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開手機,是不是又被一堆新冠肺炎的謠言轟炸啦?從「確診後肺一定會變菜瓜布」到「喝大蒜水殺病毒」,各種說法滿天飛,搞得人心惶惶。今天我們就來當大家的謠言終結者,把這些被傳得像真的一樣的迷思一個個拆解清楚!
🔍 謠言1:中標新冠肺炎,肺部一定變「菜瓜布」?
大家還記得台灣第一位確診康復的女台商嗎?當時她出院時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有纖維化的現象,結果這個消息被傳來傳去,最後變成「只要得過新冠肺炎,肺部就一定會纖維化」,嚇壞一堆人!
🩺 醫師親自說給你聽:肺纖維化不是絕症!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夏德椿解釋得超清楚:
「其實人體器官在發炎修復的過程中,本來就可能產生纖維組織。就像皮膚受傷會結痂一樣,肺部發炎後也可能留下些許痕跡。」
夏醫師特別強調幾個重點:
- 不是每個確診者都會纖維化:就像有人感冒會咳到肺快掉出來,有人卻只有流鼻水,每個人恢復狀況大不同
- 纖維化≠永久傷害:多數輕症患者根本不會有明顯纖維化,就算有,多數人在3-6個月內會逐漸恢復
- 嚴重度差很大:只有極少數重症患者可能留下較明顯的痕跡,但也不至於到「整個肺變菜瓜布」那麼誇張
👉 簡單說:別再自己嚇自己啦! 多數康復者的肺功能都能恢復正常生活,醫師門診追蹤才是王道!
🧄 謠言2:狂灌醋、大蒜水就能殺死病毒?
最近LINE群組瘋傳:「每天喝大蒜煮水、喝醋可以預防新冠肺炎!」還有人信誓旦旦說「酸性環境能殺病毒」,結果搞得超市大蒜被掃光… 食藥署看到這種亂象,直接跳出來闢謠啦!
🚫 食藥署警告:這些偏方恐傷身!
- 大蒜只是食物:雖然大蒜有些抗菌成分,但濃度根本不足以殺死新冠病毒。就像拿水槍滅森林大火,完全沒用!
- 醋的酸度根本不夠:食用醋pH值約3,但胃酸可是pH1.5-3.5!病毒在胃裡都沒事了,喝醋只是讓自己胃痛
- 過量食用反傷身:有人猛灌大蒜水結果胃潰瘍送急診,喝醋喝到食道灼傷的案例也時有所聞
🌟 真正有效的防疫之道:
- 均衡飲食:每天吃足三色蔬菜(綠、紅、白)+優質蛋白質
- 規律運動:在家做開合跳、深蹲,每天15分鐘就有效
- 充足睡眠:熬夜會讓免疫力下降,盡量11點前躺平
💡 重點提醒:與其相信偏方,不如把買大蒜的錢拿去買新鮮蔬果更實在!
🌡 謠言3:量耳溫不加耳套,測得更準?
疫情期間,進出公共場所都要量體溫,但最近竟有人說:「耳溫槍套耳套會量不準,裸測才準!」甚至有人為了省錢重複使用耳套… 這些行為真的母湯啊!
❗ 食藥署打臉:不加耳套更危險!
- 衛生問題大危機:耳道有分泌物,沒耳套直接接觸可能傳播病菌
- 多數機型需專用耳套:原廠設計時已考量耳套對紅外線穿透率的影響
- 錯誤操作更不準:沒對準耳膜、耳垢太多等因素,比耳套影響更大
📋 耳溫槍正確使用5要點:
| 情境 | 正確做法 |
|---|---|
| 有耳套設計 | 務必使用原廠耳套,破損立即更換 |
| 無耳套設計 | 每次使用前用酒精棉片清潔探頭 |
| 不同廠牌 | 絕對不可混用耳套 |
| 替代方案 | 禁用保鮮膜代替(會影響測溫) |
| 異常數值 | 休息30分鐘後重測,仍異常速就醫 |
特別注意:剛運動完、喝熱飲後量體溫都會偏高,建議靜坐15分鐘再量喔!
💪 對抗謠言最強心法:3查3不
面對疫情謠言滿天飛,記住這個自保口訣:
+ 3查:
1. 查來源:是否來自政府機關/醫療單位?
2. 查證據:有無研究報告佐證?
3. 查日期:是否為最新資訊?
- 3不:
1. 不輕信:聳動標題要存疑
2. 不轉傳:未經查證別分享
3. 不恐慌:保持理性最重要
現在就打開手機檢查:你加入的群組裡有沒有人在傳這些謠言?快把這篇正確資訊分享出去,當個聰明的防疫達人吧!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別讓謠言比病毒傳得更快啦!
🌈 小鼓勵:台灣防疫成績世界有目共睹,與其被謠言嚇到失眠,不如做好實質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就是最強的金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