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痛就像含著滾燙的熱油,從早燒到晚…」67歲的周女士講起這四年的日子,眼眶還是會泛紅。原本以為是假牙作怪,結果牙醫檢查牙齦沒發炎、假牙沒刮傷,但右舌邊的刺痛卻像瘟疫般蔓延,三個月內擴散到整個嘴巴。最慘的是連半夜都會痛醒,枕頭常常是濕的——不是淚水就是冰塊融化的水痕。
她試過的怪招連自己都搖頭:
✅ 含冰塊含到嘴巴麻痺(結果喉嚨痛到咳嗽)
✅ 塗辣椒膏想以痛制痛(舌頭腫成豬肝色)
✅ 吞止痛藥像吃糖果(胃痛到掛急診)
為什麼看遍五大科還是好不了?
周女士的求醫地圖根本是迷宮:
科別 | 檢查項目 | 結果 |
---|---|---|
牙科 | 假牙磨損、牙周病 | 完全正常 |
耳鼻喉 | 口腔黏膜切片 | 無異常細胞 |
風濕科 | 自體免疫抗體 | 全部陰性 |
中醫 | 連換5位醫師調體質 | 苦湯喝到想吐也沒效 |
疼痛科 | 神經阻斷針 | 只舒服三天 |
「最絕望的是每個醫生都說『沒問題』,」她握緊拳頭說:「但我的舌頭明明在燒啊!連喝溫開水都像吞玻璃渣…」
破解「火燒口」的五大幕後黑手
花蓮慈濟許晉譯醫師一聽就警覺:「這是典型的口灼症!」他解釋這種病有兩大類型:
🔥 次發性口灼症(占30%)
有明確病因,就像偵探破案要揪出真凶:
- 糖尿病神經病變:血糖失控會先燒神經末梢,舌頭最敏感
- 甲狀腺罷工:尤其甲狀腺低下會讓口腔黏膜乾如砂紙
- 營養素大逃亡:缺B12、葉酸時舌頭會像生鏽的鐵片
- 胃食道逆流偷襲:胃酸半夜湧上來腐蝕口腔
- 抗憂鬱藥副作用:某些SSRI藥物會點燃口腔火種
「有位阿姨痛兩年找不到原因,」許醫師翻出病例:「後來驗出血糖飆到300! 控制血糖後嘴巴就不燒了。」
❓ 原發性口灼症(占70%)
周女士就屬於這類——全身檢查都正常,但舌頭神經像被通緝的逃兵,不斷發送假警報。許醫師用顯微鏡比喻:「就像神經外皮的絕緣體破損,稍微碰一下就短路爆火花!」
神經穩定劑+三不原則 終結四年噩夢
「原發性口灼症不是絕症,但要用對戰略。」許醫師開給周女士的黃金組合:
- 睡前低劑量神經穩定劑:幫過勞神經蓋上防護毯
- 疼痛爆發時用短期止痛膏:阻斷痛覺傳導鏈
- 絕對禁止三件事:
✘ 薄荷牙膏(清涼感後會反彈更痛)
✘ 酸性水果(檸檬、番茄是隱形殺手)
✘ 拼命漱口(過度刺激黏膜傷口)
四周後奇蹟出現——周女士第一次安穩睡到天亮,醒來時還愣住:「我的舌頭…好像不認識我了?」雖然偶爾還有小火苗,但從「森林大火」降級成「瓦斯爐火」。
醫師警告:台灣人最危險的習慣
「很多患者把普拿疼當維他命吃,」許醫師嚴肅說:「有位伯伯連吃半年,結果腎功能掉到剩30%!」他列出口腔警訊自查表:
🆘 快就醫的危險訊號 | 症狀 | 可能危機 |
---|---|---|
舌頭白斑擦不掉 | 口腔癌前病變 | |
口水有鐵鏽味 | 胃出血或鼻倒流 | |
牙齦冒膿包 | 蜂窩性組織炎風險 | |
張嘴有卡卡聲 | 顳顎關節發炎 |
💡 居家緩解小技巧
- 用室溫甘草茶取代冰水(中醫證實修復黏膜)
- 三餐後含橄欖油3分鐘(義大利古老秘方)
- 枕頭加高15公分(防胃酸夜襲)
痛覺是身體的求救訊號!周女士的領悟
「現在吃一碗熱豆花都能感動到哭,」周女士摸著不再灼熱的嘴角笑說。她特別買了溫度計監測飲品——絕對不超過40度C,連最愛的麻辣鍋也戒了。
許醫師最後叮嚀:「口腔痛超過三個月就算慢性病!」他遇過拖十年才就診的阿公,神經已永久損傷。別讓舌頭的火苗燒毀人生,及早撲滅才是王道!
|關鍵重點整理|
1️⃣ 舌頭灼痛先驗血糖、甲狀腺、營養素
2️⃣ 原發性口灼症要用神經穩定劑治療
3️⃣ 普拿疼連吃兩週恐傷腎臟
4️⃣ 室溫甘草茶比冰塊更有效
5️⃣ 夜間墊高枕頭防胃酸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