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轉冷,街邊薑母鴨店就排滿人潮,熱騰騰的湯鍋冒著白煙,光看就覺得全身都暖起來啦!但你知道嗎?有人吃完隔天喉嚨痛到像刀割,有人感冒反而更嚴重,到底問題出在哪?微笑藥師網這次要來跟大家聊:為什麼別人吃補像充電,你吃補卻像踩地雷?
一、冬天進補先看體質!溫補涼補差很大
🔥 你是「易燃體質」嗎?
先摸摸自己臉頰:是不是容易泛紅?早上起床喉嚨乾到像沙漠?如果還常嘴破、失眠、便秘,拜託別跟風吃薑母鴨!這種「火氣大體質」吃溫補根本是火上加油。我有個常客王小姐,去年冬天連吃三天羊肉爐,結果牙齦腫到沒辦法咬東西,還得來藥局買消炎藥…
✅ 燥熱體質這樣補:
- 平補首選:四神湯(蓮子、山藥、茯苓、芡實)煮到綿密,超顧脾胃
- 涼補推薦:白木耳蓮子湯加點枸杞,睡前喝一碗超舒服
- 家常料理:冬瓜蛤蜊湯、絲瓜燴豆腐,清甜又退火
❄ 寒性體質看這裡!
如果你符合這些特徵:
☑️ 冬天棉被蓋三層還是手腳冰冷
☑️ 喝冰飲馬上拉肚子
☑️ 臉色蒼白像吸血鬼
這種「陽虛體質」最需要溫補!但要注意👉 感冒中別亂補(後面會詳細說)
✅ 溫補這樣吃最安全:
料理 | 關鍵食材 | 適合情況 |
---|---|---|
麻油雞 | 老薑、黑麻油 | 經期後補血 |
藥燉排骨 | 當歸、黃耆 | 容易疲勞 |
桂圓紅棗茶 | 龍眼乾、紅棗 | 睡前暖身 |
二、感冒吃薑母鴨?藥師親授黃金準則
門市最常被問:「藥師啊,我鼻水流不停,吃薑母鴨驅寒好不好?」答案竟然是…看感冒類型!
🌀 風寒感冒 vs 風熱感冒比一比
我畫了張超實用對照表:
症狀 | 風寒感冒 | 風熱感冒 |
---|---|---|
喉嚨 | 癢癢的 | 腫痛像吞刀片 |
痰/鼻涕 | 透明水狀 | 黃綠色濃稠 |
體感 | 怕冷想裹棉被 | 身體發熱想吹風 |
適合吃 | 清淡雞湯(去酒) | 梨子、白蘿蔔湯 |
🚫 感冒吃薑母鴨三大禁忌
- 加米酒絕對NG:酒精會讓黏膜更腫脹,喉嚨痛秒加劇
- 鴨肉比你想的毒:中醫說鴨肉屬「發物」,發炎時吃等於煽風點火
- 麻油是隱形殺手:燥熱體質一碰就爆痘,經期來吃還會血崩!
✅ 風寒感冒這樣調整
如果真的很想喝薑母鴨,藥師教你「安全版」煮法:
- 鴨肉換成雞腿肉(去皮更佳)
- 絕對不加米酒和麻油
- 老薑改嫩薑,加蔥白三段
- 秘密武器:放一把「紫蘇葉」能加速驅寒
📍 真實案例:上週寒流來,李先生淋雨後頭痛鼻塞,我教他用「生薑蔥白雞湯」(雞肉+嫩薑+蔥白+白胡椒),喝兩碗蓋被發汗,隔天症狀好七成!
三、手腳像冰棒?四種體質暖身攻略
冬天手腳冰冷不是多穿襪子就有用!先搞懂你是哪類型:
🔥 類型1:陽虛寒冰掌
特徵:穿發熱衣還發抖、喝熱水也不流汗
必吃:當歸生薑羊肉湯、肉桂拿鐵
禁忌:生魚片、冰品
💧 類型2:血虛蒼白族
特徵:指甲按下去變白久久不回紅、蹲下站起眼前發黑
必吃:豬肝菠菜湯、葡萄乾堅果
按摩:每天按壓手腕「內關穴」3分鐘
🌬 類型3:氣虛軟腳蝦
特徵:講話有氣無力、爬樓梯喘吁吁
必吃:黃耆枸杞雞湯、人參茶
動作:腳尖墊高練習(促進血液回流)
🧊 類型4:瘀阻麻痺腿
特徵:手腳末端發紫、久坐像針刺
必吃:黑木耳炒薑絲、洛神花茶
秘技:睡前穿壓力襪抬腿15分鐘
💡 藥師的冬季養生筆記
- 進補最佳時機:早上9-11點(脾胃經運行)
- 感冒癒後調理:用「四神湯」修復腸胃比十全大補更安全
- 暖身茶飲配方:
紅棗3顆+桂圓5顆+生薑薄片2片
保溫杯悶20分鐘 - 地雷行為:
✘ 泡溫泉馬上吃補 → 血管擴張易暈眩
✘ 空腹吃麻油料理 → 傷胃黏膜
最後提醒大家,最近診所爆滿流感病例!如果感冒出現高燒三天不退、濃黃痰帶血絲,別再自己食療了,快去看醫生啊~
本文由微笑藥師網廖偉呈藥師撰寫,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師,專注用藥安全與中醫養生整合照護。
☕ 冬日暖身小互動:你試過最有效的驅寒方法是什麼?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