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冷吱吱,阿公阿嬤常掛在嘴邊的「冷到心臟痛」可不是開玩笑!研究發現,當氣溫掉到17°C以下,中風的威脅瞬間飆高18倍!這數字真的嚇死人,尤其像今年十月,咱們寶島那位很有份量的歌手郭金發大哥,在台上唱歌唱到一半突然倒下,醫生研判很可能就是高血壓引發心肌梗塞,實在讓人唏噓。冬天根本就是心血管的「魔鬼季節」,血管冷到縮起來,血壓「咻」一下衝上去,心肌梗塞、腦中風通通虎視眈眈,特別是本來就有高血壓的朋友,真的要打醒十二萬分精神!
❄ 你是心血管疾病的「未爆彈」嗎?這些危險因子快自查!
心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下面這些情況,中一個風險就加一層,中的越多越危險:
- 「三高」纏身: 血壓老是降不下來、心臟已經在抗議、血糖像坐雲霄飛車、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爆表,這些都是超級警報!
- 「中廣」身材: 肚子一圈油比全身胖更可怕!男生腰圍超過90公分(約35.5吋)、女生超過80公分(約31.5吋),危險指數立刻飆高。
- 懶骨頭一族: 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根本是「沙發馬鈴薯」真人版,血管都生鏽啦!
- 重口味愛好者: 吃飯沒鹹到像打翻鹽罐就不爽,甜點蛋糕當飯吃,豬油、牛油、人造奶油、酥油(氫化油)來者不拒。
- 菸酒不離手: 抽菸傷血管又傷心,過量喝酒更慘,高血壓、心律不整通通找上門。
- 壓力山大族: 整天神經緊繃、焦慮失眠,身體一直處於「備戰狀態」,血管長期疲勞轟炸。
❄ 救命關鍵!「FAST」口訣,一眼看穿是不是中風!
身邊的人突然怪怪的?別猶豫!立刻用「FAST」口訣檢查,搶時間就是搶生命!
- F(Face 臉歪歪): 叫他笑一下或做個鬼臉,看兩邊臉是不是對稱?有沒有一邊特別沒力、嘴角下垂?
- A(Arm 手軟軟): 請他雙手平舉像超人飛翔,維持10秒鐘,觀察有沒有某一隻手特別沒力、一直往下掉?
- S(Speech 話講不清): 請他講一句完整的句子,例如「今天天氣很好」,聽聽看講話有沒有大舌頭、含糊不清,或根本講不出來、語無倫次?
- T(Time 搶時間): 上面三項只要有任何一項出現問題,中風的機率就高達七成!這時千萬別慌,立刻記下症狀開始的時間(幾點幾分),火速打119送醫!急性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短短3小時,越快處理,後遺症越少!
❄ 營養師壓箱寶!7招顧好心血管,安心過寒冬
不想讓心血管在冬天罷工?跟著營養師這樣做,從裡到外築起防護罩:
🛡️ 1. 跟「游泳圈」說掰掰,腰圍是健康指標!
- 體重過重、特別是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對心血管壓力超大。男生目標腰圍 < 90公分,女生 < 80公分。減肥不是為了美,是為了命!從調整飲食和增加活動量開始,慢慢來但一定要堅持。
🩺 2. 穩住「三高」是基本功!
-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絕對不能放著不管!乖乖吃藥、定期回診追蹤是基本。更重要的是,改變生活型態:吃得清淡點、多動一點、戒菸少酒、學會放鬆。控制好三高,中風風險就能大幅下降!
🏃 3. 動起來!血管才會「Q彈」有活力!
- 每周至少5天,每次30分鐘,達到會微喘、有點流汗但還能講話的「中度運動」強度(像快走、騎腳踏車、游泳),每周累積150分鐘。研究證明這樣能降低1/4心血管疾病復發率!天冷運動要特別注意:
- 避免一大早或深夜太冷的時候出門運動。
- 熱身要做足,運動完也要慢慢緩和。
- 心血管患者避免激烈運動(如衝刺、舉很重)。運動中如果覺得喘不過氣、胸悶胸痛、頭暈眼花,立刻停下來休息!如果沒改善,別硬撐,趕快就醫!
🧥 4. 保暖做得好,血管不「抽筋」!
- 起床瞬間最危險! 被窩內外溫差大,血管容易劇烈收縮。建議在床邊放件保暖外套或背心,坐起來先披上,等一兩分鐘適應溫度後再下床。浴室、客廳也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過大。運動流汗後,要趕快把濕衣服換掉,加件衣服,別讓身體一下子冷掉。
� 5. 喝酒?真的只能「淺嚐即止」!
- 常聽說喝點酒對心血管好?那是指「非常少量」!喝過頭反而害慘心臟肝臟。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個。什麼是1個酒精當量?就是15公克純酒精,換算常見酒類大約是:
- 啤酒(約4-5%):375c.c. (約1罐)
- 紅酒/水果酒(約10%):150c.c. (約1小杯紅酒杯)
- 威士忌/白蘭地(約40%):40c.c. (約1個shot杯)
- 高粱(約58%):25c.c. (約半個shot杯)
- 長期過量會導致高血壓、心肌病變、脂肪肝,得不償失!
🚭 6. 戒菸吧!血管會感謝你!
- 抽菸對心血管的傷害超乎你想像!抽菸者得心血管病的風險比不抽菸的高80%,連旁邊吸二手菸的都增加30%風險!菸會讓心跳飆快、血壓升高,更會破壞血管內皮,讓血管發炎、血小板亂黏,血栓、心肌梗塞風險大增。好處是,戒菸1年,風險就降到抽菸時的一半;戒超過15年,風險就能降到跟沒抽過菸的人一樣!為了自己和家人,下定決心戒了吧!
🥗 7. 吃「得舒飲食」!降血壓護血管超有效!
- 這可不是普通的健康餐!得舒飲食 (DASH Diet) 是專門設計來對付高血壓的吃法,效果驚人!國外大型研究發現,認真執行8週,血壓平均能降8-10%,效果跟吃一顆降血壓藥差不多!台灣董氏基金會也推廣適合我們口味的「台灣版得舒飲食」5大重點:
- 主食換全穀: 白飯、白麵條、白吐司out!改吃糙米飯、五穀飯、燕麥、全麥麵包,纖維多、營養更豐富。
- 蔬果吃到飽: 天天5份蔬菜 + 5份水果(一份大約是飯碗半碗~八分滿)。注意!糖尿病患者水果份量要減半或諮詢營養師,優先選低GI水果(如芭樂、小番茄、蘋果)。
- 低脂奶天天喝: 每天1.5~2杯(360-480c.c.)低脂或脫脂牛奶或無糖優格,補鈣質也幫助降血壓。
- 紅肉換白肉: 豬肉、牛肉、羊肉(紅肉)的飽和脂肪較高。優先選擇雞肉、鴨肉、魚肉(特別是深海魚如鮭魚、鯖魚),豆製品(豆腐、豆乾)也是好選擇。
- 用好油、吃堅果: 烹調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避免豬油、牛油、奶油、人造奶油、酥油(氫化植物油)。每天吃1湯匙無調味的堅果種子(約大拇指大小的量,如杏仁、核桃、腰果、芝麻)。
❄ Donna營養師真心話:心血管殺手不分年齡!
別再以為心血管疾病是老人家的專利!新聞上三、四十歲青壯年突然中風、心肌梗塞的案例越來越多。這個「無聲殺手」真的隨時在身邊,全年齡都要提高警覺!
養成上面7個好習慣是根本。特別推薦「得舒飲食」,它富含蔬菜、水果、低脂奶類和好油脂,是一種高鉀、高鈣、高鎂,同時低飽和脂肪、低總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模式。好處多到數不完:
- 有效降低血壓和血脂肪。
- 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 研究顯示還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 充足的鈣和鎂,對骨頭健康也超加分!
⚠ 重要提醒:得舒飲食雖好,但不是人人適合!
- 腎功能不好、正在洗腎的朋友,因為鉀、磷可能攝取過量,需要專業調整。
- 腸胃功能差、容易脹氣腹瀉、或正在吃腸胃藥的人,大量纖維可能造成負擔。
- 糖尿病患者在執行時,特別是水果和全穀類份量的拿捏,強烈建議先找營養師諮詢,量身打造適合你的吃法。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從今天開始,好好照顧你的心血管,別讓低溫有機可乘。健康,才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富!
關於作者 Donna營養師 本名陳怡錞,畢業於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班。是台灣知名營養保健講師,擁有近千場演講經驗。深信「預防勝於治療」,致力於將專業營養知識轉化為大眾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行動。專長領域涵蓋:營養保健、疾病營養調理、預防醫學、健康減重管理、保健食品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