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過敏性紫斑症『3大警訊』別當普通感冒
最近在台中發生了一個讓家長們心驚驚的真實案例!一位4歲半的李小弟連續咳嗽了快兩個禮拜,爸爸媽媽原本以為只是換季小感冒,沒想到幾天後孩子的臉上突然冒出一大片不規則的紅疹,摸起來還凸凸的!更可怕的是孩子開始喊肚子痛,痛到整張小臉皺在一起…
以為是蕁麻疹?紅疹竟蔓延全身!
李小弟的爸媽第一時間帶去診所,醫師看了紅疹以為是蕁麻疹,開了藥就回家休息。但事情大條了!隔天這些紅疹不但沒退,還像會跑一樣從臉擴散到全身,手腳、屁股無一倖免,孩子腹痛更是痛到蜷曲在床上哭。這下家長急瘋了,立刻衝到烏日林新醫院掛急診!
抽血報告藏驚人真相
過敏氣喘科兼小兒科的賴永清醫師一看到李小弟的狀況就覺得不單純,馬上安排抽血檢查。報告出來嚇一跳:白血球和血小板數值飆高,明顯是身體在發炎抗戰!賴醫師眉頭一皺直覺有問題,加驗了「黴漿菌」項目,結果…陽性! 而且不是初次感染,是反覆中標的黴漿菌感染!
更讓醫師驚訝的是,李小弟的症狀不是單純皮膚問題,他同時出現了兒童罕見的「類過敏性紫斑症」(醫學上又叫IgA血管炎)。這種病每年在台灣大概每10萬個小孩只有15個會發生,算是蠻少見的狀況。
黴漿菌傳染力超強!全家篩檢結果嚇壞人
賴醫師警覺性很高,建議全家人都來驗黴漿菌。不驗不知道,一驗全家倒!李小弟的爸爸、媽媽和弟弟,通通驗出黴漿菌感染!這下真相大白,根本是全家互相傳染的連環套!黴漿菌的傳染力真的不是蓋的,飛沫一傳一個準,尤其家中有小朋友的更易中招。
什麼是類過敏性紫斑症?
這種病名字聽起來很玄,其實就是身體的微小血管發炎。當免疫系統亂了套,會讓血管壁被攻擊,尤其容易沉積一種叫「IgA抗體」的東西在皮膚、腸子、關節或腎臟的小血管裡。重點是它特別愛找3到10歲的小男生(男生得病機率比女生高1.2-1.8倍),秋冬春三季最常發作。
⚠️ 3大關鍵症狀家長一定要懂 ⚠️
賴永清醫師特別提醒家長,類過敏性紫斑症有三大典型症狀,如果孩子中兩個以上就要高度警覺:
症狀類型 | 發生比例 | 具體表現 |
---|---|---|
皮膚症狀 | 100% | 下肢臀部出現「按壓不褪色」的紫紅色皮疹,會凸起、可能蔓延全身甚至臉部 |
腸胃症狀 | 80% | 劇烈腹痛、嘔吐、便血,嚴重可能腸套疊或腸穿孔! |
關節症狀 | 70% | 膝蓋腳踝腫痛,走路跛行 |
(隱藏危機) | ||
腎臟侵犯 | 30% | 尿尿變可樂色(血尿)、泡泡尿(蛋白尿) |
賴醫師強調一個超重要觀念:「每4個病童就有1個是腹痛關節痛先發作,幾天後才出疹!」像李小弟就是先喊肚子痛,容易被誤認為吃壞肚子。而且這種疹子壓下去不會變白(和蕁麻疹最大區別),多集中在腿部屁股,家長幫孩子洗澡換衣時要特別注意。
黴漿菌+紫斑症 治療雙管齊下
李小弟住院後,醫療團隊立刻啟動雙軌治療:
- 抗生素專攻黴漿菌:口服日舒(Azithromycin)殲滅感染源
- 類固醇壓制血管炎:靜脈注射降低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三天後李小弟的紅疹像退潮一樣消了大半,肚子不痛了,咳嗽也緩解,順利出院回家。但賴醫師特別叮嚀:「這孩子後續要追蹤尿液半年,因為腎臟侵犯可能延遲出現,最怕拖成腎衰竭!」
為什麼黴漿菌會誘發紫斑症?
黴漿菌本身就是個狡猾的病原體,它不像一般細菌有細胞壁,所以很多抗生素對它無效。當它入侵人體後,會擾亂免疫系統,讓身體產生一堆「自體抗體」亂打自己人。小朋友免疫系統還沒發育完全,更容易中招引發連鎖反應。這也是為什麼李小弟全家都感染黴漿菌,卻只有他出現嚴重併發症。
家長自救守則:出現這些狀況快送醫!
賴永清醫師傳授家長黃金辨識口訣:「疹不退、痛不停、尿變色」九字箴言。如果孩子符合以下任一情況,別猶豫立刻衝醫院:
- 🚨 皮疹特徵:腿臀出現按不褪色的紫紅點,且24小時內擴散
- 🚨 腹痛模式:肚臍周圍絞痛,痛到蜷曲冒冷汗+嘔吐
- 🚨 關節腫脹:突然拒絕走路、膝蓋腳踝腫得像麵龜
- 🚨 尿液異常:馬桶出現可樂色尿液或久久不散的泡沫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5%病童會發生腸套疊!如果孩子腹痛間隔越來越短,嘔吐物帶綠(膽汁),大便像草莓果醬,這是腸子卡住的致命警訊!
類固醇真的是必要之惡嗎?
很多家長聽到「類固醇」就嚇得倒退三步。賴醫師解釋:「在紫斑症治療中,類固醇是救命的關鍵!」研究顯示及時使用類固醇:
- 讓嚴重腸道併發症發生率從50%降到5%
- 腎臟發炎機率砍半
- 腹痛通常在12小時內緩解
「該用時不用,反而讓孩子承受更大風險。」但醫師也強調絕對不能自行停藥,必須配合醫師逐步減量,突然停藥可能引發反彈性發炎。
全家感染黴漿菌!日常防護這樣做
李小弟全家染疫的案例給我們重要啟示:黴漿菌的超強傳染力不容小覷!醫師建議:
- 👉 感染者戴口罩:確診者至少戴滿5天,減少飛沫噴濺
- 👉 分食分餐具:絕對不要共用餐具或讓孩子吃大人口水
- 👉 環境消毒:門把、桌面用70%酒精每日擦拭
- 👉 增強免疫力:補充維生素D、鋅、優質蛋白質(如:雞湯、魚肉)
預防復發的追蹤重點
類過敏性紫斑症有3成會復發!通常發生在初次發病後4-6個月內。家長要做的三件事:
- 每週驗尿試紙:藥局買尿液試紙檢測血尿/蛋白尿
- 記錄身高體重:腎功能異常可能影響生長曲線
- 避免劇烈運動:急性期後兩個月內避免跑跳衝撞
最後賴醫師語重心長說:「很多家長以為黴漿菌只是咳嗽久了點,但它的併發症比想像中更凶猛!當孩子感冒很久不好,又出現皮疹、腹痛、關節腫這三個危險組合,寧可多跑一趟醫院,也不要賭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