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免疫力最強守護神!營養師親授「這樣喝水、吃蛋白質」打造病毒防護盾

最近疫情雖然在台灣趨緩,但全球還在努力對抗病毒,大家是不是也覺得「提升免疫力」變得更重要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的營養師徐裴莉就講到重點:「吃對東西」真的是對抗病毒的超級基本功! 營養狀態顧得好,不只能降低感染風險,還能讓身體機能運作得更順暢。今天就把營養師們壓箱底的「每日必吃3大類食物」整理給你,照著吃就對了!

🌱 第一招:蔬果+全穀雜糧 → 免疫細胞的活力加油站

想讓身體的防護軍隊(免疫細胞)戰力滿點?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是基本配備!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特別強調:「顏色越多樣越好!」一餐至少吃進2~3種顏色的蔬菜,像是:

  • 綠色:地瓜葉、菠菜、青花椰 → 滿滿葉酸和維生素C
  • 紅/橘色:紅蘿蔔、甜椒、番茄 → β-胡蘿蔔素轉化維生素A
  • 白色:洋蔥、高麗菜、菇類 → 多醣體和硫化物超給力

高醫營養部主任黃孟娟也提醒,水果份量抓 「2~3顆拳頭」 大小最剛好。像是台灣當季的芭樂、奇異果、小番茄,維生素C爆表,是增強防護力的首選!

🍚 主食換成「全榖雜糧」效果大升級!

別再只吃白飯白麵啦!把糙米、十穀米、燕麥、藜麥這些「全榖雜糧」或紅豆、綠豆、鷹嘴豆等「乾豆類」當主食,營養價值差超多!它們富含:

  • 維生素B群:B2、B6幫你維持黏膜健康(病毒第一道防線!)
  • 葉酸:免疫細胞製造的關鍵原料
  • 膳食纖維:養好腸道菌,免疫力UP UP!

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地瓜、芋頭、南瓜、馬鈴薯這些吃起來鬆鬆甜甜的,通通算在全榖雜糧類喔!每餐份量抓「自己的一個拳頭」大小,而且三餐裡至少要有1/3用全穀雜糧取代精緻澱粉,身體真的會感謝你!

💪 第二招:優質蛋白質+乳製品 → 打造身體防護城牆&維持戰鬥力

蛋白質絕對是打造免疫力不能少的「建築材料」!身體的防護屏障(皮膚、黏膜)、還有各種抗體、修復組織,通通要靠它。更實際的是,肌肉量夠才不會得肌少症,身體才有本錢對抗病毒!重點攝取來源:豆、魚、蛋、肉類,再加1~2杯乳製品(鮮奶、優格、起司都可以)。

🖐️ 一天到底要吃多少蛋白質?用手掌算超簡單!

聯安診所徐景宜營養師分享超實用公式:

「你的體重(公斤) ÷ 7 = 一天需要的蛋白質份數」

舉例:體重70公斤的成人 → 70 ÷ 7 = 10份蛋白質
1份蛋白質 = 約「一般成人手掌心」大小及厚度的熟肉/魚/豆腐
👉 分配小技巧:早餐2份(蛋+豆漿)、午餐4份(掌心大的魚排)、晚餐4份(掌心大的雞胸肉)

🥛 乳製品別忘了!早晚一杯剛剛好

乳製品(牛奶、無糖優格)提供好吸收的乳清蛋白鈣質,對肌肉維持、細胞功能超重要。營養師建議每天1~2杯(240ml/杯),早餐配牛奶,下午茶吃無糖優格加水果,輕鬆達標!

🌰 第三招:吃對好油脂+堅果種子 → 免疫系統的調節大師

聽到「油」就怕?其實「吃對好油」比「完全不吃油」更關鍵! 營養師廖欣儀點出重點:油脂不足,反而會讓代謝亂掉、免疫力變差!重點是挑選「好油」來源:

  • Omega-3 好油脂:是抗發炎、調節免疫的尖兵!多吃鯖魚、秋刀魚、鮭魚、鮪魚,或是亞麻籽、核桃。建議每週至少吃2次深海魚。
  • 每天一小把「無調味」堅果種子:約大拇指大小的量(去殼後)。杏仁、腰果、南瓜籽、奇亞籽都很棒,提供維生素E和鋅。

記得避開油炸和反式脂肪(如人造奶油、糕餅),這些才是讓身體發炎的壞油!

💧 隱藏版關鍵:喝夠「水」!身體機能穩定的無名英雄

你以為只有吃重要?「喝水」絕對被嚴重低估! 徐裴莉營養師根據研究強調:水分影響超級廣!

  • 細胞穩定:營養輸送、廢物代謝都要水
  • 腎臟功能:足夠的水才能有效排毒
  • 體溫調節:發燒、對抗病毒時更需要水散熱

📌 一天要喝多少?看這裡最清楚!

  • 小朋友 (6-12歲):每天 4~5杯 (約1000~1200ml)
  • 青少年:每天 7~11杯 (約1700~2600ml)
  • 成年人:強烈建議 10~12杯 (約2400~2900ml)!尤其現在天氣熱、或在冷氣房,更要喝足!

小提醒: 別等渴了才喝!「少量多次」 最好。可以準備大水壺,上班上課時放在眼前提醒自己。茶、咖啡不算喔,白開水才是首選!

🚫 營養師真心話:天然尚好!保健品不是萬靈丹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問:「那要不要特別吃維他命C錠、免疫力補充品?」徐裴莉營養師直接引用研究打臉:「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保健食品能完全預防新冠病毒!」

與其花大錢買一堆瓶瓶罐罐,不如把錢投資在「多樣化的天然食材」 上!台灣當季的蔬菜水果、優質的魚肉蛋豆、好的油脂,已經能提供身體對抗病毒所需的大部分營養素。均衡、多元、原型食物,永遠是健康不變的真理!

📝 懶人包:營養師劃重點!每日免疫力菜單這樣配

食物類別 每日建議量 關鍵營養素 超推薦台灣食材舉例
蔬菜 3份 (1份≈半碗熟菜) 維生素A、C、植化素、纖維 地瓜葉、青江菜、彩椒、香菇、黑木耳
水果 2份 (1份≈1個拳頭) 維生素C、膳食纖維 芭樂、奇異果、小番茄、香蕉、當季水果
全榖雜糧 佔主食1/3↑ (每餐≈1拳頭) 維生素B群、葉酸、纖維 糙米飯、五穀饅頭、烤地瓜、紅豆湯
豆魚蛋肉 體重(kg)÷7 = 所需份數 優質蛋白質、鋅、鐵 板豆腐、虱目魚、土雞蛋、雞胸肉、里肌肉
乳品 1~2杯 (1杯≈240ml) 鈣、乳清蛋白、維生素B2 鮮奶、無糖優格、低脂起司
好油堅果 烹調用好油+1大拇指堅果 Omega-3、維生素E 苦茶油、橄欖油、核桃、杏仁、亞麻籽
水分 成人10~12杯(2400~2900ml) 維持所有生理機能 白開水!(檸檬片提味OK)

💬 營養師小叮嚀: 免疫力不是「吃幾天」就能速成,關鍵在於「每天持續」 的好習慣!從下一餐開始,多夾一碟青菜、把白飯換成糙米飯、隨手倒杯水喝… 這些小改變累積起來,就是身體最強大的防護網!健康真的就掌握在你每天的選擇裡,一起加油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