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膳食營養

血糖控制超簡單!剪刀石頭布手掌法 免算熱量也能吃出穩定血糖

免算熱量也能吃出穩定血糖

還在那邊算卡路里、帶電子秤量食物嗎?每次吃飯搞得像在做實驗,真的超麻煩!尤其對阿公阿嬤或上班族來說,要精算熱量跟營養素根本是折磨。別擔心啦~今天要分享一個超實用的「剪刀石頭布手掌法」,完全不用算數字不用帶工具,只要伸出你的手,就能搞定每餐份量!

🤲 為什麼手掌就是最好的量具?

你有沒有發現,不管去哪吃飯,你的手永遠跟著你?這就是最天然的食物量具啊!營養師陳怡婷在《選食》書中特別強調,用手掌評估最符合個人需求,因為:

  1. 高矮胖瘦手不同:180公分的壯漢跟150公分的女生,需要的營養量本來就不同
  2. 直覺好記免工具:外食聚餐不用尷尬掏秤子
  3. 三餐彈性調整:早餐吃少點就手握緊些,運動量大就放寬些

🙌 營養師小撇步:手掌量法以「熟食」為準!生菜煮過會縮水,煮熟後的份量才是實際吃進肚的量哦~

✌️✊🖐👍 剪刀石頭布健康比讚 完整解析

✌️ 剪刀=數字「2」:乳品+水果基礎量

比出剪刀手勢,就是提醒你兩大重點:

  • 每天兩杯乳製品:早餐奶茶換成鮮奶(240ml馬克杯剛好一杯),下午點心來杯無糖優格
  • 每天水果二拳頭:不是一餐吃兩拳!是分散到整天,比如:
    • 早餐後:蘋果半顆(約半拳)
    • 下午茶:芭樂切片裝滿一拳
    • 晚餐後:小番茄半碗(約半拳)

⚠️ 水果陷阱提醒:荔枝、芒果、香蕉這些高甜度水果要減量,半拳就夠!

✊ 石頭=拳頭:主食與蔬菜黃金比例

握起拳頭看大小,馬上知道:

  • 每餐全穀雜糧一拳頭

    • 白飯/糙米飯:拳頭大小的碗裝八分滿
    • 麵條:煮熟後拳頭大小一球
    • 地瓜南瓜:拳頭大小約半條

      👵 銀髮族貼心調整:消化不好的人,可把一拳主食分兩餐吃,比如半拳飯配半拳南瓜

  • 每餐彩虹蔬菜二拳頭

    蔬菜類型 舉例 烹調秘訣
    深綠色 菠菜、地瓜葉 快炒保留營養
    紅橙色 紅蘿蔔、甜椒 加油炒幫助吸收
    白色 高麗菜、菇類 煮湯最清甜
    紫黑色 茄子、紫甘藍 涼拌少破壞色素

    彩虹秘訣:每餐湊滿3種顏色,營養最均衡!

🖐 布=掌心:蛋白質精準控制

手掌攤平(不包含手指!)就是完美蛋白質量尺:

  • 每餐豆魚蛋肉一掌心
    • 早餐:掌心大的豆腐+蛋
    • 午餐:蒸魚片鋪滿掌心
    • 晚餐:雞胸肉切片不堆疊

🐟 選食順序口訣:「豆魚蛋肉」好記又健康!黃豆製品>魚海鮮>雞蛋>禽畜肉

👍 讚=大拇指:每日堅果補充

豎起大拇指提醒:

  • 每天堅果一拇指:約免洗湯匙一平匙
    • 無調味綜合堅果最佳
    • 早餐撒燕麥粥或下午配優格

      🚫 糖蜜核桃、蜜汁腰果都是陷阱!選原味才健康

🧓 銀髮族&外食族實戰技巧

自助餐這樣夾最穩糖

  1. 餐盤先劃分三區(如圖示)
  2. 蔬菜區堆滿兩拳熟菜
  3. 主食區選拳頭大小糙米飯
  4. 蛋白區挑蒸煮肉品不超過掌心
  5. 避開勾芡醬汁和油炸品

超商早餐組合範例

食物 份量對照 推薦選擇
主食 一拳頭 地瓜半條+茶葉蛋1顆
乳品 半杯量 無糖優酪乳小瓶裝
蔬果 半拳頭 和風沙拉不加醬

❓ 常見疑問破解

Q:手太小或太大怎麼辦?

完全不用擔心!營養師強調:

「用自己的手量最準,因為身體會自然依代謝需求發展出合適比例」

Q:糖尿病患要調整嗎?

  • 第一型糖友:主食可減為「3/4拳」,搭配血糖監測
  • 第二型糖友:晚餐主食減半拳,分配給蔬菜
  • 飯後血糖偏高:水果改餐間吃,避開高GI水果

Q:活動量大怎麼增加?

運動日可以:

  • 主食多加半拳
  • 蛋白質多半掌心
  • 堅果多5顆補能量

📅 七日穩糖手掌法挑戰

試著連續七天這樣吃:

  • 早餐:剪刀(乳品1杯)+石頭(主食半拳+蔬菜半拳)
  • 午餐:石頭(主食1拳+蔬菜1拳)+布(蛋白1掌心)
  • 午點:剪刀(水果1拳)
  • 晚餐:石頭(主食3/4拳+蔬菜1拳)+布(蛋白1掌心)
  • 晚點:剪刀(乳品1杯+水果半拳)+讚(堅果半匙)

💡 多數人實測一週就有感:餐後不再昏沉、血糖波動趨緩!

🌟 營養師終極提醒

  1. 口訣時機分辨

    • 「每天」:乳品/水果/堅果 → 分散整天吃
    • 「每餐」:主食/蔬菜/蛋白質 → 當餐吃完
  2. 手掌量測要領

    • 熟食量測才準
    • 肉類去骨再量
    • 葉菜類煮後會縮,生料要兩倍量
  3. 外食避雷重點

    • 炒飯炒麵=主食爆量!改點白飯+配菜
    • 羹湯勾芡=隱形醣陷阱
    • 糖醋醬汁=血糖地雷

用「剪刀石頭布」法則三個月以上的林伯伯分享:

「以前量血糖像坐雲霄飛車,現在餐餐用手掌量,飯後血糖都在150以內!最開心是去自助餐不用再猜份量,拳頭握多大就夾多少~」

現在就舉起你的手,比出✌️✊🖐👍!把複雜的營養計算變成直覺動作,輕鬆吃出穩穩的血糖。記得哦~健康不是拼命算數字,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從下一餐開始試試手掌法則吧!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