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20年險變血癌
「以為只是老化貧血,差點連命都沒了!」 台中烏日58歲的葉小姐握著檢驗報告,這才驚覺自己「疲勞人生」背後藏著致命危機…
十年疲勞+突然暈倒!輸血治療竟越輸越虛弱
在會計崗位打拼多年的葉小姐,過去整整十年都覺得自己「不對勁」:每天下班像被抽乾精力,爬個樓梯就眼前發黑,頭痛更是家常便飯。起初她跟多數人一樣,自行診斷是「貧血」或「年紀大了」,吞幾顆補鐵丸就當作處理。
五年前某天正要起身倒水,突然眼前全黑「碰」一聲倒地! 家人緊急送醫學中心,抽血報告讓醫師皺眉:「肝指數、血小板都超標啊!」開了降血小板藥物,但疲勞感絲毫未減。更慘的是後續「貧血」越來越嚴重,開始每個月跑醫院輸血,體重卻從50公斤暴跌到37公斤,瘦到連同事都嚇到問:「妳是不是得了絕症?」
病友一句話救命!摸到「左腹巨大硬塊」揪出真兇
「那幾年覺得自己像個行動血袋,輸完血精神好兩天,接著又打回原形…」葉小姐回憶時仍眼眶泛紅。直到有次在輸血室遇見熱心病友,推薦她去找烏日林新醫院血液腫瘤科林增熙主任。
林主任一聽病史立刻警覺:「躺下來我檢查看看!」手指往葉小姐左肋骨下方一壓──「妳脾臟腫得比正常人大四倍!」(正常脾臟幾乎摸不到,她的竟腫出四指寬)超音波一照更驚人:脾臟直徑17.6公分(正常成人約10-12公分),簡直像顆小西瓜塞在腹腔!
關鍵檢查現警訊:
- 血液基因檢測:揪出罕見的 CALR第二型基因突變
- 鐵蛋白超標16倍:體內鐵質>4000ng/ml(正常值<250ng/ml)
- 骨髓穿刺竟抽不到血:出現醫學罕見的 「乾抽」現象
謎底終於揭曉──「骨髓纖維化」!這是一種骨髓「罷工」的致命疾病。
骨髓纖維化=造血工廠罷工!脾臟代班腫成球
林增熙主任拿著模型解釋:「想像骨髓是身體的『造血工廠』,當它發生纖維化就像工廠灌滿水泥,幹細胞根本長不了!」此時身體會啟動緊急機制:讓脾臟、肝臟接手造血。
問題是脾臟只是「臨時工」:
- 瘋狂加班腫成大鐵球:壓迫腸胃導致「吃兩口就飽」
- 亂造血效率極差:造出的血球品質不良→嚴重貧血
- 惡性循環停不了:越貧血脾臟越賣力→脾臟更大→更貧血
高危險群注意!兩大類型都可能變血癌
類型 | 成因 | 癌變風險 |
---|---|---|
原發性 | 骨髓莫名罷工(占60%-70%) | 高 |
繼發性 | 先有「真性紅血球增多症」或「血小板增多症」(葉小姐即此類,20年前就有血小板超標) | 極高 |
「葉小姐拖了20年才確診,再晚點發現,明年我可能就得跟她家屬討論化療了…」 林主任語氣沉重。骨髓纖維化患者約有20%會惡化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屆時五年存活率只剩20%-30%!
6大隱藏警訊別誤當「老化」!尤其左腹痛+早飽感
葉小姐懊悔地說:「20年前健檢就知血小板過高,但想說沒症狀就停藥…」其實身體早發出求救訊號,卻被當成普通老化:
骨髓纖維化「非典型」症狀表
症狀 | 民眾常見誤解 | 關鍵差異 |
---|---|---|
左腹痛/脹 | 「吃壞肚子」或「肝不好」 | 按壓左肋下摸得到硬塊 |
餐後早飽 | 「消化不良」 | 吃1/3份量就脹到想吐 |
全身搔癢 | 「皮膚乾燥」或「過敏」 | 熱水淋浴後特別嚴重 |
夜間盜汗 | 「更年期潮熱」 | 汗水多到需換睡衣甚至換床單 |
骨頭深層痛 | 「骨質疏鬆」 | 止痛藥效果差,集中在骨盆/肋骨 |
注意力渙散 | 「工作太累」 | 伴隨視力模糊或眼前黑點 |
「最危險的是去掛腸胃科卻沒驗血!」 林增熙主任強調,很多患者因腹脹做胃鏡大腸鏡都正常,卻忽略 「腫脾壓迫」 才是元凶,錯失黃金診斷期。
標靶藥物讓腫脾縮小5.6公分!擺脫輸血重獲新生
確診後葉小姐接受 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效果出乎意料:
- 治療前:脾臟17.6公分、體重37公斤、每月輸血2次
- 治療5個月後:脾臟縮至12公分(減少5.6公分)、體重回升49公斤
- 治療1年後:完全停止輸血,血紅素穩定維持
「現在能跟孫子公園跑跳,這才是活著的感覺!」 她笑說以前輸血後仍虛弱到無法逛街,現在終於能享受退休生活。林主任補充,新一代藥物直接抑制骨髓異常增生,等於從源頭阻止「工廠罷工」,多數患者用藥後:
- ✔️ 脾臟縮小50%以上
- ✔️ 盜汗搔癢3週內改善
- ✔️ 半年脫離輸血依賴
醫警告三類人快做「基因檢測」!這些檢查可救命
林增熙主任提醒,若符合以下任一條件,應盡快到血液科檢查:
- 不明原因脾腫大(尤其左腹摸到硬塊)
- 長期貧血輸血無效(鐵劑治療效果差)
- 血小板>45萬/μL或血紅素異常波動
確診黃金檢查組合:
- 基因檢測:查JAK2、CALR、MPL基因突變(葉小姐的CALR第二型突變占15%患者)
- 骨髓切片:確認纖維化程度(乾抽患者需用特殊針具)
- 脾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測量實際大小
「別讓脾臟替你受罪一輩子!」 林主任呼籲,骨髓纖維化雖罕見,但早期治療可避免惡化血癌。像葉小姐拖到脾臟腫如壘球才確診,若再晚半年發現,恐怕就得面臨骨髓移植的生死關頭…
後記: 現在葉小姐定期回診領藥,笑稱「吃藥比吃飯準時」。她特別叮囑:「疲勞到影響生活絕對有問題!該抽骨髓就抽,比起化療根本不算什麼──這條命是病友給的,我要幫更多人敲響警鐘!」(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