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代謝差手腳冷吱吱?營養師激推「暖身蔬菜湯」5大選材秘訣,這樣喝抗寒又甩肉!

最近早晚溫差大到讓人吃不消,尤其北部濕冷的天氣,早上起床根本像在挑戰意志力!你有沒有發現:天氣越冷,褲頭越緊?這不是錯覺!中醫師就提醒,秋冬是「虛寒體質」的大敵,當身體冷吱吱,血液循環卡卡,身體燒油的速度就會直直落。更可怕的是──代謝差不只易胖,還會讓你整天軟爛沒元氣

▍為什麼天冷特別容易胖?身體的燃脂秘密大公開

先別急著怪自己吃太多!當冷風一吹,身體為了保命會自動進入「節能模式」:

1. 血管收縮 → 手腳冰冷 → 血液循環變差
2. 內臟溫度下降 → 代謝酶活性降低 → 熱量消耗減少15%↑
3. 大腦發出警報 → 瘋狂渴望高熱量食物 → 澱粉甜食控不住

這根本是惡性循環的肥胖陷阱啊!尤其久坐辦公室、年過30歲的族群,基礎代謝率每年下滑1-2%,加上天冷作祟,難怪喝涼水都會胖…

▍5招秒懂「暖身蔬菜」怎麼挑!菜市場這樣買就對了

日本健康專家町田由希傳授的「溫活蔬菜」挑選法,台灣營養師也認證有效!記住這5個關鍵特徵,下次逛菜市場保證不踩雷:

✅ 特徵1:吃起來「韌摳摳」需要多嚼

科學原理:咀嚼時臉部肌肉運動會刺激腦部飽食中樞,還能產生熱能效應。推薦食材:

  • 芋頭家族:芋頭、芋梗(煮湯超暖胃)
  • 根莖類:牛蒡、蓮藕(切塊燉湯最對味)
  • 高纖蔬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煮軟仍帶嚼勁)

✅ 特徵2:台灣「北部產」或高山蔬菜

在地化選材:台灣雖小但氣候差異大!桃竹苗以北種的蔬菜天生抗寒,例如:

  • 新北三芝:白蘿蔔(甜度高、纖維細)
  • 苗栗公館:紅棗、芋頭(暖身又補血)
  • 高山限定:高麗菜、大白菜(霜打過更鮮甜)

✅ 特徵3:外皮「紅通通、黃澄澄」暖色系

色彩營養學:暖色系蔬菜富含維生素A、C、E抗氧化鐵三角,能促進末梢血液流通

  • 橘紅色:紅蘿蔔、南瓜、甜椒(β-胡蘿蔔素爆表)
  • 深紫色:紫山藥、紫地瓜(花青素抗寒必備)
  • 亮黃色:玉米、黃甜椒(葉黃素護眼又暖身)

✅ 特徵4:天然發酵或適量鹽分

發酵食物是隱藏版暖身高手!鹽分能暫時提升體溫,但記得選天然發酵品

  • 味噌:用50°C溫水化開保留酵素(直接煮沸營養死光)
  • 泡菜:白菜泡菜加點薑末,發酵48小時最剛好
  • 鹽麴:醃肉煮湯提鮮,取代人工味精

✅ 特徵5:煮到「鬆綿綿」或發酵過

關鍵在「破壞植物細胞壁」!加熱後營養更好吸收:

  • 燉煮技巧:根莖類切小塊+冷水開始煮(受熱均勻)
  • 發酵升級:白蘿蔔用米麴醃成「鹹檸檬風味」(3天速成)
  • 烤出焦香:南瓜連皮烤到微焦,甜度倍增

▍台灣當季最強暖身食材TOP5!菜籃必備清單

食材 暖身關鍵成分 挑選口訣 懶人吃法
老薑 薑辣素→促進發汗 表皮粗糙帶土、掰開纖維粗 連皮磨泥煮薑茶
芋頭 黏液蛋白護胃黏膜 手掂沉重、切面紫紅點 電鍋蒸熟沾蒜醬油
紅蘿蔔 β-胡蘿蔔素暖四肢 頭尾粗細均勻、帶泥保鮮 切絲油炒釋放營養
白蘿蔔 芥子油促血液循環 表皮光滑、鬚根直不彎曲 煮湯保留皮更營養
牛蒡 菊苣纖維整腸代謝 筆直不過粗、鬚根少 連皮刷洗切段燉湯

營養師小叮嚀:很多人吃蘿蔔拼命削皮,其實皮下的芥子油含量最高!用鋼刷輕刷表面就能保留營養,煮湯鮮味加倍~

▍暖身實作篇!台灣家庭版「溫活湯&飯」食譜

🍠【芋頭豆漿味噌湯】2人份

為什麼暖?芋頭膳食纖維+豆漿大豆異黃酮+味噌發酵酵素,三重暖胃還助排便

材料

  • 大甲芋頭……2顆(拳頭大,選圓胖不裂的)
  • 白蘿蔔……40g(切1公分厚半月形)
  • 紅蘿蔔……25g(切花朵造型增加食慾)
  • 無糖豆漿……200ml(用義美或光泉濃度高)
  • 柴魚高湯……250ml(用10g柴魚片+熱水燜5分鐘)
  • 白味噌……1.5大匙(先用水調開)
  • 蔥花……適量(用宜蘭三星蔥更香)

超詳細步驟

  1. 芋頭去皮秘訣:戴手套!先切掉頭尾,直立削皮減少黏液接觸皮膚(癢到哭就泡醋水)
  2. 芋頭切塊泡水10分鐘去澀,和白/紅蘿蔔一起入鍋,加冷水蓋過食材(關鍵!)
  3. 中火煮滾轉小火,撈掉浮沫煮15分鐘到筷子可穿透
  4. 倒入豆漿+濾過的柴魚高湯,絕不能大滾!小火煮到鍋邊冒小泡
  5. 關火才加味噌,用湯勺慢慢攪化(味噌煮沸會變酸)
  6. 撒蔥花完成!加七味粉效果堪比暖暖包~

偷吃步技巧:隔夜湯會更濃郁!但豆漿易酸,喝前再加熱到70°C就好。

🍚【薑到心坎拌飯】4人份

為什麼暖?老薑的薑烯酚直接刺激血管擴張,從胃暖到腳底板!

材料

  • 老薑……100g(選纖維粗的老薑,嫩薑無效!)
  • 台梗9號米……3杯(洗淨瀝乾)
  • 高湯……0.5杯(雞湯或昆布湯)
  • 米酒……2小匙(用料理酒別用高粱)
  • 薄鹽醬油……1.5大匙(龜甲萬甘甜款)
  • 砂糖……0.5小匙(中和辣味)

零失敗訣竅

  1. 薑絲切法:先用湯匙刮皮(省力不浪費),逆紋切薄片再切絲(破壞纖維更辣)
  2. 米+高湯+水(總液體=平常煮飯量),泡米30分鐘讓米吸飽湯汁
  3. 鋪上薑絲,淋醬油米酒砂糖,用飯勺輕輕拌勻(別壓米!)
  4. 電鍋外鍋1.5杯水,跳起後燜15分鐘開蓋拌鬆
  5. 加蓋保溫10分鐘讓薑味滲透每粒米!

激辣升級版:拌飯時加1小匙薑泥,怕辣配紫蘇梅超解膩!

▍秋冬溫活必知!營養師加碼3個日常神招

  1. 喝對時間早上7-9點喝熱湯效果最好!此時胃經當令,吸收率提升30%
  2. 搭配穴位:喝湯時用掌心溫敷關元穴(肚臍下4指),雙重暖腹
  3. 外食族救星:超商關東煮選蘿蔔+昆布+溏心蛋,湯底加白胡椒粉

最後提醒:如果怎麼吃都手腳冰冷,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低下!建議做基礎代謝率檢測(各大醫院健檢都有),對症調理才是根本之道~

今年冬天別再當冰棒人!跟著營養師的溫活方程式:「當季蔬菜+發酵調味+慢嚼暖湯」,讓你從內到外暖呼呼,代謝提升自然瘦得輕鬆!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