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團圓最開心就是圍爐吃美食啦!但大魚大肉連吃好幾天,是不是常常覺得肚子脹得像氣球,胃悶悶痛痛超不舒服?別擔心,這次教你怎麼聰明吃年菜,搭配 超簡單養胃湯品 跟 超神效穴位按摩,讓你享受美食不怕胃抗議,過年開心不發胖!
為什麼過年特別容易脹氣胃痛?原來是這些原因!
過年聚餐一攤接一攤,餐桌上少不了油膩的佛跳牆、香噴噴的東坡肉、甜甜的年糕,再加上邊吃邊聊不知不覺就吃過量。我們的胃就像一個小工廠,一下子塞進太多 高油、高糖、難消化 的食物,工廠來不及處理,就會罷工抗議啦!常見的狀況有:
- 胃脹氣: 肚子鼓鼓的,按下去會痛,一直打嗝或放屁。
- 消化不良: 食物感覺卡在胃裡下不去,胸口悶悶的。
- 胃痛或胃悶: 上腹部隱隱作痛或持續不舒服。
- 火燒心(胃酸逆流): 胸口熱熱刺刺的,喉嚨有酸味。
健康吃年菜不傷胃!2道「養胃補氣」家常料理學起來
不想年假都在胃痛中度過?這兩道料理 營養均衡、好消化,又能 溫和滋補脾胃,過年期間穿插在年夜飯或聚餐中吃,幫你的胃減輕負擔!
🍗 1. 【五彩糖醋雞塊】營養滿分、清爽無負擔
這道菜超適合當年菜!顏色喜氣又豐富,用 大量蔬菜搭配優質雞胸肉,加上 自製少糖少負擔的糖醋醬,酸甜開胃又不油膩,大人小孩都愛吃!
✨ 食材準備 (約3-4人份):
- 雞胸肉 1塊 (約200g) – 低脂高蛋白
- 洋蔥 半顆 (切小片) – 幫助消化
- 紅甜椒 1顆 (去籽切小塊) – 富含維他命C
- 黃甜椒 1顆 (去籽切小塊) – 增加口感顏色
- 青花菜 1小朵 (切小朵) 或 青江菜 3-4株 – 膳食纖維多多
- 無調味腰果 2大匙 – 增加香氣和好油脂
- 橄欖油 1.5大匙 – 健康好油選擇
🍯【自製健康糖醋醬】:
- 番茄醬 3大匙 (選成分單純的)
- 蘋果醋 或 白醋 2大匙 (蘋果醋更溫和)
- 蜂蜜 或 椰子花蜜 1小匙 (取代精緻糖)
- 鳳梨汁 或 水 50cc (增加天然果香)
- 太白粉水 1小匙太白粉+1大匙水 (最後勾芡用)
👩🍳 超詳細步驟這樣做:
- 蔬菜處理: 洋蔥、紅黃甜椒洗淨切小片/塊。青花菜洗淨切小朵 (或用青江菜洗淨剝開備用)。全部放入大碗中。
- 拌入好油: 在蔬菜碗裡淋上 1大匙橄欖油,用手或湯匙輕輕抓拌均勻,讓蔬菜表面都沾到薄薄的油。這樣烤起來才不會乾柴,顏色也更漂亮!
- 雞肉切丁: 雞胸肉切成約 2公分大小 的丁狀。大小盡量一致,受熱才會均勻。
- 烤蔬菜與雞肉: 把拌好油的蔬菜、雞肉丁、腰果 一起平鋪 在烤盤或氣炸鍋籃裡。表面再 輕輕噴灑或刷上剩下的半大匙橄欖油。
- 進爐烘烤:
- 氣炸鍋: 用 180度 先烤8分鐘,拉出搖晃一下翻面,再 用200度烤4-5分鐘 到雞肉熟透、蔬菜邊緣微焦上色。
- 烤箱: 用 200度 烤15-18分鐘 (中途可翻動一次),烤到雞肉熟、蔬菜軟化。
- 煮健康糖醋醬: 等待烤的同時來煮醬!把番茄醬、醋、蜂蜜(或椰子花蜜)、鳳梨汁(或水) 全部倒入小鍋,用 小火 慢慢加熱,邊煮邊攪拌避免燒焦。煮到小滾冒泡。
- 勾芡收汁: 轉 中大火,把調好的太白粉水 慢慢倒入 滾沸的醬汁中,同時 快速攪拌!你會看到醬汁馬上變濃稠,攪拌約10-15秒就關火備用。記得不要一次倒太快,會結塊哦!
- 燙綠色蔬菜: 煮一鍋水加 少許鹽和幾滴油,水滾後放入青花菜 (或青江菜) 燙約 1分鐘,顏色變翠綠馬上撈起瀝乾。這樣能保持脆度和營養。
- 組合拌勻: 把烤好的蔬菜雞肉腰果倒入一個大碗,趁熱 淋上煮好的糖醋醬,用湯匙或筷子 溫柔地拌勻,讓每一塊都沾上醬汁。
- 美美擺盤: 將燙好的綠色蔬菜 圍著盤子邊緣 擺一圈。把拌好醬汁的五彩雞肉 盛到盤子中央 就大功告成啦!顏色繽紛超有年味!
💡 小撇步:
- 怕雞胸肉柴?烤之前可以用 少許鹽、米酒、太白粉 抓醐10分鐘,更嫩口。
- 腰果最後5分鐘再加入烤,避免烤焦變苦。
- 喜歡酸一點?起鍋前醬汁可再加半匙醋提味!
🍲 2. 【養胃補氣雞肉湯】溫和滋補、脾胃最愛
過年吃多了油膩,來碗 溫和滋補的湯品 最舒服!這道湯融合了 中醫養胃補氣 的智慧,用 溫和的藥材搭配雞腿,湯頭清甜不苦澀,喝完胃暖暖的,幫助消化又補元氣!
✨ 食材準備 (約4-6人份):
- 小棒棒雞腿 6-8隻 (或雞翅、半雞切塊也行)
- 生薑 5-8片 (老薑更佳) – 溫胃散寒
- 雪白菇 或 鴻禧菇 1包 (約100g) – 增加鮮味和纖維
- 簡化版四神湯料 (可於中藥行購買配好一包):
- 芡實 1錢 (健脾)
- 蓮子 1錢 (補脾安神)
- 山藥 (乾品) 1錢 (補脾肺腎) 或 新鮮山藥一段切塊
- 茯苓 半錢 (利濕健脾)
- 紅棗 5-6顆 (洗淨剪開) – 補氣養血
- 枸杞 1大匙 (約2錢) – 滋補肝腎
- 清水 約1500cc
👩🍳 超詳細步驟這樣做 (電鍋超方便!):
- 處理雞肉去腥: 雞腿洗淨。煮一鍋 冷水 放入雞腿,加 2片薑、1匙米酒,開中火煮到 水滾 表面出現浮沫。立刻關火,把雞腿撈出,用 溫水沖洗乾淨 血沫雜質。這步叫「汆燙」,是湯清澈不腥的關鍵!
- 藥材快速清洗: 把四神湯料、紅棗、枸杞 放入 濾網中,用 乾淨的清水快速沖洗一下 去除表面灰塵即可,不要泡洗太久以免流失味道。茯苓、芡實 如果買到塊狀較大,可稍微捏碎。
- 電鍋內鍋組裝: 將處理好的 雞腿、洗淨的藥材 (四神、紅棗)、生薑片 全部放入 電鍋的內鍋 中。倒入 約1500cc的清水 (水量大約蓋過食材再高2-3公分)。
- 外鍋加水燉煮: 在 電鍋外鍋 倒入 量米杯1.5杯的水。蓋上鍋蓋,按下開關開始燉煮。
- 處理菇類: 等待電鍋跳起時,把 雪白菇根部切除,用手輕輕 剝成小朵 洗淨備用。枸杞也先洗淨備用 (如果怕枸杞煮爛,可以最後放)。
- 第一輪燉煮完成: 電鍋開關跳起後, 不要馬上開蓋! 讓它 繼續悶著至少15分鐘,讓藥材精華更釋放。
- 加入菇類再煮: 打開鍋蓋,把 雪白菇 放入內鍋湯中。這時可以 試試湯的味道,如果覺得藥材味夠了,可以把四神的渣渣撈掉一些 (但留著吃也OK)。 外鍋再倒入 半杯到1杯的水,蓋上鍋蓋,再次按下開關烹煮。
- 最後調味與完成: 第二次跳起後,加入 洗淨的枸杞 和 適量的鹽巴 調味 (建議先加1小匙試試,不夠再加)。輕輕攪拌一下,蓋上鍋蓋再悶5-10分鐘,讓枸杞膨脹、味道融合就完成囉!
💡 小撇步:
- 怕中藥味?四神湯料可以減半,或煮好後把渣渣撈掉,湯頭會更清爽。
- 用新鮮山藥:在步驟7和菇類一起加入,煮到軟即可。
- 湯表面若有多餘油脂,可以用湯匙輕輕撈掉,喝起來更清爽。
- 這湯熱熱喝最好,剩餘的放涼冷藏,隔天加熱喝味道更濃郁!
吃太飽胃脹痛?4個「急救穴位」按壓立刻舒緩!
年菜當前不小心吃多了,胃開始脹痛不舒服怎麼辦?別急著吃胃藥!隨身自備的 「人體胃藥」— 穴位按摩 快學起來!找個椅子坐下,花個幾分鐘按壓,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不適超有效!
🧘 1. 足三里穴 – 健腸胃萬能穴!
- 為什麼有效? 中醫說「肚腹三里留」!這是調理 一切腸胃問題 的超級大穴,能 健脾胃、補中氣、通腸道。脹氣、胃痛、消化不良、甚至拉肚子都有效!
- 位置怎麼找? 採坐姿。先找到膝蓋外側下方有個明顯的凹陷處(叫「外膝眼」)。將你的 四指併攏 (食指到小指),放在這個凹陷處下方,小指外緣靠近 小腿脛骨外側 的位置就是足三里。按下去會有明顯的 痠脹感,有時會麻到腳背。
- 怎麼按? 用大拇指指腹, 垂直 按壓穴位,力道以 有痠脹感但不劇痛 為原則。 每次按壓5-10秒,休息2秒,重複3-5分鐘。雙腳都要按!也可以用暖暖包熱敷這個穴位加強效果。
🧘 2. 中脘穴 – 緩解胃痛、脹氣超有感!
- 為什麼有效? 這個穴就在胃的上面!是 調理胃部疾病 最直接的穴位,能 和胃降逆、消脹止痛。專門對付 胃痛、胃脹、消化不良、嘔心想吐。
- 位置怎麼找? 躺著或坐直。先找到 胸骨最下端 (低頭時脖子下摸到一塊凸凸的骨頭,往下滑到盡頭) 和 肚臍。兩者連線的 正中間點 就是中脘穴。簡單記:肚臍正上方 約四寸 (自己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
- 怎麼按? 用 食指、中指、無名指 三指的指腹 一起輕輕按壓 中脘穴。順時針 輕輕畫圈按摩,力道溫和。 按揉3-5分鐘。吃飽後或胃不舒服時按特別有效!搭配熱敷更舒服。
🧘 3. 內關穴 – 止嘔、助消化、緩解胸悶!
- 為什麼有效? 這個穴能 寬胸理氣、和胃降逆、寧心安神。對 噁心、想吐、胃脹悶、消化不良、暈車、壓力大引起的胃痛 效果很好!還能緩解胸悶心悸。
- 位置怎麼找? 掌心向上。從 手腕橫紋 中間點,往手肘方向 量約三指寬 (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 的位置。在 兩條大筋 (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 之間。按壓會有明顯痠脹感。
- 怎麼按? 用 大拇指指尖 用力 垂直按壓,會有強烈痠麻感。 每次按壓10-15秒,休息3秒,重複3-5分鐘。左右手都要按。噁心想吐時用力按壓這個穴很有效!
🧘 4. 太衝穴 – 順氣解鬱、改善腸胃功能!
- 為什麼有效? 這是肝經的重要穴位。中醫說「肝氣犯胃」,壓力大、心情差容易影響腸胃!按太衝能 疏肝理氣、緩解壓力、幫助順氣、改善因情緒引起的胃痛、脹氣。
- 位置怎麼找? 在腳背上。找到 大腳趾和第二腳趾 的骨頭,往腳踝方向摸,在兩根骨頭 交會前的凹陷處 就是太衝穴。按壓會有明顯痠脹感。
- 怎麼按? 用 大拇指指尖 用力按壓凹陷處。 力道可以稍重,有痠脹痛感為佳。 按壓10秒,休息2秒,重複3-5分鐘。雙腳都要按。生氣或壓力大時按這個穴特別舒暢!
📌 穴位按摩小提醒:
- 按壓前先深呼吸放鬆。
- 力道以 有明顯「痠、脹、麻」感 但 可忍受 為原則,不要按到劇痛。
- 每個穴位按壓 3-5分鐘,一天可按壓 2-3次。
- 吃飽飯後 半小時內 避免用力按壓腹部穴位 (如中脘)。
- 持續按壓幾天 效果更好,不只急救更能調理體質!
過年健康吃!預防勝於治療的小叮嚀
想要過年腸胃不鬧脾氣,預防絕對比事後補救更重要!記住以下幾個小秘訣:
- 細嚼慢嚥是王道: 每一口食物 至少咬20-30下。咬得越細碎,胃的負擔越小,也更容易有飽足感,避免吃過量。
- 先吃菜,再吃肉和飯: 開動時,先吃 大量蔬菜 (特別是深綠色葉菜) 墊胃,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有助延緩血糖上升和增加飽足感,自然不會吃太多肉和澱粉。
- 油膩大餐配杯「解膩茶」: 聚餐時準備 無糖的熱麥茶、普洱茶、山楂烏梅茶 或 溫熱開水。邊吃邊小口喝,幫助去油解膩,也避免喝含糖飲料增加負擔。
- 七八分飽就停筷: 感覺 「好像還能再吃一點」的時候就該停了!這時通常已有七八分飽,等20分鐘飽足感會更明顯。把美食留著下一餐再享用吧!
- 飯後別馬上躺下或吃水果: 吃飽後 至少間隔30分鐘 再坐著休息或吃水果。建議 輕鬆散步10-15分鐘,幫助腸胃蠕動消化。水果在兩餐之間當點心更好。
- 宵夜真的要忌口: 過年熬夜打牌看電視,很容易想吃宵夜。但 晚上9點後盡量別進食,讓腸胃好好休息。餓了可以喝點溫開水或無糖豆漿。
過年開心吃,健康不打折!
過年是團聚歡樂的時光,享受美食是天經地義!只要 掌握「均衡、適量、聰明搭配」 的原則,善用今天教的 養胃食譜 和 穴位急救法,就能 安心享受年味,不怕腸胃抗議,過完年身材也不走樣!記得,如果腸胃不適的狀況 持續沒有改善,或者非常劇烈,一定要盡快去看醫生 哦!預祝大家都有個 健康、快樂、胃舒暢的農曆新年!
(本文內容基於中醫養生概念及家常料理經驗分享,實際體質狀況與健康問題請諮詢合格中醫師或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