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玉米竟是隱藏版營養炸彈!專家曝3招挑甜絕招,洗農藥秘訣九成人都做錯

🌽 顛覆認知!玉米不是蔬菜是超級主食

大家去夜市買鹹酥雞,是不是都會順手夾一截玉米?阿嬤煮湯也總愛丟幾塊金黃玉米進去增甜。但你知道嗎?玉米根本不是「蔬菜」!它可是被營養師封為「全穀類之王」的超級主食,營養密度足足是白飯的6倍以上

台灣營養基金會的專家陳巧明副執行長就說,玉米根本是天然維他命罐頭:維生素A、C、E、葉黃素、玉米黃素通通有,還有鐵、鈣、鎂、鉀這些礦物質。重點是它的膳食纖維超豐富,吃下去血糖不會像白飯那樣飆升,超適合想控制血糖又愛吃澱粉的人!

📊 玉米 vs 白飯營養擂台賽(每100g比較)

營養素 甜玉米 白飯 勝出
維生素A(IU) 180 0
維生素C(mg) 5.4 0
鉀(mg) 269 35
膳食纖維(g) 2.7 0.6
熱量(kcal) 86 130

🌱 玉米筍≠小玉米!營養差很大

常有人以為玉米筍是「小時候的玉米」,錯錯錯!這對根本是不同食材!玉米筍是玉米植株的幼嫩果穗,營養成分差超多:

  • 玉米(全榖雜糧類):澱粉含量高,半根玉米=1/4碗飯
  • 玉米筍(蔬菜類):幾乎沒澱粉,脆嫩低卡

雙和醫院營養師薛安栗比喻:「就像馬鈴薯是主食,但馬鈴薯嫩葉就是蔬菜」。想吃飽選玉米,想減熱量就挑玉米筍涮火鍋啦!

🛒 市場實戰!詹姆士主廚挑玉米3大招

型男主廚詹姆士在節目中親自示範,挑玉米要看這三個關鍵:

1️⃣ 重量手感:越沉越甜

把玉米拿在手裡惦一惦,越重的水分越多!特別是那種用塑膠袋包著的,直接整袋拿起來比,重的絕對多汁。記得避開摸起來輕飄飄的,這種通常放太久乾掉了。

2️⃣ 顆粒密技:用指甲偷戳

別害羞!稍微用指甲輕壓玉米粒:

  • 新鮮:一壓就噴汁,顆粒飽滿像要炸開
  • 不新鮮:壓下去扁塌塌,甚至凹下去不回彈
    顆粒排列要整齊緊密,最忌諱中間缺一排像「斷齒梳子」

3️⃣ 玉米鬚藏玄機

掀開葉片看鬚鬚顏色:

  • 綠鬚:還沒熟透,甜度不足
  • 棕鬚略濕潤:完美狀態!
  • 乾枯黑鬚:過老或存放太久
    葉片要翠綠帶點水分,如果邊緣焦黃捲曲千萬別買!

❄️ 阿嬤都不知道的保存妙招

買回家的玉米別急著洗!跟著這樣做放半年一樣鮮甜:

  1. 剝到剩最後2層葉:防水分流失又保鮮
  2. 用保鮮膜裹整根:阻隔冰箱異味
  3. 裝密封袋抽空氣:冷藏5天,冷凍半年不變味
  4. 預煮冷凍術:先水煮8分鐘,冰鎮後擦乾冷凍,煮湯直接丟不用解凍

🚿 農藥迷思破解!清洗4步驟實測

很多人怕玉米農藥多?台大農化系顏瑞泓教授掛保證:「玉米農藥殘留比葉菜類低很多!」因為農民多在穗頭點藥,收成時早就分解。但若還是不安心,跟著這樣洗:

🌟 玉米安心洗攻略

  1. 【乾刷】
    不用沾水!先用舊牙刷把外葉灰塵泥沙刷掉

  2. 【剝葉斷毒】
    連最內層葉子都剝光,摸過葉子的手馬上洗

  3. 【切斷污染源】
    玉米梗底部切除1公分,這裡最容易積農藥

  4. 【水流按摩】
    開小水+軟毛刷,順著玉米紋路刷縫隙
    (重點刷頭部凹槽處)

💡 專家加碼:玉米鬚別丟!

老一輩煮玉米鬚茶不是沒道理!中醫師說玉米鬚利尿消水腫,把洗乾淨的鬚鬚曬乾,煮水當茶喝還能降火氣~

🍽️ 替代白飯創意吃法

營養師建議用玉米取代1/3白飯,這些吃法超受歡迎:

  • 爆米花飯糰:玉米粒+藜麥+毛豆捏成團
  • 金黃玉米粥:玉米磨漿煮粥,加吻仔魚補鈣
  • 冰鎮玉米沙拉:水煮玉米切段,淋優格+蜂蜜

👩🍳 主婦實測心得:
「照詹姆士的方法挑玉米真的超甜!我現在冷凍庫常備煮熟的玉米段,下班煮味噌湯丟兩塊,連小孩都說湯頭變鮮甜~洗玉米用牙刷仔細刷頭部凹槽,煮完完全沒苦味!」

最後提醒!玉米雖好但糖尿病患要控制份量,半根玉米等於一份主食。挑對、洗對、吃對,這款平民黃金穀物才是真正的養生寶藏啊!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