟脂肪太多的最明顯信號,更是「代謝症候群」的入場券!代謝症候群不是單一疾病,是一群會害你得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大集合!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心臟病、中風的機率是健康人的2到3倍!
📋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 (中三項就GG)
- 肚子太大: 男 ≧90cm (35吋) / 女 ≧80cm (31吋) → 首要警訊!
- 血壓飆高: 收縮壓 ≧130 或 舒張壓 ≧85 mmHg (或已在吃高血壓藥)
- 血糖失控: 空腹血糖 ≧100 mg/dL (或已在吃糖尿病藥)
- 三酸甘油酯破表: ≧150 mg/dL (或已在吃降血脂藥)
- 好膽固醇過低: 男 <40 mg/dL / 女 <50 mg/dL
內臟脂肪害你「胰島素阻抗」?關鍵藏在「脂聯素」!
內臟脂肪一多,身體的內分泌就大亂鬥!尤其是這個叫「脂聯素」(Adiponectin) 的好東西會變少:
- 脂聯素是什麼? 它是脂肪細胞分泌的「好激素」,專門幫你:
- 滅火🔥→ 降低身體發炎
- 保護胰臟→ 讓它好好分泌胰島素
- 加速燃燒🔥→ 促進糖分和脂肪代謝
- 重點:瘦子體內的脂聯素比較多!
❌ 抽脂也救不了內臟脂肪!
很多人以為抽脂是萬靈丹?錯!抽脂只能抽掉皮下脂肪,深藏在肌肉層裡面的內臟脂肪根本抽不到!所以抽完脂,體內的發炎、胰島素阻抗問題一樣存在,心血管風險沒解除!
✅ 提升脂聯素才是治本之道!
脂聯素沒辦法用吃的補充(吃到胃裡就被分解光光啦!),但靠生活習慣和飲食就能有效提升!根據國際研究,關鍵在這裡:
脂聯素殺手 👎 | 脂聯素救星 👍 |
---|---|
整天坐著不動當馬鈴薯 | 減重成功 (甩掉肥油最有效!) |
菸抽不停 | 做中強度有氧 (每周2-3次,快走、游泳、騎車都行) |
狂吃油炸、肥肉 | 戒菸成功 |
體重過重 | 吃對好油 (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魚油) |
喝咖啡 (適量黑咖啡) | |
吃香喝辣 (薑黃素、辣椒素) |
營養師強推!剷除內臟脂肪4大飲食法 (台灣版超好實踐)
🥇 第1招: 「地中海飲食」台灣在地化版 (脂聯素UP!)
別被名字嚇到!不用飛去希臘,用台灣當季食材就能輕鬆做到,效果一樣好!
- 水果怎麼吃? 跟得舒飲食不同,一天2份就夠(1份≈1個拳頭大,如1顆小蘋果、半根香蕉)。台灣水果超甜,吃太多反而糖分爆表!
- 蛋白質首選:
- 魚肉是王牌! 每周至少吃2-3次(秋刀魚、台灣鯛、虱目魚都讚)。
- 雞鴨鵝白肉 優先於紅肉。
- 紅肉(牛豬羊) 偶爾吃,一次份量不超過你的手掌心(不含手指)。
- 用好油是關鍵:
- 每天必吃30-45cc好油 (約2-3湯匙)。台灣苦茶油根本是隱藏版冠軍!它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82.51%)比橄欖油(72.85%)還高!耐炒、耐煮,涼拌也香,台灣之光啊!
- 涼拌、低溫煮:特級初榨橄欖油、苦茶油。
- 一般炒煮:苦茶油、酪梨油。
- 紅酒?綠茶更適合台灣人!
- 地中海人喝紅酒,但近一半台灣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缺陷」 (喝酒臉紅就是警訊!),乙醛堆積反傷身。
- 改喝無糖綠茶! 滿滿的抗氧化物「兒茶素」,保護心血管效果一樣棒,還不怕臉紅傷肝!
🥦 第2招: 狂吃「抗炎食物戰隊」
對抗內臟脂肪引起的慢性發炎,這些食物是你的超級隊友:
- 彩虹蔬果: 深綠色蔬菜(地瓜葉、菠菜)、紅黃甜椒、番茄(茄紅素)、藍紫色莓果(台灣可選紅心芭樂、葡萄)。膳食纖維是內臟脂肪最怕的東西!
- 辛香料抗炎三寶: 薑黃(搭配黑胡椒吸收更好)、生薑、大蒜。煮菜時多撒一點!
- Omega-3 好油: 除了魚油,亞麻籽粉、奇亞籽撒在豆漿、優格裡超方便。
- 全穀雜糧: 糙米飯、燕麥、藜麥取代白飯白麵條,穩定血糖不亂飆。
🚫 第3招: 「3大地雷飲食」絕對要閃!
這些東西吃下肚,內臟脂肪會偷笑長更大:
- 「糖衣炮彈」: 手搖飲(全糖、半糖都危險!)、精緻糕餅、加糖優格、調味果汁。糖分直接轉化成內臟脂肪!
- 「壞油炸彈」: 油炸物(雞排、鹽酥雞)、反式脂肪(人造奶油、酥油做的麵包、餅乾)、過量紅肉/加工肉(香腸、火腿)。促進發炎沒商量!
- 「精緻澱粉陷阱」: 白飯、白麵條、白吐司吃太多,血糖坐雲霄飛車,胰島素一直分泌,脂肪囤好囤滿。
⏰ 第4招: 「168間歇性斷食」溫和執行法
不是叫你餓肚子!調整進食時間,讓身體有機會燃燒脂肪:
- 入門這樣做: 一天當中,把吃的東西集中在 8小時內 (例如中午12點到晚上8點),其餘16小時只喝水、無糖茶、黑咖啡。
- 台灣人溫和版Tips:
- 晚餐提早吃比晚吃好 (盡量7點前吃完)。
- 早餐如果一定要吃,延後吃 (例如9點或10點後),然後一樣在8小時內吃完三餐。
- 斷食期間真的餓?喝點無糖高纖豆漿或吃一顆水煮蛋沒關係,重點是大幅減少熱量攝取。
- 效果: 讓胰島素休息、啟動細胞自噬作用,有助減少內臟脂肪。研究顯示對改善代謝症候群有幫助!
營養師真心話:量腰圍比量體重更重要!
想要健康長壽,維持標準腰圍和體重是基本款!定期量腰圍(站直、吐氣、用軟尺量肚臍高度)是最簡單的自我檢測。如果:
- 你的腰圍超標了
- 體脂計的內臟脂肪數字亮紅燈
- 或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胖…
別再亂試偏方! 趕快找專業的營養師或醫師諮詢。每個人的肥胖原因、代謝狀況、適合的飲食比例都不同,客製化的健康管理計畫才能真正幫你找出問題核心,安全有效地甩開內臟脂肪,腰圍瘦下來,健康賺回來!
剷除內臟脂肪是一場健康保衛戰! 從今天開始,用對的飲食策略武裝自己,別讓看不見的脂肪,偷走你寶貴的健康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