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種困擾?過了35歲後,明明吃得跟以前差不多,肚子卻像吹氣球一樣脹起來,晚上多吃兩口飯就覺得胃頂頂、代謝變超差?別擔心!最近日本瑜珈圈瘋傳的「扭轉核心術」連熟齡姐姐們都在狂推,每天只要做8次動作,效果居然比死撐棒式更好!
為什麼棒式不夠力?你需要「動態燃脂」關鍵
以前我也覺得棒式是練核心的黃金動作,直到看到日本流動瑜珈權威森和世老師的解析才恍然大悟!她說:「靜態棒式主要鍛鍊肌耐力,但現代人更需要『動態燃燒』!」尤其女生常見的代謝差、脂肪堆腰腹、手腳卻細瘦的泡芙體質,關鍵在於:
1. 深層肌肉長期休眠 → 基礎代謝率下滑
2. 體幹力量不足 → 燃脂效率打折
3. 血液循環卡關 → 易水腫虛胖森老師在東京工作室教了20年學員,發現多數人做棒式時會犯兩個致命傷:憋氣聳肩和腰部塌陷,反而練出痠痛不會瘦!她改良的「扭轉核心術」結合肌肉伸展+內臟按摩雙重效果,實測燃脂效率多30%!
🔥 什麼是「體幹」?為什麼練這裡就能狂瘦?
體幹不是只有六塊肌!從胸口到骨盆這一段「身體核心區」,包含常被忽略的:
- 後腰的豎脊肌群
- 深層腹橫肌(天然束腰帶)
- 骨盆底肌群(抗小腹突出關鍵)
- 連結肩膀的背闊肌(顯瘦背影的祕密)
伊藤恵里老師一針見血說:「台灣女生最該練的不是馬甲線,是『隱形核心力』!」當這些肌肉群啟動時:
✅ 坐著呼吸都在燒脂肪
✅ 改善腰痠背痛超有感
✅ 褲頭直接鬆一吋
✅ 連帶緊實蝴蝶袖  
✨ 每日8下「扭轉核心術」完整圖解(懶人必存)
🧘 STEP 1 啟動「燃脂支架」
- 四足跪姿預備(手掌在肩膀正下方,膝蓋對骨盆)
- 吸氣」腳尖點地,膝蓋離地5公分懸空!(初學者可用毛巾墊膝)
- 「吐氣」把肚臍往脊椎方向吸,背部拱像發怒的貓
- 重點!屁股不能翹高,想像頭頂和尾椎有繩子往兩端拉直
💡 台灣潮濕天氣建議鋪瑜伽墊,手掌容易流汗的人可握拳用關節撐地
🔥 STEP 2 交叉扭轉(右膝碰左手肘)
- 維持STEP1的平板姿勢,右膝輕輕離地
- 「吐氣」把右膝往左腋下方向帶,手肘主動下壓碰膝蓋
- 脖子隨動作轉向左上方,感覺側腰有扭毛巾的緊實感
- 停3秒,「吸氣」緩緩回到起始姿勢
⚠️ 常見錯誤:肩膀聳到耳朵邊(要把肩胛骨往屁股方向沉)
⚡ STEP 3 對角線燃脂(右膝碰右手肘)
- 接續動作,「吐氣」右膝曲起往胸前收
- 這次讓右手肘向下彎曲去「迎接」膝蓋
- 手肘碰到膝瞬間,刻意收緊小腹發出「嘶」聲(燃脂關鍵!)
- 「吸氣」回到四足跪姿,換邊操作
🎯 台灣人最常卡關的3個地雷區
❌ 地雷1:膝蓋永遠碰不到手肘?
解法: 不是硬折身體!先把「手肘下壓」和「提膝」分開練:
- 扶牆練手肘下壓(強化三角肌前束)
- 坐姿練膝蓋上抬(活化髂腰肌)
❌ 地雷2:手腕痛到想放棄?
解法: 改為「前臂撐地」版本:
- 手肘放在肩膀正下方
- 前臂平貼地面,十指交扣成三角形
- 做動作時「手肘往腳跟方向推」
❌ 地雷3:做完腰更痠?
解法: 在骨盆下方「捲條厚毛巾」支撐,做動作時:
- 想像恥骨和尾椎夾住毛巾
- 肋骨不能外翻(穿塑身衣的感覺)
🌟 加碼!讓效果翻倍的呼吸法
森和世老師特別強調:「呼吸深度決定燃脂深度!」搭配動作的獨門技巧:
動作開始前:用鼻子深吸氣3秒(感覺肋骨向兩側擴張)
扭轉瞬間:嘴巴快速吐氣(像吹熄生日蠟燭)
回到原位:鼻子輕吸補氣(喉嚨發出海浪聲)試試在冷氣房練,你會發現後背和手臂內側冒汗,這就是深層肌群啟動的信號!練完立刻喝溫鹽水(300cc水+小撮海鹽),代謝廢物排超快~
💬 真實見證:台灣媽媽的改變
「生完二胎後肚子像泄氣皮球,做棒式撐不到10秒就抖到不行…」住台中的淑惠姐分享:「改練扭轉核心術第3週,不用刻意節食就瘦2公斤,最驚喜是穿無袖時掰掰肉不再晃!」她建議生理期來時可做「簡化版」:坐椅子練交叉轉體,照樣促進循環。
📌 營養師小叮嚀:搭這3樣食物效果更快
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
1. 溫豆漿+奇亞籽(植物性蛋白促修復)
2. 芭樂半顆(維他命C防肌肉痠痛)
3. 烤地瓜指甲大(抗性澱粉不易胖)避開冰飲和油炸!練完吃剉冰等於白做,這點森老師也點頭認同~
💪 每天睡前花5分鐘練完8下(左右各4次),堅持21天你會發現:
- 爬樓梯不再氣喘吁吁
- 穿牛仔褲不用憋氣扣釦子
- 拍合照自然挺腰不駝背
動作細節都在文中啦~今晚就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