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一位80多歲的廖姓阿嬤,最近整個禮拜都「大不出來」,肚子脹得像顆球,還痛到受不了,只好衝急診求救。 這一檢查不得了,原來是左側降結腸長了腫瘤,把腸子堵得死死的,便便根本過不去!阿嬤這下可受苦了,還好醫療團隊緊急幫她裝了大腸支架,才終於讓卡關的便便順利通關。
🚨 腸癌塞住腸道有多危險?醫:拖久恐「腸子爛掉」!
南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的廖師賢醫師解釋,廖阿嬤這種狀況叫做「腸阻塞」,就是腫瘤在降結腸(大約在左腹部彎曲處)越長越大,硬生生擋住了食物消化後的去路。想想看,就像馬路被大石頭堵住,車子完全動彈不得。腸子被堵住時,身體會發出這些警報:
- 腹脹像打氣球:氣體和糞便堆在腸子裡排不掉,肚子越來越鼓。
- 腹痛如刀割:腸子努力想蠕動推東西過去卻推不動,就會劇烈絞痛。
- 嘔吐連連:下面不通,食物殘渣甚至膽汁就可能往上衝,讓人噁心狂吐。
- 便祕或只拉一點水:想拉拉不出來,或只能解出少量水狀糞便(其實是堵住後方的滲液)。
⚠️ 最恐怖的是:如果放著不管,腸子長期脹壓缺血,可能會壞死、破裂! 醫師沉重地說:「腸子一旦破掉,裡頭的細菌糞水漏進腹腔,馬上引發腹膜炎,細菌毒素進入血液,變成敗血症,這是會要人命的急症!」所以排便卡關伴隨劇痛腹脹,絕對不能當普通便秘硬撐!
🔪 腸癌開刀救命!為何需要「兩階段手術」?
大腸癌最主要的治療還是要靠手術把腫瘤切乾淨。但廖醫師點出關鍵問題:腸阻塞的病人,腸子脹得又大又腫,像吹飽的氣球,這時候直接切非常危險! 為什麼呢?
- 腸壁脆弱易破:脹大的腸子薄得像紙,手術中稍微拉扯就可能破裂汙染腹腔。
- 接合困難:腫脹的腸子無法穩固縫合,容易滲漏引發感染。
- 病人體力太差:腸阻塞常伴隨脫水、營養不良、電解質失衡,根本撐不住大手術。
所以標準做法是「兩階段手術」:
-
第一階段:先做「暫時性人工肛門」
在腹部開個小口,把阻塞近端的腸子拉出來接造口袋,讓堆積的糞便直接排出體外。目的是先救命! 快速解除腸道壓力,讓腫脹的腸子消腫休息,同時改善營養狀態。 -
第二階段:切除腫瘤,接回腸道
等病人體力恢復(通常幾週後),腸子消腫狀況穩定,再開刀把腫瘤連同病變腸段切除,最後把腸子重新接起來,關閉人工肛門。
🤔 怕人工肛門?怕開兩次刀?「大腸支架」成救命新選項
雖然兩階段手術是標準解法,但很多病人聽到「人工肛門」就嚇壞了!擔心身上掛袋子影響外觀、生活不方便、有異味。特別是老人家,常合併心肺功能不好,光想到要全身麻醉開兩次刀,風險高到讓人卻步!
廖師賢醫師提到,現在有另一種選擇:「大腸支架置放術」! 這是什麼技術?
- 免開刀、免全身麻醉! 醫師用大腸鏡(從肛門進入)找到腫瘤阻塞的位置。
- 在狹窄處撐開金屬網狀支架:就像在堵塞的隧道裡放個金屬網撐開通道,讓糞便能通過。
- 快速解決阻塞症狀:通常放置成功後,病人很快就能排便排氣,腹脹腹痛大幅緩解。
裝支架最大好處是「爭取黃金時間」! 阿嬤不用立刻面臨大手術壓力。腸子通了,就能開始吃營養食物,體力變好,後續再安排腹腔鏡微創腫瘤切除手術,甚至配合化療、標靶等治療,整體生活品質好很多!
⚠️ 支架不是萬靈丹!這些人可能不適合
廖醫師特別強調,大腸支架雖然是利器,但絕非所有腸阻塞病人都適用! 它也有潛在風險和限制:
- 腫瘤位置很關鍵:支架比較適合裝在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等較直的腸段。若腫瘤長在彎曲處(如脾彎、肝彎)或小腸,放置困難度高。
- 腫瘤特性有影響:太硬的腫瘤、腸子已經嚴重扭轉變形,可能撐不開。
- 風險不可輕忽:
- 支架刺激腸壁:可能疼痛、出血。
- 最怕腸穿孔:萬一支架把腫瘤或腸壁撐破,糞便漏出就糟了!
- 支架滑脫移位:可能沒撐到該撐的位置,或掉到腸子其他地方。
- 再次阻塞:腫瘤可能從支架網孔長進來,或支架被糞便塞住。
「一定要由專業醫師詳細評估!」 廖醫師說,醫師會看腫瘤位置、長度、病人整體狀況,甚至透過電腦斷層影像判斷,才能決定用支架、人工肛門還是直接開刀最安全有效。沒有哪種方式最好,只有最適合當下病人狀況的選擇!
🛡️ 腸癌沉默殺手!醫師伯伯苦口婆心:50歲以上一定要做「這件事」
經歷過無數案例,廖師賢醫師語重心長地呼籲:「大腸癌早期根本沒感覺!等到像阿嬤這樣便秘、腹痛、阻塞才發現,常常已經不是最早期的癌了。」
他強烈建議兩大族群要特別注意:
- 年過50歲的民眾:年紀是大腸癌主要風險因子。
- 家族有大腸癌病史的人:風險比一般人高很多。
「政府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拜託一定要去做!」 這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初步篩檢。檢查前不用特別準備,在家採集一點點糞便樣本即可。如果結果是陽性(有潛血反應),千萬別鐵齒,務必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才是揪出早期癌前病變(息肉)或早期癌症的黃金標準。早期發現的腸癌,治療效果非常好,根本不用走到腸阻塞、裝支架或人工肛門這一步!
📌 重點整理:便秘伴隨這些症狀,快就醫!
- 便祕超過一週,尤其伴隨腹脹、腹痛。
-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例如本來很順突然便秘,或便秘腹瀉交替)。
- 莫名噁心、嘔吐,特別是吐的東西有糞臭味。
- 感覺想拉拉不出來,或只解出少量水便、血便。
- 體重莫名減輕、容易疲倦。
別再以為便秘只是小事!尤其是中老年人,或症狀持續惡化時,絕對要趕快找醫生檢查清楚,揪出背後真正的原因,才能遠離腸阻塞、腸壞死、腹膜炎這些恐怖的奪命併發症! 健康真的不能等,定期篩檢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