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醫護病症

漫畫才子蕭言中58歲癌逝!初期完全無感…1異狀就醫竟四期了

台灣藝文圈傳來令人心碎的消息!同敖幼祥、蔡志忠、朱德庸並稱「台灣漫畫四大才子」的蕭言中,在與第四期大腸癌勇敢搏鬥4年後,於今日(18日)清晨5點14分不幸病逝,得年僅58歲。消息一出,無數漫畫迷與藝文界好友悲痛不已。

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黃俊維在臉書上證實噩耗,感念蕭言中永遠像個溫暖的大哥,照顧後輩不遺餘力,臉上總是掛著充滿精神的笑容,帶給大家無數歡樂時光。知名作家吳淡如也難過發文:「人生不相見,一聽到消息,已經隔世…你的倔強我知道,所以病中也未探望。我的朋友蕭言中,安息。」字裡行間盡是對老友的無限懷念與不捨。

💔 才華洋溢卻天妒英才 抗癌路艱辛仍堅持創作

蕭言中老師的創作能量豐沛,即使確診後深受病痛折磨,依然沒有放下畫筆。他在2021年舉辦《萌寵畫聚》個展時,首度公開自己罹癌的消息。當時他透露,其實早在2019年7月就意外發現罹患大腸癌,而且最讓人震驚的是,在完全沒有自覺任何不舒服的狀況下,癌症竟然已經悄悄進展到第四期

「那時真的完全沒感覺啊…」蕭言中曾回憶,當初只是單純去跟文化局討論合作案子,時任文化局長的江躍辰眼尖發現他臉色異常慘白,當場半強迫地「押」著他去醫院檢查。這一檢查才發現大事不妙——他的血色素竟然只剩正常值的一半!後續安排大腸鏡等精密檢查,晴天霹靂的結果出來了:大腸癌第四期,癌細胞更已轉移到肝臟和肺部

確診後的日子,蕭言中展現了驚人的意志力。他至少經歷了18次化療、5次大手術,甚至為了切除肺部腫瘤而開刀,只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創作、陪伴親友。無奈癌魔兇猛,終究帶走了這位帶給無數人歡笑的漫畫才子。

🩸 關鍵警訊曝光!「無痛貧血」竟是沉默殺手

蕭言中的案例血淋淋地告訴我們:大腸癌,尤其是右側大腸癌,初期真的可能「完全沒感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與台安醫院的多位醫師都強調,很多民眾誤以為「便秘、腹瀉」才是腸癌典型症狀,但其實位置不同,症狀差異很大

  • 📍 右側大腸(升結腸)癌:

    • 直徑較寬,腫瘤長了可能完全不會影響排便習慣,讓人難以察覺。
    • 腹脹感是較可能出現的症狀,但不明顯易忽略。
    • 最大隱形殺手:慢性出血導致貧血!因右側出血血液在腸道停留久,混在糞便中肉眼難辨,常呈現「大便潛血」或讓糞便顏色變深(黑便)。
    • 蕭言中就是典型案例:唯一異狀是「臉色蒼白」(貧血貌),自己毫無腹痛或排便異常感。
  • 📍 左側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癌:

    • 腸道較窄,腫瘤易阻塞,症狀相對明顯。
    • 常見: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一下便秘、一下腹瀉)、明顯血便(鮮紅或暗紅血液附著糞便表面)、大便變細如鉛筆。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醫師特別點出關鍵:「如果出現貧血,卻沒有伴隨胃痛、腹痛,真的要高度懷疑是大腸出問題!」因為若是胃潰瘍出血導致貧血,通常會有劇烈上腹痛;而右側大腸癌的慢性出血,往往只讓你「覺得累、頭暈、臉色差」。

🔍 50歲後政府免費做!「糞便潛血檢查」揪出隱形出血

既然右側大腸癌這麼會「隱形」,難道只能靠運氣發現嗎?當然不是!對付它的利器就是——糞便潛血檢查

  • 為什麼重要? 大腸每天處理食物殘渣,只要長了腫瘤或瘜肉,糞便經過摩擦就可能造成微量出血。這種出血常常少到肉眼看不見(不像左側癌可能有鮮血),但潛血檢查就能精準偵測到!
  • 台灣福利別浪費! 國民健康署提供 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真的超級方便,只要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能做。
  • 檢查結果異常怎麼辦? 這不代表你一定得癌症了!但絕對是重要警訊,務必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直接目視腸道狀況,有瘜肉當場切除,就能有效預防癌症發生。

🚨 這些症狀持續2週以上 別拖!快去找醫生

除了「無痛貧血」這個沉默警訊,大腸癌還可能出現以下症狀。國健署與醫師們都呼籲,如果以下任何一項持續超過2星期,別再觀望,趕快掛號就醫檢查

  • 💩 大便中有血: 無論是鮮紅、暗紅,或讓馬桶水變紅,都要注意。
  • 💩 大便中有黏液: 糞便帶有黏稠、鼻涕狀的分泌物。
  • 🔄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例如本來很順暢,突然變便秘;或本來沒問題,卻開始常拉肚子;或便秘、腹瀉兩者交替出現。
  • ✏️ 大便變細小: 像鉛筆一樣細,或感覺排便不乾淨、有殘便感。
  • ⚖️ 體重莫名減輕: 沒有刻意少吃或運動,體重卻一直掉。
  • 😩 經常覺得疲勞、虛弱、頭暈: 可能是貧血造成。
  • 🤢 腹部持續不舒服: 如脹氣、絞痛、悶痛。
  • 🖐️ 摸到腹部腫塊: 較晚期可能自己觸摸到異常硬塊。

🛡️ 預防勝於治療!腸保健康的關鍵行動

大腸癌長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但其實它被公認為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因為多數大腸癌是由良性的「大腸瘜肉」慢慢演變而來,這個過程可能長達5-10年。關鍵就在於「早期發現,早期切除」!

  1. ✅ 定期篩檢是王道: 年過50,務必善用政府提供的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高風險族群(如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曾患瘜肉、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需要更早、更頻繁檢查,請諮詢醫師。
  2. 🥗 飲食習慣大改造:
    • 多吃高纖食物: 蔬菜、水果、全穀類(糙米、燕麥)能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致癌物停留時間。每天最好吃到3份蔬菜+2份水果。
    • 少吃紅肉與加工肉品: 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等加工肉品,以及過量攝取牛肉、豬肉等紅肉,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大腸癌的風險因子。
    • 烹調方式要注意: 避免高溫燒烤、油炸產生致癌物。
  3. 🏃‍♂️ 動起來!維持健康體重: 肥胖(尤其腹部肥胖)是許多癌症的風險因子。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幫助控制體重、促進代謝。
  4. 🚭 戒菸限酒: 抽菸、過量飲酒都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5. 💧 喝足夠的水: 充足水分有助糞便軟化,促進排便順暢。

蕭言中老師的離開,是台灣漫畫界與藝文圈的巨大損失。他用生命最後的歷程,為我們上了一堂沉重的健康課:癌症可能來得無聲無息,特別是右側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典型症狀,「無痛性貧血」就是那容易被忽略的關鍵警訊。別再以為「沒症狀就沒事」!年過50,記得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篩檢;若發現自己長期疲勞、臉色蒼白,即使沒有腹痛,也務必就醫檢查。照顧好自己的腸道健康,定期篩檢,才是對抗這個「沉默殺手」最有力的武器。願蕭言中老師安息,他的作品與這段用生命寫下的健康警示,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