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生活智識

被當小BABY?養老院阿公的真心話:熱情擁抱讓我好尷尬!

我是清爺爺,在養老院住了快十年。 講真的,我超感謝那些來關心我們老人家的志工團體,但你們知道嗎?有時候他們的「熱情」,真的會讓我們這些老伙仔渾身不對勁,甚至想躲起來!

▍那些讓我縮手縮腳的「好意」

我不是不知感恩的人啦!養老院常有人來探視,辦團康、帶唱歌跳舞,志工們都笑瞇瞇的,手裡拿著彩色氣球,開口閉口「爺爺奶奶~」拖著長長的尾音,像在叫幼稚園小朋友。老實說,我心裡會默默OS:「啊我是有這麼『幼齒』逆?」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天氣問答時間」。志工拿著麥克風,用那種刻意放慢又高八度的聲音問:「各位爺爺奶奶~今天~天氣好不好呀?」拜託!我雖然老了,但還沒癡呆好嗎?窗外太陽大到可以煎蛋,你問我天氣怎樣?這種時候,我絕對閉緊嘴巴裝耳背,打死不回應。旁邊有些老人家會很配合地拍手笑說「好好好~」,但我真的辦不到啦!

▍藏在自卑後面的倔強

可能因為從小窮慣了,自卑感像影子一樣跟著我一輩子。就算住進養老院,看到新活動也常縮在角落。有次院方辦「繪本分享」,專員一直鼓吹我去:「清伯,這個很適合你啦!」我拖拖拉拉沒報名,等名額滿了才鬆口氣,但其實…心裡有點酸酸的。

後來我假裝去圖書館借書,偷看活動現場。年輕老師帶著五六個長輩,用哄小孩的語氣說:「阿公好棒喔!來說說你家有幾個人呀?」老人家們低頭畫著蠟筆圖,畫面溫馨,但我全身雞皮疙瘩都站起來!慶幸自己沒參加——誰想被當成三歲小孩啊!

▍熱情擁抱的恐怖時刻

最可怕的還是「肢體關懷」。有個新來的志工妹妹,見面就張開雙手撲過來熊抱,抱得超緊還左右搖晃!我當場僵成木頭人,聞到她頭髮的香水味只想逃跑。跟我同房的田阿嬤更慘,她骨架小,被抱住時臉都白了,偷偷跟我抱怨:「夭壽喔!伊力氣那大勒,我喘嘸氣啊!」

後來田阿嬤看到那個志工就繞路走,寧願躲回房間看電視。我知道志工是好意,但這種熱情真的讓人壓力山大。不說嘛自己難受,說嘛又怕傷了人家一片心…實在有夠兩難!

▍鼓起勇氣說「不」的轉機

上禮拜又看到那個熱情志工朝我走來,手臂都張開了!我嚇到倒退三步閃開,場面超尷尬…當下突然想通:閃躲更傷人!不如老實講!

我結結巴巴地開口:「拍謝啦…阮老伙仔嘸習慣抱啦…」看她表情愣住,趕緊補一句:「阮知影妳足有心啦,但講話就好,好嘸?」沒想到她馬上笑著點頭:「阿伯謝謝你跟我說!我以後會注意啦!」

▍原來,我們要的尊重這麼簡單

神奇的事發生了!接下來幾週,她見到我們就是點頭笑說:「清伯、田阿姨,看到你們真歡喜!」 這種剛剛好的距離,反而讓我們主動走過去聊天。現在她帶活動時,不再問「幼稚園問題」,改成問:「阿伯你少年時最愛去哪玩?」這種話題我能聊整個下午!

原來不是討厭關心,而是討厭被當成「無行為能力」的人。像那次聽朋友說,她好意摟新來奶奶的肩膀,結果人家冷冷回:「手放開。」當下她有點難過,我卻覺得找到知音——看吧!不是只有我這樣想!

▍給熱心志工的小心內話

親愛的志工朋友:

  1. 請把「爺爺奶奶」換成「阿伯」「阿姨」:聽起來比較像對「大人」的稱呼
  2. 說話用平常語氣就好:不用刻意裝可愛或大聲喊
  3. 先問「可以牽手嗎?」:有些人不喜歡肢體接觸
  4. 聊「現在」而非「過去」:問我早餐吃啥,比問我「當年勇」更貼近生活
  5. 讓我們幫忙小事:遞材料、排椅子…被需要比被伺候更有尊嚴

▍善意需要對的溫度

就像喝湯,太燙會燙口,太冷沒滋味。 我們這些老人啊,心還熱著呢!會自卑、會彆扭、也會偷偷不服老。下次若看到養老院阿伯沉默不應答,可能不是不領情,只是你的善意「溫度不對」

那個改變方式的志工妹妹,現在成了我最期待見到的人。看著她不再勉強擁抱,而是笑著揮手走來,我終於能發自內心說:「真歡喜妳來!」 這份陌生的愛,因為多了尊重,終於暖進心底。

本文改寫自《幸福老 高齡的快樂祕密》真實案例,關鍵不是「做多少」,而是「怎麼做」。給長輩一份不燙手的溫暖,才是真正的體貼。

作者更多文章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