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連撞兩次車!不是卡到陰也不是不小心
「醫師啊,我真的有夠衰!這個月第二次被撞了啦!」急診室裡,年輕騎士阿明(化名)摀著發疼的胸口,一臉懊惱地抱怨。他剛剛騎車時又跟人擦撞,這次是右邊。護理師熟練地檢查著外傷,我卻因為他的一句話豎起了耳朵。
『第2次?也是右邊嗎?』我邊翻病歷邊問。
「對啊!上次也是右邊!我明明很小心騎了,真是見鬼了,該不會卡到陰了吧?」阿明越說越激動,覺得自己簡直倒楣透頂。
聽到這裡,我心裡警鈴大作。短期內、同側的反覆擦撞,這絕對不是單純的「運氣差」或「不小心」可以解釋的。當下我決定,除了處理他胸部的頓挫傷,一定要好好探究背後的原因。
雞婆醫師的關鍵十秒鐘測試
阿明的X光片顯示沒有氣胸,照理說開個止痛藥就能回家。但我腦中浮現多年前一個類似的案例,忍不住又多問幾句:
『阿明,你最近騎車或開車,會不會覺得旁邊有東西「突然冒出來」?看後照鏡有沒有覺得怪怪的?』
他愣了一下:「你怎麼知道?我老婆也常罵我都不看後照鏡… 可是我覺得看得很吃力啊,以為是近視加深咧!」
這個回應讓我更篤定了。我拿出筆燈:『來,我們做個簡單測試。你眼睛盯著我的鼻樑,不要轉頭喔!』接著,我把雙手伸直,分別放在他左右兩側、跟眼睛同高的位置,開始輪流動手指。
「左邊… 右邊… 等一下,右邊好像… 不太清楚?你手有在動嗎?」阿明困惑地眨眼。右側視野明顯缺損!這就是他老是撞到右邊的元凶!
『學姊,我想幫他排個腦部電腦斷層。』我轉頭對資深護理師說。
「蛤?他又沒撞到頭!而且看起來好好的啊?」護理師一臉狐疑。
『我高度懷疑是「腦下垂體腫瘤」壓迫到視神經了。』我堅持道。最後掃描結果出爐——一顆將近3公分的腦下垂體腫瘤,就壓在視神經交叉的位置上!
腦瘤竟讓視野「缺一角」!這些日常警訊超容易被忽略
阿明和家屬聽到「腦瘤」兩個字臉都白了。我趕緊解釋:「別緊張!腦下垂體腫瘤超過9成是良性的,但它的位置很麻煩,剛好壓在管理視野的『視神經交叉』上。」
⚠️ 為什麼腫瘤會害你一直撞車?
- 視野缺損像戴眼罩: 腫瘤從下往上壓,最先傷害的是視神經交叉的外側纖維。這會造成雙顳側偏盲——簡單說,就是兩眼的外側(靠近耳朵那邊)視野會缺損,像被偷偷遮掉一塊。看正前方沒問題,但旁邊的車子、行人,特別是後照鏡裡的影像,會「憑空消失」。
- 近視加深?錯覺啦! 很多人像阿明一樣,以為是近視加深或眼鏡度數不夠,拼命換眼鏡也沒用。
- 不是不小心,是真的看不到: 家屬常誤會當事人「不小心」、「不專心」。其實他們真的看不到側邊來車或障礙物,尤其是同側重複擦撞,更是典型警訊。
「難怪!他上次還跟我爭說有台車突然從旁邊冒出來,根本沒看到… 原來是真的沒看到!」阿明的太太恍然大悟,自責之前還一直罵他騎車不小心。
腦下垂體腫瘤是什麼?年輕人更要小心!
腦下垂體只有一顆花生米大小,躲在我們大腦正中央底部、一個叫「蝶鞍」的小窩裡。可別小看它!它堪稱人體的荷爾蒙指揮總部,掌管:
- ⚡️ 生長發育(生長激素)
- ⚡️ 新陳代謝(甲狀腺刺激素)
- ⚡️ 壓力反應(腎上腺皮質刺激素)
- ⚡️ 生育哺乳(泌乳激素、性腺刺激素)
- ⚡️ 水分平衡(抗利尿激素)
🎯 腦下垂體腫瘤的關鍵重點:
- 年輕族群好發: 20-40歲是最常見的年齡層!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 大多是良性: 別被「腫瘤」嚇到,絕大多數是生長緩慢的良性瘤。
- 兩大殺傷力:
- 荷爾蒙暴走或罷工: 腫瘤可能亂分泌荷爾蒙(如泌乳激素過高導致不孕、月經失調;生長激素過多造成肢端肥大症),或是壓迫正常腦下垂體導致荷爾蒙不足(如無力、怕冷、性慾低落)。
- 視力視野被吃掉: 腫瘤長大往上壓迫視神經交叉,就是造成阿明反覆車禍的元凶!初期可能只是視野邊緣模糊、看東西顏色變淡,嚴重就是視野缺損甚至失明。
- 症狀百變易誤診: 頭痛、莫名疲勞、女性月經不來或乳汁分泌、男性性功能障礙、手腳變大、臉變寬… 都可能是警訊,常被當成其他問題。
20年前急診菜鳥的震撼教育:那個計程車運將的故事
診斷阿明的當下,我腦海立刻閃回20多年前在彰化急診的菜鳥歲月。那時剛當上住院醫師(R1),同樣遇到一位運氣背到不行的計程車司機。
「醫師,我這個月第二次擦撞了啦!都是右邊!有夠衰小!」運將大哥揉著胸口抱怨。學姊檢查完認為只是單純挫傷,開藥就能走人。但我多問了那句『第2次?也是右邊嗎?』,並堅持做了「面對測試」,同樣發現嚴重的視野缺損。
「學弟,你確定?他看起來好好的啊!」資深護理師學姊覺得我小題大作。最後拗不過我,還是排了腦部斷層… 結果真的是一顆腦下垂體腫瘤! 這件事在醫院小小轟動了一下,誰也沒想到急診室裡一個抱怨胸痛的運將,竟意外揪出腦部問題。
這個經驗深深烙印在我心裡:病人的每一句抱怨,都是重要的線索。 多問一句、多測一下,可能就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視野缺損在家怎麼簡單測?醫師教「手指比劃法」
懷疑自己或家人有視野問題?不用跑醫院,在家用「面對測試法(Confrontation Test)」就能初步檢查:
- 面對面坐好: 兩人面對面坐著,距離約一隻手臂長(60-90公分)。受測者戴上平常的眼鏡。
- 盯住鼻樑: 受測者雙眼牢牢盯住檢查者的鼻樑,全程不能轉頭、不能轉動眼球偷看!
- 手指比劃: 檢查者伸出雙手,手臂打直,分別放在兩人外側(約在耳朵旁邊、與眼睛同高的位置)。手指可以微微張開。
- 輪流動手指: 檢查者輪流、隨機地動一隻手的手指(輕輕晃動或比數字),同時問受測者:「看到哪邊的手在動?」(例如:「左邊?右邊?」)。
- 檢查四個方位: 同樣方法,檢查者可以把手放在受測者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不同方位(大約在45度角的位置)測試。
- 關鍵在「外側」: 對於懷疑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者,特別要注意兩眼的外側(靠近太陽穴方向)視野是否都能清楚看到手指晃動。
測試結果怎麼看?
- 如果受測者無法正確指出某個方位有手指在動(特別是外側),或覺得那邊「模糊」、「好像有又好像沒有」。
- 或是兩邊視野感覺明顯不對稱(例如左邊看得清楚,右邊很模糊)。
- → 請務必盡快找眼科或神經內科醫師做詳細檢查!
醫師的良心告白:別讓「不小心」掩蓋了健康警訊
阿明後來順利開刀切除了腫瘤,術後視野慢慢恢復,再也沒發生過「莫名」的擦撞了。每次回診,他總開玩笑說:「陳醫師,我現在後照鏡看得超清楚啦!早知道就早點來給你『聊天』!」
這兩個橫跨二十年的案例告訴我們:
- 重複性意外是警訊: 同側、短期內反覆發生的小車禍、小碰撞,絕對要高度警覺視野或視力問題。
- 視野缺損不自知: 大腦很會「腦補」!視野是慢慢缺損的,當事人往往不自覺,只覺得「看東西怪怪的」或以為眼鏡壞掉。
- 醫病溝通是關鍵: 醫師多問一句「為什麼會撞到?」,病人不經意的一句「這個月第二次了!」,可能就是診斷的黃金線索。雞婆一點,可能救人一命。
- 良性瘤也會搞破壞: 腦下垂體腫瘤雖多為良性,但長在不對的位置(壓迫視神經)或亂分泌荷爾蒙,殺傷力一樣很大,不能放著不管!
🛡️ 誰該特別注意?
- 20-40歲的年輕族群。
- 莫名頭痛(尤其是前額或雙顳側)、視力模糊、視野感覺有缺損。
- 女性月經變得不規則或停經、非哺乳期卻有乳汁分泌。
- 男性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
- 手腳、鼻子、嘴唇莫名變大變厚(肢端肥大)。
- 容易疲倦、怕冷、皮膚變乾(甲狀腺功能低下)。
- 即使沒有症狀,意外發現視野缺損,請務必追查原因!
💡 金太座的後記(兼放閃)
當年那位覺得我太「搞剛」的急診學姊,三年後再見面時,笑著捶了我一拳:「算你厲害啦!那顆瘤真的被你矇到!」至於有沒有因此對我產生好感?嗯… 這個答案嘛,我得去問問家裡那位「最高指導長官」—— 我的金太座大人了!(溫馨提示:文章看到這裡如果覺得眼睛模糊,應該是閃光彈太強,不是視野缺損,別緊張!)
ICU醫師的診間金句:「病人說自己『倒楣』時,常常是身體在喊救命。有疑處不輕放,不疑處更要細思量。魔鬼,總藏在細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