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健康保養

身體年齡≠真實年齡!5招測出『內臟老化指數』,這部位痠麻是警訊

🌟你的身體在偷偷變老嗎?別讓身分證騙了你!

「哇!你看起來根本不像40歲欸~」聽到這種話暗爽歸暗爽,但你知道嗎?外表年輕≠內臟年輕!很多上班族天天坐辦公室,手腳莫名發麻、半夜小腿抽筋,還以為只是太累…小心!這可能是「血管年齡」發出的求救訊號!

小編親身經歷:上個月採訪中醫師時,當場做了下面測驗,明明才30歲卻測出50歲的身體年齡!醫師一針見血:「你最近是不是下午腳腫像麵龜?睡覺常抽筋?」當場嚇到差點從椅子摔下來😱 原來這些小毛病都在暗示內臟老化速度比想像中快…

🔍血管老化3大隱形殺手(台灣人超容易中!)

❌「沙發馬鈴薯」症候群

追劇一坐3小時不起身?下肢血液流速降低40%!台北復健科醫師臨床發現:久坐族小腿圍平均每年少0.5cm,不是變瘦而是肌肉萎縮!

❌「手冰腳冷」當體質?

阿嬤說「手腳冷底要補」?錯!中醫師破解迷思:末梢冰冷是微循環障礙,放任不管恐引發「瘀積性皮膚炎」,腳踝皮膚會變暗沉像豹紋!

❌「抽筋貼布」治標不治本

藥局最熱賣的痠痛貼布,其實在掩蓋警訊!當你靠貼布緩解手麻腳抽筋,等於對血管喊:「你繼續塞沒關係~」

📝身體年齡實測5動作(家裡地板就能做)

準備道具:手機計時器、一面牆、赤腳(穿襪子會滑!)

1️⃣ 頸循環檢測|手臂夾耳測試

正確姿勢:

十指緊扣掌心翻天花板→手肘打直貼耳側→往頭頂方向「慢慢」延伸

老化警訊分級:

  • 🚨碰到耳朵手抖爆(血管年齡+20歲)
    醫師解讀:頸動脈硬化壓迫神經
  • 🟡貼得到但肩頸超緊(血管年齡+10歲)
    上班族低頭族幾乎全中招
  • ✅輕鬆夾緊還可呼吸(恭喜你!循環超年輕)

2️⃣ 腰循環檢測|手掌貼地測試

關鍵細節:

腳尖併攏膝蓋「微彎」不扣分!重點看「背部弧度」是否流暢

真實案例:

42歲陳小姐拚命彎腰指尖離地5cm,醫師卻說她腰椎年齡正常?原來她大腿後側肌腱太緊,教她「門框拉伸法」3週就摸到地!

3️⃣ 肩循環檢測|背後合十挑戰

偷吃步技巧:

先從腰部高度反掌相觸→像拉拉鍊往上滑

驚人發現:

能做滿分的人不到3成!尤其「右手指尖高過左肩」是身體歪斜警訊,快檢查你的內衣肩帶是否常滑落?

4️⃣ 腿循環檢測|90度靠牆深蹲

避雷指南:

背部「緊貼牆壁」才準!屁股下滑變「坐無形椅子」直接0分

及格標準:

撐過2分鐘算年輕!多數人30秒就腿抖如地震…(小編實測抖到被鄰居關切)

5️⃣ 臟腑終極考驗|亞洲蹲抱膝法

動作精髓:

腳跟離地就犯規!用「肚臍找膝蓋」才算達標

殘酷真相:

能滿分坐穩的幾乎是國小生!超過35歲還做得到,你的柔軟度贏過99%同齡人👏

📊測驗結果對照表(別偷看答案先算分!)

總分 身體真實年齡 血管狀態
13-15 20歲青春肉體 血液像山泉水暢通
10-12 40歲輕熟階段 偶有雜質需保養
≤9分 60歲高齡警報 血管像老水管塞垢

小編血淚備註:當初測出9分被醫師警告:「再不管它,50歲前中風機率多3倍!」立刻戒掉珍奶開始…

💡台灣人專屬「血管回春術」(免吃藥)

🌞晨起「黃金3分鐘」

  1. 躺在床上腳掌上下勾繃(像踩油門)
    促進靜脈血回流心臟
  2. 手腳指用力張開→握拳重複30次
    末梢神經瞬間喚醒
  3. 「哆啦A夢顫掌」抖動全身
    經絡通了氣色馬上紅潤

🥬血管最愛台味食材

  • 當季芭樂(維生素C是蘋果40倍)
  • 紅鳳菜(補鐵王后防貧血)
  • 蒜頭雞湯(大蒜素清血管)
    中醫師私房喝法:加米酒煮滾後開蓋再煮5分鐘,酒精揮發不傷肝

❗測完發現身體比實際老?先做「這件事」救急!

台大醫院研究:連續7天23點前睡,血管彈性回升15%!比吃保健品更有感~今晚就關掉手機試試吧!

本文動作指導顧問:
李政家物理治療師(《運動功能修復全書》作者)
陳曉萱中醫師(台北璞真中醫診所院長)
實測內容改編自臨床評估方法,個人狀況請諮詢專業醫師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